野生捕捉的蝦子通常鮮甜多汁,充滿麩胺酸、甘胺酸以及其他美味的天然胺基酸。養殖的進口冷凍產品,吃起來則像是橡膠般的人造蟹肉。不過,你吃的蝦子如果是從亞洲養殖池底的泥巴舀出來的,那麼你還可能吃下柴油、氯、腐爛的蝦飼料,甚至極少量的致癌抗生素。
文:泰拉斯.格雷斯哥(Taras Grescoe)
抗生素吃到飽
人類食用的蝦類有兩百種,在北美約可吃到二十種,其中包括棲息在舊金山灣的草蝦——以前亞洲漁夫都會捕撈草蝦外銷中國;在南卡羅萊納州稱為「跳蝦」的粉紅蝦;還有甜美嬌小的北方長額蝦,學名「Pandalus borealis」,在魁北克稱為「馬塔訥蝦」,在美國稱為「緬因蝦」。
一旦談到養殖蝦,選擇更是少得多。在厄瓜多與巴西,一如亞洲大部分國家,最受偏好的養殖蝦是學名「Penaeus vannamei」的南美白蝦。如果你喜歡吃炸蝦、吃到飽的蝦子大餐,或是包裝好的速食蝦,那麼你吃到的大概就是學名為「Penaeus monodon」的草蝦。這種蝦子又稱為「虎蝦」,原因是其尾部帶有條紋,而且又可快速長到三十公分長。
日本生物學家藤永元作被尊稱為現代蝦養殖之父。一九三○年代期間,他首先在實驗室裡養殖蝦苗,達到市場規模,又在一九六三年成立自己的養蝦場,利用廢棄鹽層上的大池養蝦,並以沒有人要的雜魚剁碎當作飼料。自從一九五八年以來,德州加爾維斯敦的一座政府實驗室發展出了養殖浮游生物的技術,藉此餵養蝦幼蟲。現在,無論在菲律賓還是美國索諾蘭沙漠的養蝦場,都混合採用了「加爾維斯敦孵育技術」與藤永元作開發的養殖方法。
坦米爾那督的養蝦漁民購買蝦苗的來源有二,一是當地的孵化場以蝦卵孵化的幼蟲,二是漁民用蚊帳在河口地捕撈的蝦苗。一次能夠產下一萬四千顆卵的母蝦,是漁民特別覬覦的對象,抓到這樣的母蝦就像是中了大獎一樣,因為光是一隻抱卵的母蝦,就可以向養殖場賣到兩百一十五美元的價錢——相當於蝦子加工廠工人四個月的薪資。(現在,非法走私母蝦已成了一門利潤豐厚的黑市生意。)捕蝦苗的混獲情形非常嚴重,平均每捕到一隻蝦苗,就有一百六十隻其他種類的幼苗遭到丟棄。
浪費的現象還不僅如此。卜蜂水產公司生產的蝦飼料,主要原料包括了魚粉和魷魚粉。生產一磅的養殖蝦肉,至少需要兩磅的野生魚肉和鱈魚肝油、維他命、碎米以及引誘劑一起磨碎。(比較先進的配方,則是採用合成引誘劑、晶粒胺基酸以及黃豆。)正如科謝里神父所強調的,蝦養殖業無助於增加世界的糧食供給:用野生魚類飼養蝦子,只會造成世界上的蛋白質淨額減少。養殖做法甚至把甲殼類動物變成了同類相食的動物,因為卜蜂水產公司生產的飼料當中,第二大原料正是磨碎的蝦頭。
養殖蝦容易感染多種惡性疾病。黑裂病、褐鰓、白點症病毒以及藍蝦病等,都曾經導致亞洲的養殖蝦大量死亡;拉丁美洲的蝦養殖業也一再受到一種叫「紅尾病」的疾病所苦。要不是因為經常添加化學藥劑,蝦子在擁擠的人工養殖池裡絕對活不過一季。
根據坦米爾那督漁業部門的規定,養殖池在放水之前,首先應該撒入尿素與過磷酸鈣,以促進浮游生物生長。養殖池裡的鹹水通常抽取自附近的溪流,一旦加滿水之後,通常會在水面上鋪上一層柴油,藉此殺死昆蟲的幼蟲。接著,再加入氯或魚藤精等滅魚劑,毒死一切可能與蝦子競爭的水中生物。不過,目前已發現魚藤精和人類罹患巴金森氏症具有高度關聯。(在熱愛假蠅釣魚的人士遊說下,美國為了讓湖泊與河流裡能有捕不完的虹鱒魚而在水裡施放魚藤精殺死雜魚,是二十世紀少為人知的一大惡行,嚴重破壞了生態多樣性。)隨著蝦子逐漸長大,水中又必須加入愈來愈多的殺蟲劑和滅魚劑,但最令人憂心的則是添加抗生素以避免疾病的做法。抗生素對其他海洋生物具有強烈毒性,也會對施放者造成接觸性皮膚炎。生長季節結束後,一旦漏光養殖池的水,仍可見到上百公斤的蝦子浸泡在池底的毒泥巴裡,於是養殖場還必須雇用人手把這些蝦子撈起來。
養蝦漁民,例如庫瑪和我所見到的那一位,自然都會否認自己使用抗生素,因為他們深知這是受到重要出口市場嚴禁的行為。不過,蝦子還是經常檢出違禁的化學藥劑,何況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對於輸入國內的海鮮只抽檢不到百分之二。路易斯安那州自行把關,結果在百分之九的抽檢樣本中驗出氯絲菌素這種已知會引起白血病與再生不良性貧血的抗生素。二○○七年,歐盟拒絕進口印度六大出口商的蝦子,原因是氯絲菌素與硝基砆喃的檢驗都呈陽性,其中硝基砆喃也是一種強效抗生素,並且有致癌之虞。另一方面,日本則在若干貨品檢出硝基砆喃之後,要求從印度進口的蝦子都必須經過政府實驗室認證。食品安全專家發現,有些人以為自己吃貝類而產生發癢或紅腫是過敏現象,但實際上卻是養殖水產品殘留的抗生素引發的身體反應。
蝦子就算體內組織的化學藥劑已經排空,還是可以由其體內的傷寒或沙門氏菌等抗藥性病菌看出養殖業者是否使用了抗生素。密西西比州的研究人員買了十三個品牌的進口速食蝦食品——其中有些還附有雞尾酒醬——結果發現了一百六十二種不同種類的細菌,對包括氯絲菌素在內的十種抗生素皆具有抗藥性。他們的結論是,消費者購買速食蝦食品,最好煮過再吃,免疫系統不良的人更應該如此。
「所有的養蝦漁民都使用抗生素,」潔蘇.瑞席南說,她是納格帕提南一個協助海嘯受災漁民的志願團體的主任。「只要看看當地的養蝦用品店就知道了,裡面什麼化學藥劑都有。可是他們很聰明,會在收成前七天停止使用。只要經過一個禮拜,蝦子體內就檢驗不出化學藥劑了,可是這些藥劑還是會隨著養殖場的水流入溪流、水庫以及海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