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對《現代文學》,我是一往情深、九死無悔的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說來說去,除了小說,《現文》還是白先勇的最愛。他與我通信,有一半以上是為了《現文》,後來他自己回憶道:「為了這本雜誌,我曾心血耗盡。對它,我是一往情深,九死無悔的。」
文:羅青
唉呦這可真是又要傾家蕩產
說起鄰居,兩年後,我與白先勇在台北真成了鄰居。我回台灣後,住在敦化南路三五一巷父母家。白先勇每年暑假返台探親,則住在三六○巷的敦化大廈,與弟弟白先敬一起經營「晨鐘出版社」,算是我的「候鳥鄰居」,每年暑假或寒假當一回鄰居。樓高九層的敦化圍牆庭院大廈,與我父母家只有兩條巷子之隔,建於一九六六年,是當時台北最豪華最先進的公寓大樓,聳立在低矮的四層樓梯連棟公寓之間,非常雄偉壯觀。大樓裡面住的高人很多,我認識的就有上海紡織大亨收藏家陳濤;他退休後,閒得發慌,居然在附近開起高級古董店來。過了幾年,我搬入三五五巷,住進當時開始流行的七層電梯大廈,氣派一新,但還是難望敦化大廈的項背。
白先勇的處女小說集,是文星書店版的《謫仙記》,十分暢銷;文星倒閉後,書店門市經理林秉欣創辦仙人掌出版社,出版他的第二本小說集《遊園驚夢》,成為該社的創業招牌書,紅極一時。白先勇也覺得趁勢大有可為,便出錢入股,還把《現代文學》交給該社發行。不料仙人掌擴展過快,一下陷入周轉不靈,馬上瀕臨倒閉邊緣。他這下慘了,血本無歸,只落得一堆版權書籍,與一大卡車庫存,無處存放;於是逼上梁山,只好把心一橫,拖著弟弟下海,開設了晨鐘出版社。
我到敦化大廈找白先勇談事情,遇到過白先敬幾次;只見他身形瘦削,神色沉鬱,眉頭微鎖,滿臉心事,遇到我,簡單寒暄後,就客氣的說,你們聊,我失陪了,便走入裡屋,那背影,一點也不像會招呼來事、客套拉稿的出版商,反倒有點卡夫卡的味道。回過頭來再看白先勇,嘻嘻哈哈,笑口常開,舉手投足之間,便把氣氛炒熱,絕對是商場老手的派頭,難怪他朋友滿天下,粉絲爆信箱。「你們兄弟二人,年輕時候,一定十分紈絝,絕對是每晚都泡在舞場裡的舞棍吧?」我開玩笑的問:「不然怎麼寫得出〈金大班的最後一夜〉這樣的短篇妙品。」說著,我學金大班在小說中的道白:「娘個冬采!你倒大方!人家把妳睡大了肚子,拍拍屁股溜了,妳連他鳥毛也沒抓住半根!」這,這真是太傳神了。
白先勇聞言,立刻從沙發上正起了身子,把臉一抹說:「西門町的舞廳,我總共才去過一回,還是被朋友死拖活拖,拖過去的,我不會跳舞,也沒有興趣學。在那裡乾坐了一個晚上,東看看西聽聽,左聊聊右聊聊,就弄出了這麼一個短篇。」接著他又回復了嘻笑的神情:「說來好笑,那年我到香港,遇到了太平紳士邵老闆,友人慫恿說可以讓『邵氏兄弟』把『金大班』搬上銀幕啦,哪曉得邵老闆問明了劇情後,喔了一聲說:『焚一片呀,焚一片,撒寧瞰嘔?』」白先勇一面學著邵逸夫的口音一面大笑著把雙掌一拍:「現在流行的是『豔情片』,『文藝片』,誰人看呀,哪來的票房嘔。」 不過,後來名導演白景瑞,還是排除萬難,在台灣推出電影版的《金大班的最後一夜》(1984),十分叫座,邵爵士此番算是看走了眼。
說來說去,除了小說,《現文》還是白先勇的最愛。他與我通信,有一半以上是為了《現文》,後來他自己回憶道:「為了這本雜誌,我曾心血耗盡。對它,我是一往情深,九死無悔的。」《現文》之所以停刊在五十一期,是因為五十二期印好的內文,遲遲找不到錢印封面,直接被印刷廠回收,搗成紙槳,化歸烏有,嗚呼!痛哉!編輯不支薪,作者沒稿費,美編盡義務,是當年前衛文學同仁刊物慘澹經營的通例,大家自掏腰包,前仆後繼,悲苦壯烈,一往深情如斯。例如,林海音主編創刊五年的《純文學》,就因為給稿費,比《現文》早一年停了刊。我不怕死,於一九七五年與同仁創立「草根社」出版《草根詩月刊》,也只斷續艱苦支撐了十一年,對《現文》的遭遇,感同身受,然窮酸詩人救不了斷炊雜誌,除了稿件支持外,也別無他法。

一九七七年,台灣商業出版,蓬勃發展,大發其財。白先勇憑其個人魅力,在高信疆主編的《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撰文呼籲搶救前衛純文學刊物免於絕種,居然得到了遠景出版社的響應,並說動了編輯才子高信疆出任主編,白先勇立刻興奮的寫信來報喜:
沒想到《中時》拙文那一招,竟引起強烈反應,可見人心思漢,對《現文》還沒能忘情。我天天在等《現文》復刊,早已望眼欲穿。高信疆慢工出細貨,據說復刊號陣容之強,可謂空前,武林高手,紛紛出場,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希望《現文》復刊一亮相,得到台灣文壇一聲滿堂彩。現在台灣作家及讀者,水準都高了,不比我們從前,還在墾荒時期,一切從無做起。現在只要有基金,有人手,辦一本高水準的文學雜誌,應當不成問題。希望你在台灣,鼎力支持,為《現文》撰稿、拉稿、推介給你的學生。
張佛千老先生真有意思,雅興不小,他那兩幅對聯,我回信對他說,我受之有愧,有點名不符實。所謂勇者,憨勇而已。說實話,當初我要知道,《現文》弄得我傾家蕩產,鞠躬盡瘁。我大概是不會有那麼大的勇氣了。年輕的時候,到底不怕死。
麥樂仁也寫信給我說,常到府上聆教,受益不淺,希望他沒有過分打擾你。此子資質尚佳,心地還不錯,不過,到底是年輕美國人,不懂事的地方,望多多包涵開導。/今年不回來了,明春可能返台。
即祝 文祺
先勇 六.十二
高信疆果然不負眾望,夾著排山倒海的各種宣傳攻勢,復刊第一期居然銷售六千本,第二期也有四千,比起平鑫濤、瓊瑤的通俗藝文雜誌《皇冠》每期數萬冊,當然是瞠乎其後,但以前衛刊物說來,如此剛好可以打平,已算萬幸。中國時報老闆余紀忠先生,一看自己手下猛將,被人借去邊疆開疆拓土,心裡不是滋味,立刻出馬把脫了韁的千里馬「押回」,賦予一大堆重任,不准再隨意兼差。白先勇氣急敗壞,立刻來信,希望穩住《現文》基本作者的信心:
《現文》真是多災多難,好不容易抓住高上秦,又給他老闆押回去了。現在暫時由姚公一葦照顧,希望以後不要老脫期。台灣文壇現在直是一片混亂,我看到《夏潮》罵文興的文章,非常氣憤不平,文興確實有勇氣,說出了該說的話。《現文》的處境,大概日將困難。但舉世滔滔,這種純正的文學雜誌,愈來愈少,更要靠志友的扶持。希望你仍能鼎力相助,替《現文》撰稿、拉稿。稿件請投給姚公:北市興隆路四段十七巷十三號。/五月四日楊牧在Seattle,召開「五四座談」,各路英雄,紛紛赴會,我也上去。(李歐梵、陳若曦、劉紹銘、張系國) 屆時必有一番熱鬧。
祝 詩安
先勇 四.十
那幾年,白先勇一得空,就回台灣為《現文》張羅,我們住得近,他遂順裡成章,做了羅家宴會的常客,遇到了另一位常客,是有聯聖之譽的張佛老:二人一見如故,才有了後來贈聯雅事。佛老製聯贈聯,對象挑選極嚴,連贈二聯,聞所未聞,除了我自己之外。因為他自謙不能作書,聯語必定邀請當代名書家繕寫。送我的兩幅對聯,書家分別為梁實秋與台靜農,還打了紅界格,不知道白先勇的,是請了誰來寫?有沒有打了紅界格?
有一次,晚飯之後,大家坐在我的「水墨齋」中聊天,白先勇對余紀忠「押回」信疆之事,仍然耿耿於懷。佛老力為余老闆開脫,說報人之中,余先生是大氣而有膽識的,當年孫立人一案,要不是余先生暗助,他沒有那麼容易全身而退。我此時也見機幫腔說:「有一次我在〈人間副刊〉發表了一首感慨時局與兩岸的詩,稿費郵匯過來,居然是四萬元台幣,比我平常的稿費高出十倍。我在《中國時報》刊詩,平常稿費已經是比普通高出一倍,這一定是出納寫錯了個零。我立刻打電話到報社會計部去問,是不是要退費。沒想得到的回答是:『我們老闆看了非常欣賞,說可以比照中篇小說的稿費發放。』余先生我從來沒見過,但這件事可是千真萬確。」白先勇聞言,用力一拍大腿:「唉呦這回可真是又要傾家蕩產!」
南投農業──農業再生成果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921後,南投許多農村進行觀光轉型,投入當地社區營造、改善農產品設計、投入行銷曝光等,南投縣政府亦積極投入相關農村輔導及建設工作,讓縣內農村再生計畫得以順利推展。經過數年經營,南投農業再生成果亮眼,其中部分社區的環境綠美化成果,更獲選「2022建築園冶獎」的社區文化景觀營造類獎項肯定。
南投縣為台灣「觀光首都」,擁有全國最豐富的山林旅遊資源。但如同其他非都會區,南投縣亦面臨人口老化、青年外流問題。近年南投縣政府戮力投入農村再生工作,協助社區,推動高齡友善農村,讓社區長者可以受到照顧,健康共老。在青年返鄉部分,鼓勵在地青年投入農村發展,培訓青年參與社區事務、農村產業、社區環境營造、社區行銷宣傳等,成效斐然。
921之後,南投居多農村進行觀光轉型,除保留原有農業生產外,亦投入當地社區營造、改善農產品設計、投入行銷曝光等。20餘年過去了,部分農村已呈現老、破、舊狀況,有鑑於此,南投縣政府積極的投入相關農村輔導及建設工作,讓縣內農村再生計畫得以順利推展。在環境方面,以生活聚落為核心,透過僱工購料等方式,居民共同參與打造具在地特色的生活環境;在產業方面,輔導農村產業從傳統、小規模之初級產業,逐漸朝向優質化之生產經營,並結合社區在地資源進行加值發展與行銷,推動精緻且多元的特色產業;在生態面,輔導發展綠色旅遊及農村體驗等遊程,推廣生態多樣化之價值。
經過數年經營,南投農業再生成果,成績亮眼,頗受好評。其中水里鄉頂崁社區、草屯鎮平林社區及埔里鎮南村社區的環境綠美化成果,獲選「2022建築園冶獎」的社區文化景觀營造類獎項肯定。
以下分享南投農業再生、產業活化標竿案例,以饗讀者:
1. 水里鄉頂崁社區──陶器商品化研習計畫
緣起:
隨著時代變遷,古早陶器器皿以逐漸被塑膠製品所取代,水里陶瓷產業如今已不復早期鼎盛時期的榮景,目前本社區只剩「水里蛇窯」、「沐陶窯」及「力陶莊」等三家從事陶器有關的產業。為了發揚社區傳統產業精神,特辦理「陶瓷商品化研習」,精選對陶藝有技術的民眾參與,聘請專業講師來指導。一方面學習更進階的製陶技術,一方面可以設計開發社區商品,增加社區產值。
執行與效益:
為了產出社區陶藝產品,安排48小時的陶器模具相關課程,從陶器模具基本概念、實務操作、製作模具分片、母模以及後續的注漿成型技巧。最後完成了多款的夢風鈴及陶杯,配合上包裝盒後,即是專屬於頂崁社區的陶器商品。
2. 草屯鎮平林社區──社區植物染商品化計畫
緣起:
平林社區因參加南投縣「社區發展工作評鑑」,連3年獲獎,有很多社區或其他團體前來參訪,平林社區需要有更豐富的參訪行程,以及研發出能讓訪客DIY體驗的產品,以增加社區收入。故社區自106年開始利用社區內的花草資源,培訓植物染培力課程,希望藉由此次建立藍染模組商品化計畫,創造營收之餘,還能將平林之美,傳遞予更多遊客。
執行與效益:
本次計畫的研習課程,除了可以將植物染、敲拓染及花葉印染技術運用在DIY體驗上,而植物染商品化則產出了茶席桌布、門簾、絲巾及包裝提袋等商品。平林社區LOGO網版印刷則共產出了8個樣式的LOGO,2款的葡萄、荔枝娃娃,使用在帆布袋的圖騰印刷成效良好。
3. 鹿谷鄉竹林社區──來小半天玩大半天農情體驗活動
緣起:
竹林社區具備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除了是台灣孟宗竹及杉林溪烏龍茶的發源地,還擁有全台最大的銀杏造林,與合法特色民宿20家。社區欲推廣二日深度體驗遊程,除了可刺激地方觀光產業,亦可提高住房率,推廣綠色旅遊。竹林社區近年致力於開發竹產業精緻化,開發DIY模具及各種體驗型商品,冀望透過辦理體驗活動,推廣在地竹產業,並促進農村循環經濟。
執行與效益:
竹林社區自108年度開始辦理「來小半天玩大半天」活動,成功吸引許多遊客來此賞秋櫻、品茗茶,110年度活動更加廣大辦理為二日的活動,除了搭配夜櫻燈光秀、辦理茶席音樂會之外,還規劃生態及產業導覽路線之行程活動,讓來參與的遊客能夠有更多不同的體驗。
4. 國姓鄉石門社區──在地特色餐研習計畫
緣起:
石門社區目前有提供午餐及晚餐供長者用餐。為了顧及長輩吃的健康,社區志工絞盡腦汁做出營養美味的餐食,但因志工並非專業人員,故需要專業老師教導如何烹煮少油少鹽、健康美味的餐食。另外,因常有其他社區來石門參訪並用餐,「參訪用餐」是石門社區的收入來源之一,故希望老師可以教導利用在地食材研發專屬石門社區的特色料理。
執行與效益:
本計畫課程聘請二位專業老師,共計安排45小時課程,餐點的研發以石門社區小農在地生產食材為主,因此間接增加小農收益。菜色部分,大多利用社區小農所栽植的蔬果,如南瓜、香菇、咖啡、生薑、洛神花、竹筍、鮮菇、番茄、橄欖、梅子、苦茶油等等在地生產的蔬果,研發出一桌3,500元、4,500元、5,500元不等的風味餐,讓遊客可以來體驗「食在石門」的美食饗宴。
5. 中寮鄉和興社區──原生種植物調查解說訓練計畫
緣起:
和興村位處中寮鄉東側,全村地形丘陵連綿,地形變化多元,有數十個大小山巒和小谷地羅布其間,因此有許多天然生態資源。921之後,社區居民希望發展有機觀光文化農場,因此結合河川整治及綠化工程,闢建「原生種植物公園」,希望把園區變成一個具教育特色公園,故冀望透過此計畫,訓練社區居民認識植物及多樣的生態,未來遊客來參訪時,可以導覽解說,推動農村再生,增加農民經濟收入。
執行與效益:
本計畫原安排36小時生態相關課程,因受新冠肺炎三級警戒影響而延後上課日期,並將時數縮短為16小時,課程內容精簡為龍興原生種植物公園的原生植物辨識解說、社區蝴蝶辨識及解說(鳳蝶、粉蝶科、蛺蝶、灰蝶及弄蝶科)、原生植物園區及社區景點綜合解說演練。課程雖然精簡,內容卻十分充實,透過課程學員對於基本的植物辨識及公園內的原生種植物都有更深入的瞭解,透過講解練習與考試,居多學員已獲得講解員的資格,成效良好!
以上廣告由南投縣政府農業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