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張圖讓你秒懂伊波拉,防疫保衛戰需要你參一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希望各位讀者自己看懂了,除了轉分享給臉書朋友,也別忘了LINE給爸媽!
【疫情發展】
12月5日高雄榮總收治ㄧ19歲台籍男子,他自稱從非洲奈及利亞返國並曾於當地食用蝙蝠餐,但該查無出入境記錄。
12月6日下午該男子檢驗報告出爐呈陰性,排除為感染伊波拉,若經調查為通報不實旅遊史將可依法開罰。
【資訊圖表製作團隊】
Re-lab X 沃草!(Watchout) X 三少2設計工作室 X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跨界合作!

此次除了是西非第一次的大規模爆發疫情外,也是史上最嚴重的一次。世界衛生組織在八月宣布此次為「國際間重要公共衛生事件」,號召世界各國投入防疫,否則放任這把火繼續燒下去,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受到影響。

伊波拉病毒感染的初期症狀特異性不高,掉以輕心延遲就醫的結果,往往是病情快速惡化後一發不可收拾,以此波疫情為例,其死亡率高達70%。
也因此,疫情發生的初期,並不容易第一時間就確認是伊波拉病毒所造成。

伊波拉病毒感染的初期並不是十分容易辨識。因此,相關的接觸史及旅遊史十分重要。

疾病邁入後期後,(約一半的病人會)開始出現出血症狀,如點狀出血、流鼻血、瘀血、瘀傷,嚴重甚至如腸胃道出血、休克,末期重症者會出現多重器官損傷,併發器官衰竭後死亡。

伊波拉病毒主要是「接觸病人體液」而被感染,不會藉由空氣傳染,不容易大規模流行。醫院內感染的情況頗為常見,原因多為醫護人員未適當配戴個人防護裝備。

伊波拉病毒感染並不是一個新的病,它被人類發現於1976年,對該病毒目前已累積足夠的認識。如這次造成疫情的薩伊型病毒,雖然殺傷力強,但伊波拉病毒在環境中的存活力並不強,標準的消毒方法即可有效的殺死。

目前認為伊波拉病毒在環境中最可能的宿主為果蝠,若爆發人類疫情,源頭常為人類直接接觸動物宿主或被感染的動物(如猴子或猩猩)後也被感染後發病。

伊波拉病毒感染需要很好的支持性治療、完善的防護裝備,故阻止疫情擴散需要非常多醫務人員投入。此次疫情會迅速擴大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一開始輕忽狀況,讓病人數量短時間內累積到當地的衛生醫療體系難以負荷的程度。

相對來說,台灣風險較低,原因為:第一,台灣與西非交流的人不多。與西非往來最頻繁的歐美風險最高,但中國與非洲國家貿易往來日漸密切,故台灣也不可輕忽。其次,台灣醫療及防疫體系相對完善,經過2009年H1N1大流行和2013年H7N9的考驗,相信即使伊波拉病毒出現,也能夠有效地把可能的流行阻絕下來。

若從疫區回國,在返國21天內出現發燒、嘔吐、腹瀉、皮膚出疹等不適症狀,千萬記得打1922疾管署防疫專線,會有專人協助你就醫。若已自行就醫,務必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接觸史。

由於伊波拉病毒感染早期症狀不明顯,若一時輕忽就極為可能造成進一步的流行爆發!每一個人都是防疫工作很關鍵的一點,快掌握伊波拉基本認識,上疾管署的網站了解疫情第一手消息,你也可以保護自己與親友,防疫保衛戰需要你的參與!
為了提供國人最棒的防疫資訊,沃草的柳林瑋醫師、Re-
本文獲製作團隊授權刊登,圖文出處
責任編輯:陳羽萱
核稿編輯:翁世航
最新發展:
-
為何Zika病毒消聲匿跡數十載後突然又開始流行?三個原因告訴你 7年前
-
為何Zika病毒消聲匿跡數十載後突然又開始流行?三個原因告訴你 7年前
-
TNL晨間速食新聞》茲卡病毒成國際公衛緊急事件、德國難民安置這麼細膩、雅虎恐裁員15% 7年前
-
世衛組織宣佈 賴比瑞亞已由伊波拉疫區除名 8年前
-
世衛組織宣佈 賴比瑞亞已由伊波拉疫區除名 8年前
-
伊波拉進入終結階段》每周新增首度低於100例,但病毒已發生突變 8年前
-
伊波拉好轉》人類DNA複製牛可望培養抗體、幾內亞4個月後終復學、馬利脫離疫區 8年前
-
伊波拉病例破2萬 蘇格蘭一名女醫護確診感染 8年前
-
抗伊波拉》美疾管局人員意外接觸活體病毒 獅子山連續5天禁止耶誕活動 8年前
-
伊波拉死亡破7千、一周新增843例,WHO認為疫情已減緩 8年前
-
伊波拉死亡數達6841人 怕傳染!北韓金正日逝世紀念不邀外國人 8年前
-
勇者之心》2014時代風雲人物︰抗伊波拉鬥士 8年前
-
WHO:伊波拉全球死亡人數超過6300 影響西非瘧疾防疫 8年前
-
虛驚一場!疾管署:疑染伊波拉患者 檢驗為陰性 8年前
Tags:
新經濟是什麼?由新興產業持續創新與成長,所帶動的「舊經濟」變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文將帶您了解什麼是新經濟、新經濟所帶來的影響,進而探討台灣該如何在國際市場激烈競爭的環境下,發展新經濟產業,使台灣能與世界接軌,同時帶動傳統產業轉型成長。
經過前幾年病毒的肆虐,全世界一同承受了疫情時代封城、居家辦公、社交距離等種種衝擊,人們在工作模式與市場經濟行為上,都受到了不小影響與起伏動盪。然而,即使疫情期間面臨著層出不窮的挑戰,新經濟產業成長的勢頭並未減緩,甚至更加蓬勃尋找出路。長期致力於促進台灣產業發展的民進黨立委趙天麟表示,為了因應大環境不斷變動的市場需求,台灣需要積極創新與進化,把握迎面而來的機遇,才能為市場帶來新的希望與活力。本文將探討台灣該如何在國際市場激烈競爭的環境下,發展新經濟產業,使台灣能與世界接軌,同時帶動傳統產業轉型成長。
什麼是新經濟?新經濟定義介紹
新經濟一詞起源於1990年的美國,當時的美國景氣迎來空前盛況,各行各業呈現「高成長、高所得、低物價、低失業率」的現象。部分支持「新經濟理論」的學者認為,促成此現象的原因分別為以下6點:「全球化分工生產」、「金融市場變遷」、「僱用型態改變」、「美國贏得冷戰」、「開發中國家提供市場」、「資訊技術的發展」,同時高科技產業仍不斷創新,一並拉抬了其他產業的生產力,讓社會整體呈現欣欣向榮的氛圍。時間拉回到現在,「新經濟」一詞的定義變得相對模糊,目前主要意指能為傳統產業帶來革命性影響的新興產業或科技,像是近年來的大數據、5G、AI等,都可以視為新經濟的一員。
本文以大數據舉例,說明新經濟所帶來的變化。在還沒有大數據分析的年代,各行各業收集數據受到限制,只能透過人工統計整理,難以針對收集來的數據進行全面分析,更別說從資料中找出各個事件的關聯性,在下達決策時也一律以經驗來判斷。而大數據的誕生,讓所有產業的資訊處理能力有了飛躍性的提升,企業可以快速分析數以百萬筆的資料,並從數據中預測出未來的趨勢,提高各行各業的效率及競爭力,進一步發展出以數據為主的全新商業模式。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資訊科技產業外,近年來藝文、運動等新創產業,亦是開拓新經濟所關注的重點領域,例如由趙天麟立委號召的「大高雄38區公益慢跑」,除了成功突破台灣當時最高夜跑人數的紀錄之外,立委同時也邀請了全球6大馬拉松中的日本東京馬拉松總監、與德國柏林馬拉松總監一同共襄盛舉,並共同商討將高雄馬拉松推上世界舞台的可能,促進高雄運動新經濟的誕生。
新經濟影響巨大,引領全球經濟發展方向
新經濟的影響之所以巨大到能引領全球經濟的發展方向,主要與新興產業強勁的技術研發能力有關,不僅效率獲得大幅度提升,在技術層面更是改變了整個傳統產業結構,若無法跟上新經濟的腳步,將很可能會快速被市場淘汰,也正因如此,各國才開始逐漸重視新經濟的發展,積極投入資源,並將新技術整合進傳統產業中。
以美國為例,近年來積極發展「再工業化」,將重心放到新經濟產業發展上,以潔淨能源、健康醫療、電動車、生物工程、半導體等領域為首,提供特殊稅收抵免優惠以及各種補貼政策措施,爭取技術人才、資金回流美國,進一步推動新技術與新能源的應用,再造能兼具環保節能,且擁有高效產能的全新工業型態。在這樣的政策方向下,美國許多州都推出了鼓勵再生能源發展的政策,其中包含減免相關產業的稅收和提供購電補貼,同時還為氫燃料電池與儲能技術提供大量的研究資金,促進潔凈能源技術的創新和應用。

既然新經濟勢不可擋,有哪些新經濟產業值得我們耕耘呢?
新經濟產業的興起,大多與科技發展和滿足人們的需求有關,而能讓台灣有機會成為領頭羊的新經濟產業有4種領域,分別為健康醫療、能源科技、電動車、數據相關產業。這些產業之所以能成為新經濟的契機,主要是他們擁有以下特性:
- 有新技術誕生,或是技術有重大突破
- 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 政府重點關注發展的產業
- 投資人一致看好,願意挹注資金
- 順應國際市場趨勢
舉例來說,各國為了降低交通運輸產生的碳排放量,正在積極發展使用電力驅動的交通工具。而為了提高用電效率,過去不被看好的氫能,於近年來也逐漸受到關注。相較於鋰電池來說,使用氫燃料電池效率更高,且能提供更多的能量,許多專家都認為氫能未來很可能會發展成能影響整個電動車市場的產業,甚至有機會成為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能源供應技術。身為台灣氫能發展重要推手的趙天麟立委也表示,台灣的氫能供應鏈,從上游製氫到下游氫燃料電池的供應,已佈建得十分完整,甚至包括工業餘氫或家庭廢水,都能成為供電循環系統之一,讓工業、家庭用電能與氫能串接起來,大幅降低台灣的碳排量。因此政府與民間應更重視對氫能的投入,讓台灣在能源科技新經濟領域得以佔據領先地位。

如何推動台灣新經濟?從趙天麟立委的「運動新經濟概念」啟發
台灣仰賴出口貿易,容易受到全球經濟環境的影響,且疫情與國際經貿情勢的動盪,讓各行各業的工作型態發生巨變,在穩定發展的前提下,台灣目前仍需依賴強勁的半導體產業帶動整體發展。不過,考量到分散風險對於穩健經濟體的重要性,台灣公家機關與各大企業也沒有停下腳步,積極推動產業升級與轉型,除了關注工業及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之外,運動產業與藝文產業也是值得我們關心的領域。
立法委員趙天麟在過去高雄市長初選期間,便曾提出「運動新經濟」政見,希望將高雄馬拉松提升到世界頂級馬拉松之列,成為「世界第7大馬拉松賽事」,以此來吸引參加比賽的國際遊客,間接帶動高雄的觀光熱潮。另外,趙天麟立委也注意到,日本沖繩做為日韓兩國職棒的「春訓基地」,每年為當地帶來非常可觀的觀光產值。然而,高雄不只春季雨量較沖繩少,氣溫也更平均,相較之下擁有比沖繩更優越的氣候條件,很適合打造成新的職棒春訓基地,若能結合當地旅遊景點的優勢,帶動棒球迷前來朝聖,將能透過發展運動新經濟為高雄帶來十分可期的觀光效益!
在藝文新經濟方面,也可以發現台灣近年來積極建設文化中心,循序漸進地推廣藝文產業,例如趙天麟立委曾到瀨戶內海藝術季參訪,希望能效仿「藝術帶動觀光經濟」的模式,邀請頂尖藝術家在原住民古獵道或是海岸線等地,設置裝置藝術或進行藝術表演,用藝術吸引全世界的遊客來訪,讓藝術不僅療癒人心,還能為地方創造新經濟貢獻。
現在世界各國正急於加速復甦經濟,一方面希望能妥善因應疫情帶來的經濟衰退、另一方面則期盼能降低通貨膨脹帶來的衝擊,為此各國都想站在新經濟的浪頭上,掌握新經濟產業的主導權,其帶來的不僅是新商機,甚至可能影響到10幾年後的經濟局勢。因此,我們迫切需要找到適合發展的新經濟產業,並善加經營,才有機會在國際舞台上佔有一席之地。
本文章內容由「趙天麟國會辦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