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美味的秘密》:為什麼「不使用肥料,就不需要農藥」?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自然農法不但完全不用化學物質,還秉持一個信念:如果不是田地或四周已存在的物質,就不拿來做為肥料。再者,不把雜草視為敵人,並且把蟲子當成夥伴。沒有肥料,植物就無法成長,這種想法純粹是迷思,但為何會有這種迷思呢 ?
我們可以將土壤內的微生物,想像成跟人體腸道內的細菌。土壤中如果沒有微生物,植物就無法吸收土壤的養分,因為植物吸取土壤養分時,需借助土壤中微生物的力量,尤其是菌根菌。
更進一步說,使用肥料,也會減少植物本身所含的微生物數量。人體腸道內的細菌減少,免疫力就會變差;植物也一樣,原本存在的微生物內生菌(endophyte)如果減少,植物也容易罹病。
存在植物身上的內生菌,會跟導致植物罹病的病原細菌作戰。蟲子來吃植物時,內生菌會分泌出牠們不喜歡的毒素以保護植物。因為要是蟲子吃掉植物的葉子和莖,植物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就會變弱。再者,植物維管束中運送養分的韌皮部及運送水分的木質部如果斷掉,植物根部吸收不到養分,很快就會枯萎。
此外,病原細菌則會以蟲子為媒介,讓植物生病。如果植物身上有很多內生菌,那它還能保護自己,但要是內生菌數量減少,植物就會慢慢變得不健康。
肥料有即效性,能讓植物長得很快。不過,在這種情況下變大的植物,多半不是細胞量增加,而是細胞本身撐大。細胞變大,細胞壁就會變薄,讓外部的異物、油性物質等容易入侵。例如,為了抑制雜草生長所鋪的防草布,上頭附有黏著劑,黏著劑會隨著水流進植物細胞內,這麼一來,植物當然會日漸虛弱,味道變差。
此外,氮肥會在植物體內以硝酸態氮的型態累積。硝酸態氮是植物成長必須的物質,所以植物會盡可能囤積。但問題是,若囤積太多,反倒會使得蟲害的情況更嚴重,理由我會另做說明。總之,如同前述,若蟲害狀況加劇,植物就容易罹病。而且農作物本身無法處理硝酸態氮,因此也可能有提早枯萎的現象。
簡言之,植物施加太多肥料,反而會不健康。
有蟲害,是因為肥料使用過量
跟很多耕作者一樣,我也經常思考農作物蟲害的原因。為此,我曾經有一段時間,不主動處理遭蟲啃食的蔬菜,以觀察它們的變化。我還試過用兩種不同的種子播種:一種是蟲害嚴重的蔬菜種子,另一種是未受蟲害的蔬菜種子,並觀察它們隔年會有多大的差異。
我還做過其他各種嘗試和觀察,希望能了解蟲害的起因。藉由種種實驗,我得到一個結論。這個結論也經常有其他耕作者提到,那就是:愈施肥,蟲害的狀況愈嚴重。
耕作者為土壤施肥後,農作物會吸收肥料中的氮素,而氮素是植物生長不可或缺的養分之一。作物吸收的氮素,會以硝酸態氮的型態儲存於作物內。但事實上,農作物的害蟲,就是為了氮素而來的,植物內累積愈多硝酸態氮,害蟲也就愈多。我自己就有好幾次經驗,愈是使用氮肥,蔬菜便愈是成為蟲子的佳餚。
我想,很多植物都是在演化過程中熬過饑餓而存活下來的,因此,只要土壤中有氮素等養分,它們就會想盡可能儲存。植物藉由行光合作用產生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要轉換成植物本身的細胞,也就是要轉化為蛋白質,則需要氮素。所以,植物為了能隨時製造細胞並成長,會將氮素以硝酸態氮的型態儲存下來。
但硝酸態氮儲存過量會產生問題。植物所吸收的氮素,會在氣化後釋出。早晨我們常會看到葉片上有小小的水滴,這稱為泌液,泌液蒸發為氣體後,會釋出氮素。蟲子聞到氮素就會湊過來,當然牠們也會因為作物中的硝酸態氮而接近。
不只化學肥料有這種狀況,有機肥料也一樣,只要土壤內含有大量氮素,農作物的蟲害狀況就會變嚴重。至於不使用肥料的農作物,與其說它們所含的氮素較少,不如說它們的氮素含量符合自然界的法則,恰到好處,不會過多,也因此比較不會招來蟲害。
附帶一提,植物會釋出氮素招來蟲子,還有更深一層的原因。事實上,植物是刻意排出氮素來吸引蟲子的。關於這點,其他段落會詳述,這裡就先省略。正因為植物本身就有這種機制,所以一旦肥料使用過量,農作物受蟲害的狀況就會變得更嚴重。
再者,蔬菜儲存的硝酸態氮愈多,愈容易生病,這就是先前提到的作物營養過剩所引發的問題。作物營養過剩,會造成「虛胖」,還會招來蟲害,變得虛弱無力。而且蟲子也是疾病的媒介,會導致植物本身所含的內生菌減少。內生菌變少,作物就更容易生病。
此外,硝酸態氮增加,作物中的糖度就會下降。糖度是決定作物味道的主因之一,如果糖度下降,作物吃起來會比較不甜,感覺不太好吃。更甚者,硝酸態氮有種苦味與澀味,會讓蔬菜風味大減。
要種出美味的蔬菜和穀物,第一要務就是盡量不施肥。使用無肥料栽培的方法種菜,可以讓蔬菜含有適當的氮素,變得美味。蔬菜不施肥,不只硝酸態氮,連磷酸和鉀的含量也會比較少,或者說,含量比較恰當,因此土壤中能含有均衡的礦物質,滋養出美味的蔬菜。
蟲害的原因很多,不見得只跟肥料有關,但要是施肥不節制,百分之百會招來蟲害與疾病。一旦蔬菜有蟲害或生病,耕作者就更難不使用農藥了。農藥和肥料分不開,如果不想使用農藥,最快的方法就是不施肥。
不使用農藥,作物就不會生病
每個人應該都看過長在山野間的植物。那些植物全都生氣勃勃,幾乎沒有看起來病懨懨的吧。比方說,它們幾乎不會有蔬菜常見的「白粉病」(powdery mildew)。罹患白粉病的植物會長出如白粉般的白黴,然後葉子逐漸枯萎。由於是黴菌,所以只要發生一次,周遭所有植物也都會受到影響。也因此,只要栽種者發現植物得了白粉病,就會慌慌張張地開始消毒。
2023迎向雲端浪潮,掌握職場躍進方程式,培養雲端硬實力就在此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未來,「雲端」將成為企業運作過程不可或缺的數位競爭力之一,而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WS即將於2月23日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免費傳授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並幫助參與者認識雲端、學習AWS提供之上百種的免費雲端服務。
回首2022年來勢洶洶的數位轉型浪潮,數據運算、資料儲存、提升安全性等雲端技術早已成為企業製程最佳化、擴充業務規模、創造價值的重要利器,而在新的一年中,數據分析公司也指出,整合AI分析平台上雲不只能有效降低部署時間、減少人力成本,亦是在可見的未來中,提升商業價值、邁向永續轉型的科技大勢。因此,許多企業也延續轉型浪潮餘波,積極導入大數據、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等進階數據科技,並搭配各式雲端服務來強化企業內部運轉效能,迎戰全新的市場挑戰。
數位革新不落人後,AWS助您入門雲端
當「雲端」從產業發展、轉型的熱門關鍵字轉變為2023年不分產業別,都有強烈需求的職場必備硬實力,每一位在產業中耕耘奮鬥的從業人員、或是初入社會職場的新鮮人,又該如何提升自我,加緊腳步跟上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數位革新呢?
好消息是,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mazon Web Services(AWS)即將於2023年2月23日的下午2點至5點,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AWSome day),透過專為雲端新手設計的一系列實用入門課程,一步步帶領大家了解雲端技術以及AWS服務。
專業講師彙整雲端精華,基本服務、創新應用一次滿足
AWS線上雲端培訓日是針對雲端新手所量身打造的免費入門實用課程。課程內容由AWS的資深業務發展經理KC Liang,以及AWS技術培訓師Stanley Huang共同帶領,兩人將從雲端趨勢、技術概念、產業應用等角度逐一介紹,並透過深入淺出地介紹及示範儲存、資料庫管理、運算和網路、資訊安全等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以及AI機器學習、區塊鏈、5G及衛星通訊等熱門創新服務,讓您即刻上手AWS高達100多種的免費服務。

課程結束後,除了獲得AWS提供的培訓證書、養成雲端技術能力,亦能了解如何透過雲端服務掌握市場優勢,所以無論是對雲端服務感興趣的新鮮人、企業或資訊相關的高級主管,還是擁有豐富開發經驗的工程師或技術人員,AWS線上雲端培訓日都能為您建立雲端技術概念、拓展應用視野,為個人或公司帶來正面性的影響。
更棒的是,AWS線上雲端培訓日不只開放免費報名,凡完整參加並填寫會後問卷的參與者皆可參加抽獎,有機會將Air Pods(第三代)與AWS客製露營燈免費帶回家!此外,若您是新用戶,在活動前註冊AWS免費帳號並填寫贈品申請表單,還能直接獲得「AWS不鏽鋼智慧型保溫瓶」,歡迎點此了解更詳細活動規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