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美味的秘密》:基改作物如何對農民與你的健康造成傷害?

《蔬菜美味的秘密》:基改作物如何對農民與你的健康造成傷害?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沒有使用基改種子的農民極為惶恐。他們擔心鄰田若使用基改種子,自己的農田可能遭污染。但若使用基改種子,就一定得支付專利使用費。再者,生技公司的契約會強制使用者購買特定農藥,所以只要使用過一次基改種子,就再也無法回頭。

文:岡本順孝

取得專利權的不自然種子

基改作物的種子受專利權保護。原本,不該有任何人擁有植物種子這種高等生物的專利權,這是全世界的共識。因為植物不是人類製造出來的產品,而是大自然培育出來的。

然而,開發基改種子所費不貲,企業為回收成本必須獨占權利,不能讓其他公司也開發相同產品。所以開發出基改作物的企業,意識到為種子取得專利權的必要性。為此,這些生技公司砸下龐大的金額進行政治遊說,企圖將認定種子等高等生物專利權的權力,移轉至世界貿易組織(以下稱WTO)身上。

像WTO這種跟聯合國有關的組織,原本就和美國生技企業關係密切,所以不用太久,專利權的管轄權就成功地移轉了。WTO在一九九四年制定《與貿易有關的智慧財產權協定》(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一般稱TRIPS協定),不顧開發中國家主張生物不應有專利權的要求,也還未確定它與《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及《卡塔黑納生物安全議定書》(Cartagena Protocol on Biosafety)能否整合,就准許基改種子的技術取得專利,認定耕作者若採種或留種即是侵權行為。此外,若有WTO會員國拒絕基改種子和作物的進出口,就是製造貿易壁壘。而規範基改作物的進口也是不當行為,這些規定讓基改種子和作物大舉入侵全世界。於是,這些企業得以銷售基改種子給以前栽培本地種作物的農家,並在專利權保護下,開始禁止農家自行採種。

此事非同小可。一直以來,農夫都是自己保留種子、守護適合土地的種子,但他們也被基改種子的優點洗腦,在人人都買的風潮下跟著買進,於是,自此陷入必須持續購買生技企業昂貴種子的惡性循環。

本來,任何農夫都有保存種子的權利。種子不是單一企業的財產,而是大自然經年累月孕育而出的。企業光是利用基因工程,在這些種子中插入幾個基因,就將種子變成私有財產,等於是剝奪了農民栽培作物的權利。

以前,一個國家想支配他國,會以武力入侵,這種事現在也還在發生,例如,在中東一帶為確保油田開採權和油管所引發的戰爭就是。企圖侵略他國者,會將目標國的政權塑造為惡政,以正當化自己的入侵行為。能源戰爭就是這樣。

現在,取而代之的是糧食戰爭和穀物戰爭。想控制一個國家,就控制它的穀物,將有專利權的穀物種子賣給那個國家的人民去種植。等到種植基改種子成為當然的事之後,一旦與該國出現紛爭,只要威脅不賣種子給對方就行了。只要能控制糧食,就沒有國家敢反抗。支配種子,幾乎就等於能支配世界,掌握保存種子的權利,就等於掌握一個國家。

「有專利權的種子」讓農民無法工作

不出所料,基改種子取得專利權後,在世界各地引發了問題。印度的種苗公司完全被開發基改作物的生技企業收購,好讓他們只銷售取得專利權的基改種子。基改種子的價格,由於還包括專利使用費,當然不便宜。而且,種子無法再利用,不論怎麼貴,農民還是得每年買。可是,這種子又不像本地種一樣非常能適應當地環境,一受到氣候影響就可能欠收,這對農民來說更是雙重打擊。事實上,也有農民借錢購買昂貴的基改種子及農藥卻沒有收入,無法還錢,最後破產的例子。

加拿大還有個案例。有專利權的菜籽,因為花粉飄散至鄰田的一般菜籽上,導致作物雜交,鄰田的菜籽也混入了有專利權的基因。結果,擁有專利權的生技企業,竟控告鄰田的農民侵害專利權。原本,作物被基改作物花粉污染的農民才是受害者,但卻演變成加害者控告受害者的荒謬狀況。

這個問題在各地上演,讓沒有使用基改種子的農民極為惶恐。他們擔心鄰田若使用基改種子,自己的農田也可能遭污染,因為這種不安而無法耕作。

美國也有類似的訴訟案件,農民以為自己購買的是非基改種子,但其中卻混有基改種子。這類事情若一再發生,結果就是未使用基改種子的農民破產,荒廢農地,不再務農。

但若持續使用基改種子,就一定得支付專利使用費。再者,生技公司的契約會強制使用者購買特定農藥,所以,只要使用過一次基改種子,就再也無法回頭。如此一來,本地種便漸漸消失。

另外,依據與生技企業訂的契約,農民購買種子後的三年內,必須同意接受調查,以確認是否有不當使用基改種子的狀況。當然,農民隔年如果不想栽培基改作物也可以,但事實上,由於基改作物多數是穀物,而穀物基本上就是種子。穀物很可能在收成前,種子就迸出掉落,留在土壤內。這樣一來,當然就可能跟前述的菜籽一樣,與鄰田的作物花粉發生雜交的情況。因此,就算農民隔年不使用基改種子,也可能發生無意間還是栽培了基改作物的狀況。現實中,很難判定農民究竟是有意或無意,但若演變成訴訟,農民勝訴的例子則是少之又少。如果敗訴,就只能放棄農田,或是只好繼續購買基改種子。

另外,要是知道鄰田使用基改種子栽培,標榜有機栽培的農家也會十分擔憂,就怕哪天基改種子混入自家農田,或發生作物雜交的情況。萬一基改作物在自己的田裡生長,還得擔心訴訟。結果,導致很多農家陷入是否要放棄務農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