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AA的改變未完全按照中國官方要求。事實上,美國多個航空公司的官網原本訂票系統中並無涉政治表述,如AA、聯合航空與達美航空都僅標註「出發地」與「目的地」,而非使用「國家」或「地區」。
中國民用航空局4月25日致函44家外籍航空公司,要求修改對台灣稱呼,台灣與中國在地圖上的顏色應該一致,最初中國政府限期30天改正,後來又延期至7月25日,中國民航局日前也公開點名「剩6家仍在申請延期整改」,24日僅剩三家美國航空公司的官網仍將「台灣」(Taiwan)與中國並列,但今(25)日這三家航空公司全都「妥協」,拿掉TW,但並未使用「中國台灣」。
根據關鍵評論網於7月25日下午六點前在三家航空公司的繁體中文、簡體中文與英文版本網站上查詢結果顯示,達美與聯合航空無論是哪一個版本都是拿掉目的地機場名稱後面的「台灣」與「中國」國名,而美國航空則是留下「中國」拿掉「台灣」。
美國航空 | 達美航空 | 聯合航空 | |
繁體中文版 | 保留中國、拿掉台灣 | 台灣、中國均拿掉 | 台灣、中國均拿掉 |
簡體中文版 | 保留中國、拿掉台灣 | 台灣、中國均拿掉 | 台灣、中國均拿掉 |
美國英文版 | 保留中國、拿掉台灣 | 台灣、中國均拿掉 | 台灣、中國均拿掉 |
(中央社)美國航空集團(American Airlines Group Inc)今(25)日證實,已更改官網上對台灣的標記名稱,另兩家美國主要航空公司預料也會在明天之前跟進,避免遭中國懲罰。
路透社今天稍早報導,美國航空、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 Inc.)、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這3家航空公司將在官網更改對台灣機場的標記名稱。路透社查詢美航官網,發現只列出了台北的機場代碼和台北這座城市,不見「台灣」。
北京稍早要求外國公司勿在官網使用「台灣」這個名稱,特別是航空公司,白宮5月稱此舉為「歐威爾式的胡言亂語」。中國要求各家公司7月25日前更改官網上對台灣的標記名稱,上月並拒絕美方要求對此談判,已因貿易紛爭緊繃的中美關係更形緊張。
夏威夷航空公司(Hawaiian Airlines)先前已把官網下拉選單中的台灣台北改成「台北,台北」(Taipei, Taipei)。記者詢問美國國務院和白宮看法,目前未獲回應。
《華盛頓郵報》報導,航空公司假如違背中國的意願,的確承擔著龐大的經濟風險,因為中國光是2017年當年度搭機乘客數已經來到5.49億人次,10年內成長了將近200%。中國可以運用許多方式讓這些航空公司難以運作,包含加強規定管控、讓網站當機、命令機票大盤商避開這些航空公司、或者是減少前往美國旅遊的人數。
各家航空公司做法各有不同,英文介面裡「台灣」還在
(中央社)在中國民航局要求下,至今已有多家航空公司更改官網上對台灣的標記名稱,包括德國漢莎航空(Lufthansa)、加拿大航空(Air Canada)和英國航空(British Airways)等。

中國限期各國航空公司改變官網對台灣的標示,美國多家航空公司各有做法,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已將原有的台灣刪除,但沒照中國官方要求寫成「中國.台灣」。
中國民用航空局4月25日致函44家國外航空公司,要求修改各自官網上對台灣的標示,原本期限僅30天,後延至7月25日。隨著期限的接近,美東時間24日傍晚約10時30分,查詢美國多家航空公司官網,僅美國航空更改官網內容對台灣的說明。
美國航空在出發地或目的地的選項輸入英文的台灣時,僅出現「高雄國際機場」及「桃園國際機場」的字樣與機場英文代碼KHH及TPE,而原本會在機場名稱後加註台灣的英文簡寫TW已經不見。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AA更動對台灣的標註,然而,中國民航局在發給各航空公司的公文中是明確要求,各航空公司官網要將台灣標註為「中國.台灣」,包括德國漢莎航空及英國航空都已照做,AA的改變未完全按照中國官方要求。
事實上,美國多個航空公司的官網原本訂票系統中並無涉政治表述,如AA、聯合航空與達美航空都僅標註「出發地」與「目的地」,而非使用「國家」或「地區」。
《風傳媒》報導,吳釗燮之前曾建議航空公司採取折中辦法,將台灣城市列出來,不標註它是否屬於一個國家或另一個國家,美國航空協會則發表聲明指出:「一如美國其他產業,美國航空業是全球性的產業,必須遵守地主國的法規,航空業者開始執行解決方案之際,本協會和受影響的美國航空公司感謝政府對我們提供保證和忠告。」
在配合修改官網的航空公司中,也有部分業者(日航、全日空)選擇僅在中文簡體頁面將台灣表述為「中國台灣」,在繁體中文、英文與日文網頁,「台灣」並未改為「中國台灣」。大韓航空與越南航空則將取消北京、台北等東北亞城市的所屬國名,但歐洲、東南亞等其他地區的城市仍標示國名。
《上報》報導,阿聯酋航空、加拿大航空、漢莎航空和英國航空、澳洲航空等公司先前陸續遵守中國要求作出更改。6月12日新航集團中的新加坡航空、廉價航空酷航,其官網上的台灣的航點,包括台北及高雄,都被列在「中國台灣」之下。香港國泰航空(Cathay Pacific)今天也在網站上更改台灣航點名稱為「中國台灣」。
美方重申:反對中方強迫企業
《風傳媒》報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24日表示:「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穩定發展的政治基礎、不容談判和磋商的。我們希望美國政府敦促有關企業恪守一個中國原則,盡快對其網站作出整改。」
《聯合新聞網》報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諾爾特24日在例行記者會被問及此事時則表示,尚未看到美國公司表態會屈服於中國大陸政府,建議媒體詢問美籍公司;但她重申,美方反對政府機構要求私營企業如何標示。
另一名國務院發言人稍早以背景說明方式、透過電子郵件回覆記者指出,中國大陸政府非常了解美方立場,美國一直向中方表達,強烈反對中方企圖迫使私營企業在其公開內容中使用具政治性質的特定語言;美籍航空公司不該被迫遵守此命令,美方對此事的觀點並未改變。
《中央社》報導,從外媒披露的內容來看,美國主要航空公司將走模糊路線,在中英文版本網站上以城市標示航點名稱,但不會出現「中華台北」或「中國台灣」名稱。
表面來看,美國航空公司的做法似乎是個三贏的局面,既符合北京的要求,也不讓華府難堪,更能繼續在中國做生意。但長期來看,卻不是明智之舉。美國航空企業選擇向專制國家機器妥協,等於交出部分的企業經營自主權,讓北京這樣的專制政體更得以為所欲為。北京當局這次嚐到甜頭,未來恐將更肆無忌憚,持續並擴大利用自身的銳實力收買、拉攏、脅迫外國企業、組織或個人屈服。
新聞來源:
- 美國航空屈服中國要求 官網已看不到台灣(中央社)
- 美航空公司網站改台灣名稱 各有做法(中央社)
- 「台灣」保衛戰!中國逼迫航空業者改名「中國台灣」 只剩美國三大航空尚未屈服(風傳媒)
- 中國要求外航改台灣名稱25日最後期限 達美、聯合、美國航空目前仍不改(上報)
- 美籍航空將改台灣名稱? 美重申:強烈反對中方強迫企業(聯合新聞網)
- 航空公司難敵專制政權 北京未來恐更肆無忌憚(中央社)
- Under pressure from China, American Airlines removes references to Taiwan from its website(華盛頓郵報)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