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青運被拔後,台灣也該摘下「東亞」這個金頭箍了

青運被拔後,台灣也該摘下「東亞」這個金頭箍了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東亞奧會,台灣根本不可能受到公平的對待,不管有沒有正名運動,東亞奧會台灣都隨時會是受害者,或許是時候讓台灣脫離東亞的思維,真正的「往海上」發展了。

東亞青運的事件,也許對今天爭論的雙方來說,這都是一種政治不正確。

我認為被取消主辦東亞青運也不是件壞事,因為東亞青運的主辦權本來就是中國施捨來的,東亞奧會除了台灣之外的成員國是:中國、香港、澳門、日本、韓國、北韓、蒙古,大家看到這個名單就很清楚,如果沒有中國的「讓利」,台灣是不可能獲得主辦權的,這就跟台商去中國經商一樣,給你免稅是恩賜,只要我不高興隨時可以收回來,然後你就吃屎跌股。

就算是日本,只敢小孬孬的投了個棄權票就有人說這是力挺,可見在東亞奧會,台灣根本不可能受到公平的對待,不管有沒有東奧正名運動,在東亞奧會的任何一個事項,台灣都隨時會是受害者。

正本清源之道,其實從十幾年前開始就有很多人提過,包括我也是如此倡議:加入東協

有人可能會說,東協還不是要看中國的臉色,那有這麼容易,但是試想,要說服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怎麼都比要說服北韓、中國、香港、澳門容易吧?再不然乾脆一點,台灣退出亞洲區,爭取加入大洋洲奧會,說服諾魯、帛琉、東加,又比說服東協各國容易,在大洋洲參加各種賽事,其實也沒有什麼不好,在某些項目上面說不定還比較容易贏得獎牌。

你可能會問,台灣明明在東亞,怎麼可以參加其他地方的運動組織啊?其實,各運動組織和實際地理位置的關係,其實並沒有那麼的強硬規定,例如台灣就曾經參加過大洋洲足聯,而這次世界盃平了法國的澳大利亞足球隊,踢的可是亞洲區資格賽呢!

RTS18K9F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就以現在被中國把持的東亞奧會而言,以前哈薩克跟澳大利亞都是會員,這兩個國家跟東亞根本八竿子打不著,台灣在地緣上跟東南亞還有大洋洲更接近,若是不把自己鎖死在「東亞」這個框架,說不定會更好。

被取消東亞青運主辦權,正好讓我們看清楚這個事實,台灣究竟要往那走,是不是一定要把自己定位成東亞區域事務的一份子,往南跟東協有更多的合作,或甚至向東擁抱整片太平洋,世界難道不是更廣闊嗎?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羅元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