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香港東部海域珊瑚嚴重破壞 首度「人工移植」助復育

香港東部海域珊瑚嚴重破壞  首度「人工移植」助復育
Photo credit: 綠色力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香港東部海域的珊瑚礁群是潛水勝地,有環保團體發現當地珊瑚群落受到嚴重破壞,環團專家已著手進行香港第一個「人工移植珊瑚」實驗。

編輯:余佩樺

香港東部海域的珊瑚礁群是潛水勝地,香港漁護署最新公佈的珊瑚礁普查指出, 整體珊瑚的生長情況穩定,但有環保團體調查發現,香港東部海域的珊瑚群落受到嚴重破壞,環團專家已著手進行香港第一個「人工移植珊瑚」實驗。

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珊瑚礁普查2014」於6至9月進行,涵蓋香港東部水域33處最多珊瑚分佈的地方,珊瑚覆蓋率由22%至79%不等,最高覆蓋率的地點位於海下灣公園。

不過,香港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和綠色力量調查發現,至少3處政府普查地點與另一處的珊瑚,遭到過去10年以來最嚴重的破壞,有不少大型珊瑚群落倒塌,研判水上活動及氣候變遷為主因。

《明報》報導,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經理張瑪珊說,近年香港海域水上活動愈來愈頻繁,花式滑水、浮潛以及船隻拋錨,都有可能破壞珊瑚。近年外國研究顯示,氣候變遷使颱風威力增強,提升海浪破壞力,在菲律賓、日本便曾發生超強颱風摧毁大面積珊瑚的事件。

香港《蘋果日報》報導, 生態教育中心和綠色力量今年7月已在部分倒塌的珊瑚礁附近,展開香港第一個珊瑚人工移植實驗。由研究員收集約100個尚有生命跡象的珊瑚碎片,固定於大型珊瑚礁及穩固的岩石上。

因珊瑚可進行無性繁殖,只要珊瑚能固定於海床,便可以持續生長。研究團隊盼增加已倒塌、被侵蝕珊瑚之存活機會,惟珊瑚生長緩慢,估計需3至5年才可見移植成效。

Photo credit: 綠色力量

核稿編輯:歐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