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朱家安:雞蛋糕腦闆的2018暑假書單

朱家安:雞蛋糕腦闆的2018暑假書單
Photo Credit: Unsplash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暑假想念點哲學,過去一年有哪些新書出版?這篇文章推薦我覺得有趣的書,我把它們分類整理,有興趣進行系統閱讀的人可以參考。

文:朱家安

如何過好生活?

讓我們從感覺比較輕鬆但你其實無法逃避的課題開始:怎樣過生活比較好。

在《別因渴望你沒有的,糟蹋了你已經擁有的》裡,紐約市立學院的哲學家皮戈里奇(Massimo Pigliucci)介紹古希臘斯多噶主義(Stoicism)如何用在現代。斯多噶強調處理情緒、做出明智抉擇,皮戈里奇整理這些訣竅,並以生活案例說明。

在關於幸福人生的經驗研究裡,不管是《哈佛教你幸福一輩子》(書評)還是出自史密斯(Emily Esfahani Smith),即將由時報出版的《意義》,都強調交友對生活品質的重要性。哲學家內哈瑪斯(Alexander Nehamas)在《論友誼》(書評)裡討論了亞里斯多德以來流行的友誼理論,並說明為什麼這理論有問題。內哈瑪斯的分析大概沒法幫你交到朋友,不過或許可以讓你有更多角度檢視自己和別人的交往。

在《簡樸的哲學》裡,阿弗雷德大學(Alfred University)的哲學家韋斯科特(Emrys Westacott)思考一個有趣的問題:簡單的生活是不是比較好?他仔細考察各種「簡樸生活」的意思,以及各種從審慎(為自己好)跟道德(為別人好)出發去推崇簡單生活的論點。我自己想到的是,簡樸生活或許也有機會舒緩哲學家葛汀(Gary Gutting)在《哲學能做什麼》裡提到的問題:資本主義無法停止生產

全民基本收入是好點子嗎?

簡樸生活的另一好處是降低需求,需求降低了,工作的需要就降低了。這件事情重要,因為工作是限制現代人自由最有效的手段。人們的生產力隨著科技增加,但工作時間沒有減少,薪水沒有變多。處於隨資本主義而生的社會結構裡,現代人被迫用無法帶來意義感的工作填滿自己的所有空閒。

要舒緩這種不正義(以及其他人類面臨的大問題),有些人認為我們需要基進的解決方案:政府發錢給大家。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是十幾年來逐漸熱門的議題,台灣過去一年剛好也引進了幾本基本收入重要著作:

  • 基本收入:建設自由社會與健全經濟的基進方案》 哲學家范帕雷斯(Philippe Van Parijs)和政治學者范德彼特(Yannick Vanderborght)說明基本收入有哪些吸引人之處,需要面對哪些道德、經濟挑戰。
  • 寫給每個人的基本收入讀本》 基本收入的國際倡議者史坦丁(Guy Standing)說明基本收入如何應該和可能。同樣身為支持者,史坦丁的立場和范帕雷斯不全相同,喜歡細緻思考的人可以兩本都讀讀並比較。
  • 改變每個人的3個狂熱夢想》 荷蘭年輕歷史學者布雷格曼(Rutger Bregman)說明,要面對人類未來的重大挑戰,我們應該朝向這種世界邁進:政府提供基本收入、工時降低到每天三小時、開放國界。

此外,國內《思想》雜誌的基本收入專刊也值得一看。

最後,若想立馬了解基本收入議題,也可以參考我的文章:〈天下有白吃的午餐?談「無條件基本收入」〉、〈錢可以解決問題?——全民基本收入如何鬆動社會結構〉。

馬克思

過去一年馬克思主義大豐收。萬毓澤老師出版《你不知道的馬克思》,英國馬克思專家家伊格頓(Terry Eagleton)寫的入門好書《散步在華爾街的馬克思》重版,而聯經則大手筆出版了三大冊《馬克思主義主要流派:興起、發展與崩解》。

多元價值如何共處?

現代人無法避免的挑戰,是跟不同人在同一民主社會共存,一起做政治決定。我們該怎麼做,才能避免因為無知或不公平的價值觀而侵犯別人的權利?

在《正義與差異政治》,政治哲學家楊(Iris Marion Young)說明以羅爾斯為代表的現代自由主義少了些什麼。在《從噁心到同理》裡,政治哲學家納思邦(Martha Nussbaum)分析法律和政治該如何面對族群之間的厭惡和仇恨,以及和這些情緒互相糾結的污名。在《韋瓦第效應》裡,心理學家史提爾(Claude Steele)整理了相關經驗研究,說明污名和「刻板印象威脅」如何讓特定族群在社會裡落入不正義的處境。

日本學者森炎的《死刑肯定論》不直接討論多元族群議題,不過仇恨在這本書裡也有一席之地。森炎認為國家應該回應人們的仇恨心裡,並以此主張死刑的合理性。

最後來個比較跳痛的。同性戀和跨性別「正常」嗎?在《詩性的宇宙》裡,物理學家卡羅爾(Sean Carroll)認為,這種問題跟「颱風是否存在」其實是同一類問題:我們要用什麼「故事」去描述世界。

雜學入門

有些哲學書針對特定主題,有些不是。下面這些書沒有特定主題,以獨立成篇的內容組成,你可以隨意翻到哪章看哪章,適合放在床頭、廁所、通勤時帶著隨時讀讀。

  • 這一切究竟是為什麼》 大咖哲學家布雷克本(Simon Blackburn)介紹各種哲學題目。
  • 一口哲學》 美國哲學廣播〈Philosophy Bites〉訪問27個當代哲學學者,談他們最欣賞的哲學家。
  • 哲學不該正經學》 整理了一整本跟哲學可以扯上關係的笑話,並且依照哲學主題分類,非常誇張。
  • 現代草民哲學讀本》 「沃草烙哲學」的作品集結,這是台灣第一本由本土哲學共筆部落格出版的書。
  • 好青年哲學讀本》、《好青年哲學讀本:小日常的哲學》 香港哲學團體「好青年荼毒室」的頭兩本書,好青年寫書勤、內容有趣。

最後,我想推薦三本特別的哲學書。

在《斜門歪道》裡,威斯康辛大學的哲學家納德勒(Steven Nadler)和插畫家合作,畫了中世紀以降哲學家們被視為異端,這本書可以把驅逐追殺和政治斡旋畫得幽默感盡出,非常厲害。

《DK全彩圖解版 西洋哲學史2500年》是A4全彩精裝的哲學百科全書,野人出版失心瘋引進成本這麼可怕的東西,就像虧錢也無所謂一樣。

最後一本,我要推薦我自己的書。在《画哲學》裡,我介紹了三十個哲學家和他們最有趣的點子,插畫家Summerise替每個哲學家和他的點子畫了奇幻風格的精緻插畫。這本哲學書不會是寫得最好的一本,不過很有可能是目前市面上最美的一本。

本文經Readmoo閱讀最前線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