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工總白皮書」講什麼:調漲基本工資反倒讓年輕人失業?

「工總白皮書」講什麼:調漲基本工資反倒讓年輕人失業?
Photo Credit:擷取自工總網站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何語指出,台灣的基本工資從2011年的1萬7780元,到2017年提高至2萬2000元,調幅高達23%,但過去幾年台灣經濟僅成長15.45%,基本工資調幅已經比經濟成長率多出8%。

(中央社)
全國工總今(27)日發表白皮書,提出環評、電力、水資源、員工報酬、租稅、解決青年低薪失業等9大建議,以「再造台灣成長新動能」為題,對政府提出110項議題共231建言,其中9大建議方向分別為租稅政策應激勵投資創新、員工報酬配股採面額課稅、重新檢討能源政策、水資源問題的多元解決方案、改革環評制度、兩岸關係穩定發展、加速推動台灣加入區域經濟整合、解決青年的低薪及失業問題、以及推動英語化運動。

工總理事長王文淵說,提高最低工資並非就是照顧員工,甚至可能造成更多年輕人失業,主張勞工薪資應該回到市場機制。

王文淵今天主持「工總2018白皮書」發表活動,提到最低基本工資,他表示,台塑企業基層員工平均薪資是5萬2600元,最近他才幫員工將平均薪資提高至5萬5000元,儘管如此,他仍反對調高基本工資,認為提高基本工資恐讓年輕人因此失業。

王文淵認為,不是提高基本工資就是照顧人民,他還提及,自己最近聽聞,因為基本工資提高,反而讓一些24小時營業的店家變少。

基本工資調幅已超過經濟成長率

工總常務監事何語指出,台灣的基本工資從2011年的1萬7780元,到去年提高至2萬2000元,調幅高達23%,但觀察過去幾年,台灣經濟僅成長15.45%,基本工資調幅已經比經濟成長率多出約8%。

何語還透露,勞動部曾對工商團體表達,希望在8月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開會前,先與工商團體討論協商,但事實上過去2年,基本工資調漲都是政治性決定。

何語認為,工總尚未就基本工資議題與其他工商團體交換意見,但今年的基本工資是否調升,目前看來政府已經訂出數字了,因此不論勞資是否協商,最後很可能又回歸政治決定。

白皮書中的第五節「勞資關係暨人力資源」提到:

最低工資訂定的目的在照顧國內弱勢族群,但考量如果最低工資調漲至某一金額,使得工作能力及產出相對較低的弱勢勞工(如低技術、低學歷、低效率勞工)將找不到工作,有失政府照顧弱勢勞工的美意。

基本工資最初的設計與訂定,以製造業為基準,但現在社會已轉型為服務業經濟體待遇及非典型工時,若仍採一體適用的基本工資,不僅失去彈性,亦不符市場條件。因此,建議最低工資的訂定,應該要參酌經濟成長率、產業國際競爭力、物價指數、企業獲利率、國民所得變動、實質購買力、社會發展情況及產業的差異性與工作型態等相關因素,不宜單純僅從照顧勞工的角度出發,增加雇主太高的負擔。

《風傳媒》報導,何語也表示,今年5月5日行政院公佈台灣勞工平均月薪加紅利獎金,合計收入為4萬9980元,其中,製造業平均薪資是4萬3180元,實質薪資扣掉保險費提撥後為4萬0330元,和2萬2000元的基本工資相比,基本工資與平均薪資的佔比已達51%。如果以主計總處所公布勞工薪資中位數4萬0612元計算,基本工資是勞工薪資中位數的54.17%。

目前世界各國的基本薪資比重,都是以中位數40~60%為基準,台灣的54.17%,大約已經排名世界前十名以內,但台灣名目GDP全球排名34名,實質GDP以購買力平價理論,排名全球第19名,已經與德國相當。

青年低薪問題何解?工總:加強企業轉型是解決青年問題的根本

而針對青年低薪問題,「2018年工總白皮書」則呼籲政府提出解決方案,工總的建議方向包括中央及地方應加強推出攬才、留才措施,擴大青年就業機會,並強化我國技職教育的國際競爭力,提升青年工作技能;加速高等教育改革,重塑台灣高等教育的創新及研究能量,培養高端人才;放寬台灣創新環境限制,提供適合新創事業發展的環境,加強輔助我國中小企業加班傳承,促進企業永續發展。

具體建議事項包括中央應掌握南北需才的差異狀況,結合大專院校、研究法人及產業聚落,協助南部各縣市建立完善的機制,促進有區域特色的平衡發展;在教育方面,應提升實務教學師資和學校的實作設備,對於提供實習機會或實作設備場域獲獎助的企業給予優惠。

另外工總也建議政府提出更完善的育兒政策,降低年輕人生兒育女的壓力;引導新創產業團隊與國內傳統產業對接;放寬外籍專業人士來台工作的限制;提供家族企業傳承有條件接班的遺贈稅優惠等。

《風傳媒》報導,工總秘書長蔡練生表示,現今35歲以下年輕人,不僅面對貧富差距持續擴大,低薪、失業、高物價、高房價等挑戰,也陷入「不婚、不生、不買房」困境,由於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政府應該找到化解之道。

蔡練生表示,過去二年勞動市場與產業供需情勢,出現前所未見的緊張壓力,有些雖是少子化、高齡化所造成的失衡現象,但工總認為,大部分係人為因素,特別是新政策制定,增加企業法定勞動成本、工時缺乏彈性,工總呼籲,勞動相關法規切勿偏頗,應考量其企業競爭力。蔡練生說,工總一向關心勞工問題,因此鼓勵企業界應盡量加薪,「青年人是國家未來,改善低薪才願意留在台灣。」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羊正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