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上設計展3.0》:享受吧!屬於你不思議的設計行旅

《書上設計展3.0》:享受吧!屬於你不思議的設計行旅
Photo Credit:尼普利出版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們都是一樣的!感動與認同,都是在有了第一個之後,才會逐漸散播開來。所以,當你覺得困頓無力時,看看設計書,特別是還懷抱有理想、衝勁十足的新銳設計。你會發現,走在夢想的路上,你不孤單。

文:尼普利編輯室企劃

近年來各式各樣的展覽,紛紛冒出頭。台灣已經不只是停留在以前的代工,更放眼在軟性競爭力的養成。台灣的設計力,隨著對於文化產業的重視,漸漸也成氣候;轉變而成是一種對於個人獨特氣質的追求,新一代的文青族群應運而生。

我們不安於工業化、大量生產的單一性;追求的是個人化的獨特性展現,文創設計就在這風潮中,風生水起,型塑一股銳不可擋的態勢。

在競爭的年代,對於內心、精神層面的渴求,走自己的路,更能隨著時間的洗禮,直入人心。也許這樣的軟性實力,及重返對「人」的專注,將替未來帶出全新的可能性。


〈竹肢足〉為因地雷而截肢之青少年設計的低成本義肢

《書上設計展3_0》竹肢足
Photo Credit:尼普利出版

據報告顯示,柬埔寨目前平均每天至少仍有2人因觸雷死亡或受傷,而受害者中95%以上都是平民。到目前為止,柬埔寨國土上還存留著1000多萬顆未爆炸的殺傷性地雷。

〈竹肢足Bamboodia〉希望能為他們做些什麼,於是便著手於研究義肢的材料,柬埔寨自然森林中有近10種竹類資源,將竹材作為義肢主要製作材料,藉以降低成本,達到最佳的效益。主要將對象設定在14-18歲的青少年,因為這個時期的他們成長速度較快,定期更換義肢尺寸的需求也較大。希望解決需要經常更換的問題,達到環境永續,減少成本的目的。

【編輯觀點】
設計最難的地方,就是察覺那些不存在自身生活當中的難題,進一步思考自己能做的部分。因為這群人,雖然看不到,但他們卻確確實實遭遇問題,需要被看見、被解決。就像地雷,這抹不去、舊時戰爭的遺毒,仍存在不得解。〈竹肢足〉製作義肢原型,不只企圖解決問題本身,更希望引發更多思考與關注,帶出更寬廣的可能來解套。

• 金點新秀設計獎 產品設計類、工藝設計類 年度最佳設計
• 紅點概念設計獎 Best of Best
• iF新秀設計獎 Top 68

-DATA-
東海大學 工業設計學系
Advisor|張國賓
Designer|王于齊、黃羽蔓


〈沉默的牆〉未曾停止的腳步,不曾屈服的意志

《書上設計展3_0》沉默的牆
Photo Credit:尼普利出版

以現實的牆暗喻人民,即使經歷壓迫、牆一度被摧殘,但人民最後總能團結度過難關。脆弱卻又堅強,正是人類的特質。每個人的存在都有著各自的必要性,為了堅信的想法集結起來的力量,便是誰也摧毀不了的勇氣!就算那如何的艱辛,過程中如此多的悲歡離合、刀鋒相對,絕望充斥著整個環境,但為了所追求的那個目標,為了自由的那一刻,就此放下軀殼又何妨?只要意念不滅,相信那個美好的未來,唾手可得!

【編輯觀點】
〈沉默的牆〉是少數在畢業專題呈現自由這個主題。表達了集體對自由意識的渴求,同時也傳遞隨之而來所帶來一體兩面的影響。所謂的自由,是相對而言,在不同情況,也就有不同的解讀。分寸間如何拿捏收放但不變的是,唯有勇敢行動,才可能前進想要的美好境地。隨著這面牆的起落,或許能給此刻的你,帶來另一番思考。

• 2017德國紅點傳達設計 WINNER獎
• 第十二屆螺絲起子國際學生短片創作影展 銀螺絲獎

-DATA-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數位媒體設計系
Advisor|陳世昌
Designer|張素華、鄭欣佩


〈奧客〉拒絕外來物種,回歸自然生態

《書上設計展3_0》奧客
Photo Credit:尼普利出版

強勢入侵卻無法抵抗的生態奧客—外來物種,是在新聞中常見也能隨時聽到的社會議題,議題的產生也是源於自然環境的變化、原生物種的消失,以及人類的肆意妄為所形成的生態悲劇。藉由繪本與立體書的形式結合插畫互動式設計,讓讀者在閱讀的同時,吸取相關知識,搭配互動機關更能投入在書籍中,也加深了對內容的印象。外來種的抑制減少,已經變成大眾關心的議題,我們能否有機會挽回?希望透過書籍來深入了解,減少環境迫害,重回台灣最美麗的原貌。

【編輯觀點】
外來物種的入侵,漸漸地蠶食鯨吞了原生物種。替整個生態蓄積了毀滅性的能量,蠢蠢欲動。然而事在人為,起因終究源於人類的慾望,讓整個環境原本的樣貌慢慢流逝。〈奧客〉利用立體書可互動的特性,經由手將生態環境的議題傳到腦中。我們的環境,只有一個,若肆意的任慾望蔓延,淹沒的只是我們所處唯一美麗的台灣。

• 2017 紅點出版印刷類 紅點獎

-DATA-
中國科技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
Advisor|王曉今、高偉峰
Designer|陳怡融、蔡宜庭、姚育慈、謝芷寧、廖唯翔


〈隱市聚〉以人為出發點,延續空間價值

《書上設計展3_0》隱市聚
Photo Credit:尼普利出版

中都戲院,位於老高雄的郊區,這地區也以此為名。隨時代變遷繁華老去「她」就像個白髮蒼蒼的老婦人,我們希望喚醒空間記憶並重現歷史紋理,以人與人聚集的溫度,融化封閉建築的隔閡,使中都戲院再度充滿歡笑聲,感受人與人之間真實的情感。在市場我們主要為改善原有環境保留市場的人情味與溫度,藉由中介空間的串連與其他空間產生緩衝與停留的效果,利用了開放、模糊與聚集,打破建築原有的封閉框架,重新連結成中都市民共同聚集的場域。

【編輯觀點】
〈隱市聚〉重新規劃建物,將中都戲院轉換成一個複合式的場域,在各面向提供不同年齡需要的空間。這些原型的規劃,那怕只是概念,卻可能透過新的視野,成就另一個改變的開端。在面對現在沒落的舊建築、或所謂蚊子館,透過對大環境、整體社會氛圍的觀察,與時並進,轉身或許能重塑一個不忘傳統又符合現代需求的實用空間。

• 2017 金點新秀設計獎空間設計類-年度最佳設計

-DATA-
樹德科技大學 室內設計系
Advisor|紀順堂
Designer|高彰孝、甘哲宇


〈小日字〉文字.日字.日誌.日子,就是「小日字」

《書上設計展3_0》小日字
Photo Credit:尼普利出版

〈小日字〉從日常生活中取材,由生日密碼解析,為每天出生的人誕生專屬的「一字定義」,代表當日出生的你,與存在意義。重新定義每一天,賦予它全新的價值;為365 個每日,專屬定義的「每日字」。結合農曆「宜」、「忌」元素,提醒該天出生的人格須注意、宜精進的事項,增加與使用者的連繫與共鳴。佐以傳統缺角、油墨斑駁感為元素,設計出擁有缺陷美之「小日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