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外籍老師在台甘苦談:如果重新選擇,我還是會選擇到台灣求學

印尼外籍老師在台甘苦談:如果重新選擇,我還是會選擇到台灣求學
Photo Credit:互鄉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如果重新選擇,我還是會選擇到台灣求學。如果未來我畢業了,我希望台灣政府能讓我留在台灣繼續工作,在這兒效勞,因為我喜歡這裡的人事物,雖然這裡的天氣很熱,但也比不上台灣人的熱情。

口述:李平周翻譯及執筆:蔡桂恬

我是名印尼僑生也是名老師。我在亞齊大學念完我的學士學位以後,選擇到亞齊大學的台灣姐妹校政治大學來拿碩士及博士學位。我是靠著印尼政府及台灣政府的補助金來到國立政治大學求學,而自己也有到台灣國立師範大學拿取教學證照。

我是印尼亞齊人,2010年大學學士畢業後,便到台灣繼續我的升學計劃,我在台灣已經待了接近八年了。由於在印尼求學期間沒有辦法空出時間學習華語,所以我在學士畢業後的兩個月裡,盡快的學習了華語。在學習華語的過程裡,我相當的痛苦,因為我要從ABC拼字的方式轉換到要一筆一畫的寫出漢字,而漢字的筆畫也不少,讓我學習起有點辛苦。但是為了來台灣求學,我必須加把勁把它學好。

剛到台灣的頭幾年裡,我從一開始以英文來交談,到慢慢地在句子裡加幾個國文,在接下來就可以用完整的國文句子交談了。慢慢的現在已經開始適應了用華語來交談,雖然現在還是有些不流利,但是我相信只要努力,皇天肯定不負苦心人。

許多遊子到了別的國家求學都會遇到同樣的問題:想念家鄉的美食。很慶幸的是,台灣近年來也吸引了許多外籍移工和新移民,也很幸運的是我在台北車站找到了我的家鄉菜,但是這邊的售價與我的家鄉比較起來,一樣的食物但在這裡吃的價錢貴了快接近兩倍。不只是吃,其他的生活開銷比起印尼的任何開銷都是兩倍起跳,讓我在剛到不久有點想放棄到這裡留學,因為不管是語言以及開銷都讓我覺得頭疼。

但在這幾年,台灣政府開始推行了新南向政策以後,許多教育機關便開始召集許多東南亞的外籍老師來教台灣當地學生學習東南亞語言,我不想浪費此機會,所以也來申請當語言老師。但當老師需要教學證照,我便到國立師範大學修這學位,而政府也讓我這個機會到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當實習印尼老師,便開始了我的教學生涯。

我很幸運能到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學,因為這裡的學生都很棒。而教學生涯裡我最開心的是能遇到一群很棒的學生,每位都沒辜負我對他們的期望,把印尼語都學好,讓我感到欣慰。因此也讓我在教學生涯裡都過得很順利。現在已經是我在這裡教學第三年了,從沒遇到任何問題,而且學生都很熱情的回答我的問題,在這裡我也遇到了幾個馬來西亞僑生,當我遇到語言上的障礙,他們也選擇幫我翻譯一些問題。

由於我的身份還是個僑生,工作時間上有限制時間,一周也只能上20個小時。現在我每週上課15個小時,以現在的時薪換算,一個月生活費多了8,400元台幣,讓我原先困難的生活變得有些好轉。但由於我不是本校的正式老師,無法申請本校教職員的宿舍住,所以每當我有課,都得從台北南下到這裡教學,每週都得來回好幾趟,雖然開銷對我來說有些大,但是慶幸暨南大學讓我有這機會在這裡實習工作,讓我能在這裡拿取我的教學證照以外還能多賺一些生活費,幫我解決了不少我的生活上的錢財困境。

南洋暖流6
Photo Credit:互鄉誌

雖然這裡的生活開銷費用不如印尼低,但這裡薪水也相當於印尼的兩倍,每當回國,我都有多餘的錢能孝敬父母,讓我感到開心。

如果重新選擇,我還是會選擇到台灣求學。如果未來我畢業了,我希望台灣政府能讓我留在台灣繼續工作、在這兒效勞,因為我喜歡這裡的人事物,雖然這裡的天氣很熱,但也比不上台灣人的熱情。

我期盼自己在這幾年的教學生涯裡,能把自己的中文學好,讓我不會因為語言不夠好而無法留在台灣工作、生活,也期望能從實習老師變成正式的教師,為台灣更多學生效勞,讓他們學習到印尼語,能更順利的到東南亞發展,讓台灣邁向更好的未來。

編按:本文為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搖滾畢拉密」計畫課程成果( 教育部HFCC計劃課程 ) ,關鍵評論網基於編輯獨立原則挑選刊出該篇文章。

相關評論: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李牧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