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學】幽默不只是搞笑,而是一種綜觀大局的超脫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我心中,所謂幽默感並不光是純搞笑,而是一種對眼前世界的「超然觀點」。要有這樣的觀點,關鍵是「綜觀大局」以及「跳脫自我」的能力,而不是口才訓練。
文:姚詩豪
在前幾天的大人學仁愛教室開幕趴中,有位男生把我拉到一旁,慎重其事地對我說:「嗨!Bryan,我追蹤你的文章,參加你的課程有一陣子了。有個問題藏在心裡好久,真的非常非常想知道你的答案。」他的誠懇讓我有點緊張,但我還是施以一個專業網紅的微笑:「你說啊~別客氣!」「我想知道......」他真的說出來了:「到底要怎麼做才能培養出跟你一樣的幽默感啊?我很需要你的分享。」
其實我不是第一次被問到這個問題,每隔一段時間總是會被問到培養幽默感的事。但因為我從來沒被同性告白過,所以當聽到對方問的是幽默感,我還是難掩內心的失落......XD
當天現場非常熱鬧,很難長篇大論回覆(說真的,我也沒有好答案)。我只回了「有機會多看書,尤其是哲學書」然後就被另一群人叉開話題,所以今天就來隨意聊聊「幽默感」這回事。
其實一直到今天,我對於「如何培養幽默感」這回事還真的沒有能說服我自己的好答案。我翻過一些書籍與網路文章,談的不外乎是一些「平常多累積笑話」、「保持一顆愉悅的心」、「試圖多跟人群接觸」這些雞湯。我不確定真的照做幽默感就會上升,畢竟我身邊就有幾位愛講笑話、心情愉悅也喜歡人群,卻沒有什麼幽默感的人。
回到聚會上我給那位朋友的答案:「多看哲學書」。其實我並不是亂講的。因為在我心中,所謂幽默感並不光是純搞笑,而是一種對眼前世界的「超然觀點」。要有這樣的觀點,關鍵是「綜觀大局」以及「跳脫自我」的能力,而不是口才訓練。
我直接講幾個我腦袋裡想到的「幽默典範」,免得講一堆越聽越玄乎的大道理。
典範一:放開那個女孩兒
有一老一少兩個和尚要渡溪,看到有位小姑娘也想過去,但溪水湍急所以不敢涉足。於是老和尚問過小姑娘後,就一把抱起她渡溪。小姑娘謝過後這兩組人分頭離去。老和尚安然自若,但年輕和尚心裡卻忐忑不安,一個時辰後終於忍不住開口了:「師父,出家人講六根清淨,您剛剛抱了那位女施主,豈不是犯戒了嗎?」老和尚笑著說:「剛才渡完溪我就放下了,你怎麼還抱著不放呀?」
典範二:我們兩人都搞錯了
某位知名作家在公開場合受訪,記者提起另一位作家的作品問他的意見。這位作家把對方的作品大大地讚譽了一番。記者卻說,那位作家對您的作品可是批的一文不值呢!請問你有何看法?這位作家微笑著說:「那一定是我們兩個都搞錯了吧!」(這是一個真實故事,但詳細人名與細節我忘記了)
典範三:大家都是照稿念的
美國總統列根在職期間,曾發生伊朗囚禁美國人質事件。伊朗對媒體釋出一段影片,當中美國人質對著鏡頭控訴美國政府的種種不是,造成民眾嘩然。記者訪問列根的時候,列根安慰大家:「我們一定會救出人質,但請大家對於影片中人質的話不用太在意,我自己上電視講話時也都是照稿讀的。」
典範四:署名卻忘了內容
有次英國首相邱吉爾進行公開演講,講完後讓民眾傳紙條提出問題。結果有張紙條送上來,只寫了「笨蛋」兩個字。於是邱吉爾便回覆說:「這張問題我無法回答,因為提問者署名之後忘記寫內容了!」
典範五:也只好去照鏡子
首富巴菲特有次在大學演講,有位學生提問:「全球的媒體與投資人都常常仰望您對於經濟的看法,那麼當您自己面對不確定的時候,都如何獲得好的建議呢?」巴菲特回答:「通常這個時候,我也只能去照照鏡子了。」
以上五個典範,除了第五個我確實看過演講影片外,其他都是從書本或網路上讀到的。所以到底是不是真有其事我也不清楚,但我認為這無損於一個幽默段子的特徵,那就是:超脫。
老和尚被小和尚質疑道德完美,尤其還涉及青春肉體,一般人應該臉紅心跳甚至惱羞成怒,積極辯駁吧?但老和尚的回答一整個跳脫了「質疑 vs. 被質疑」的局,還一語雙關地噹了小和尚一記,又大器又有趣啊。
知名作家被同業批評,而且被記者大剌剌地當眾揭露,一方面尷尬,一方面多少也讓人生氣。厲害的是幽默者再度跳脫「批評 vs. 被批評」的局勢,輕描淡寫地化解窘境。
列根的例子更是鮮明,我認為台灣沒有一個政治人物能夠做到如此超脫。在一個如此危急的國際事件中,身為總統還能以「自嘲」的方式應對,我認為不光是列根本人很幽默,也代表美國是個幽默接受度很高的民族。至於邱吉爾與巴菲特的妙答,在我看來也是一種超脫的境界。當有人對我們質疑、抨擊或是拿困難的問題考我們時,你能夠跳脫出自己的緊張情緒,從一個全然不同的觀點來看事情嗎?如果能做到,我認為你就能掌握幽默的核心。
在網路上看到兩則與幽默有關的報導。其中談到有項針對適婚女性做的調查,如果只能有一個選項,妳期待男性最關鍵的特質是什麼?答案就是「幽默感」。另外一則報導則提到,幽默感與智商有明顯的相關性。雖然我懷疑以上兩篇都來自神秘的英國研究機構,但顯然我們這個社會對於幽默這項特質非常推崇。這讓我相信幽默背後所代表的,不是只有好笑,而是某種難得的智慧。
很抱歉,寫到這裡我仍舊無法為大家理出「培養幽默感的系統化做法」,也請大家不要再寫信要我開這門課了。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的是,多練習以「上帝」,或至少以「第三人」視角來看待生活裡的種種遭遇,尤其是令人不悅的遭遇。我認為這樣的心態距離真正的幽默感,雖不中,亦不遠矣。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飛宏科技打進全球低軌衛星市場,以高性能電源技術布局新時代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飛宏科技投入應用於低軌衛星的電源技術多年,並與業界大廠有密切的合作與技術交流,早已為此趨勢做好了準備,可與市場需求快速同步,成為台灣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的隱形冠軍。
低軌衛星市場正開創令人振奮的新時代,不僅提供更低延遲、更高效率的通信服務,且小型化的設備,大幅降低安裝與製作的成本,因此成為眾多應用領域的首選。而在終端應用中,電源供應的高效能、長壽命、對抗惡劣環境等產品技術更是不可或缺。飛宏科技投入應用於低軌衛星的電源技術多年,並與業界大廠有密切的合作與技術交流,早已為此趨勢做好了準備,可與市場需求快速同步,成為台灣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的隱形冠軍。
低軌衛星應用廣泛,解決了過去因地形限制而無法架設基地台,導致收訊不良等難題。現在無論在山區、海上、偏鄉,甚至是飛機上,都能隨時隨地接收到衛星網路訊號,補足行動網路的不足。隨疫情結束,全球陸續解封,2022年後低軌衛星通訊市場需求逐步升溫,更在俄烏戰爭中成為通訊需求的關鍵角色,也使低軌衛星應用瞬間受到全球的注目。
此外,Starlink、Oneweb等新興低軌衛星通訊營運商積極推動商業應用相關服務,UCS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提到,全球2022年總共發射約5500顆衛星,其中低軌通訊衛星更佔八成以上。資策會MIC預估,低軌衛星數量將從2023年7,500顆,成長至2030年17,350顆。可見低軌衛星已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
飛宏科技在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終端接收裝置的電源供應技術表現優異,可供應數據機、路由器、衛星設備之間的所需電力並成為媒介串聯彼此間資料輸。全球最大的低軌衛星通訊營運商、美國全球寬頻衛星網路服務供應商等指標大廠,亦與飛宏科技維持穩定供應合作關係,針對企業、政府與個人用戶提供低軌衛星網路與服務,且飛宏科技的相關產品皆已通過多國安規認證及客戶端嚴峻系統測試規範,將於2024年逐步放量,與全球低軌衛星廠商一同攜手實現高效、低延遲的通訊願景。
飛宏科技期待透過安全、高效的電源技術,推動全球低軌衛星市場持續發展和演進,為未來的科技和太空應用敞開嶄新的大門,滿足世界各地的使用者需求!
本文章內容由「飛宏科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