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2018亞運在印尼(一): 亞運主辦城市巨港,你了解多少?

2018亞運在印尼(一): 亞運主辦城市巨港,你了解多少?
Photo Credit: baka_neko_bakai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018年亞運即將開始,印尼做為這次亞運的主辦國,很特別的是所有的運動賽事將分別在雅加達與巨港兩個城市舉行。雅加達做為印尼的首都,大家並不陌生。但另一座城市: 巨港,大家對它的了解有多少呢 ?

2018年亞運即將開始,印尼作為這次的亞運主辦國,很特別的是,所有的運動賽事將分別在雅加達與巨港兩個城市舉行。作為印尼的首都,大家對雅加達並不陌生,但另一座城市:巨港,大家對它的了解有多少呢 ?

巨港位於南蘇門答臘省, 是僅次於棉蘭的蘇門答臘第二大城市,城市面積358.5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8公尺,白天日均溫約攝氏30度,人口約有170萬人。位於巨港市西邊的Siguntang山上曾發現久遠的石碑遺跡,石碑碑文裡刻印著室利佛逝(Siriwijaya)於682年6月16日建立了巨港這城市的記錄,也意味著巨港市至少已約有1334年的歷史,是印尼最古老悠久的城市。

Palembang_location
Photo Credit: wikipedia
巨港(Palembang)位於南蘇門答臘省
788px-Talang_Tuo_Inscription
Photo Credit: Gunawan Kartapranata CC BY SA 3.0
在巨港Siguntang山上發現的石碑

巨港整座城市被穆西河(Sungai Musi)貫穿,52.54%的土地都是溼地,「巨港」(Palembang)的名字源自於馬來語,「Palembang」的Pa或Pe意為「一個地方或一個狀況」,Lembang則意為積水的低窐地。巨港市於九世紀時期主宰了印尼群島與馬來半島最重要的水上交通樞杻中心,當時被稱為「Bumi Sriwijaya」,也是該王國時期的首都,荷蘭人殖民印尼時期更給了它「東方威尼斯」的美稱。

關於伊斯蘭教何時傳入印尼有多種說法,其中一種說法便是始於鄭和下西洋時期。西元1405年7月,明成祖朱棣命鄭和率兩百多艘由兩萬多人組成的海船訪問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周邊國家。從1405至1433年,鄭和先後率領龐大船隊七次下西洋,經東南亞、印度洋、亞洲非洲等地區。鄭和是回族人,當時除執行大明出使的外交工作外,還身負傳播伊斯蘭教的任務。鄭和於西元1407年時抵達巨港,有印尼學者認為,伊斯蘭教便是在當時由鄭和帶入印尼,爾後巨港開始有了華人穆斯林社區。除了鄭和,船隊中成員也有不少穆斯林,而自鄭和第一次來到蘇門答臘及爪哇後,印尼各地的清真寺便紛紛建立起來。

東南亞伊斯蘭教深受華人影響,巨港當地可看到許多寶塔型建築,這樣有多層屋頂,寶塔上頂端有皇冠狀裝飾和尖翹屋檐的建築模樣,與中國清真寺建築非常相似。這座深受華人文化影響的城市,有著許多華人寺廟、食物及鄭和清真寺等地方;印尼是個宗教敏感度極高的國家,許多城市都發生過因種族宗教歧異而產生的衝突,但南蘇門達臘的Sumsel區(巨港即在Sumsel區內)至今未曾因種族宗教而有過動盪不安,是個和平且融合的地方。這是巨港成為亞運主辦城市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因它曾有舉辦過國際運動賽事的經驗,體育館設備規格亦領先印尼其他城市。

(位於巨港的鄭和清真寺

為迎接2018亞運,巨港各項工程快速的發展中,其大眾運輸系統LRT(Light Rail Transit)便是一項驚人成就,因趕在亞運前啟動,號稱是世界上最短時間內完成的捷運系統,而巨港也是全印尼第一個有捷運系統的城市。巨港LRT於今年8月開始通車,連結了巨港國際機場(Sultan Mahmud Badaruddin II International Airport) 和亞運運動場地(Jakabaring Sport City)。這項耗資超過12萬億印尼盾的運輸建設, 除了做接駁各國參賽選手和觀賽民眾之用,也讓日後巨港居民的交通更便利,活絡更多的觀光景點。

(2018年8月正式啟用的LRT)

而有機會到訪巨港,又有哪些景點與美食絕對不可錯過呢?

巨港旅遊景點

安培拉橋(Ampera Bridge)

安培拉橋是巨港地標,也是巨港人民的驕傲,被視為是印尼第一任總統蘇加諾給送給巨港人民的禮物。這座橋的建造始於1962年4月,建築費用來自日本的戰爭賠償(也用在建造雅加達的國家紀念塔Monas)。

安培拉大橋橫跨了穆西河(Musi River),促進整個巨港的交通與經濟生活。最初,這座寬約22公尺、長1177公尺長的橋被命名為Bung Karno橋,於1965年完工。根據歷史學家Djohan Hanafiah的說法,起初命名Bung Karno Bridge是當時人民對印尼第一任蘇卡諾總統(Soekarno,1901-1970)的尊敬。但也因正逢印尼共產黨叛變時刻,所以當1966年劇烈的政治動蕩後,反蘇加諾的聲浪日益強大,該橋的名字便被改為安培拉橋(Ampera Bridge)。

這座橋在早先時是需要升起跟降下,每次升降大約都要耗時30分鐘,1970年後這座橋便不再升降,原因是橋的升降時間耗時太久,被認為會影響穆西河的水上交通流量。而安培拉橋的顏色一共經歷了三次變化,從起初的灰色、1992年的黃色、最後在2002年漆為紅色直到現在。

夜晚時刻,安培拉橋燈火通明、閃耀動人,是年輕人的熱門約會地點,也是遊客造訪巨港一定要看的景點。

38288140454_d6d220afc4_o
Photo Credit: baka_neko_bakaCC BY 2.0
白天的安培拉大橋
4623541454_ee23d469e4_o
Photo Credit: FebriansyahCC BY SA 2.0
夜晚的安培拉橋

可馬洛島(Kemaro Island)

距離安培拉橋不遠,有個Kemaro島,是個美麗且帶有愛情故事的小島。在安培拉橋下,有許多船隻出租,提供遊客造訪Kemaro島的服務。想要造訪這座美麗的島,需乘船穿越穆西河才能抵達,沿途能看到河邊的水上房屋及住在河邊的水上村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