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逆流大叔:Salaryman的哀歌

逆流大叔:Salaryman的哀歌
Photo credit: 逆流大叔 Men On The Dragon Facebook圖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人到中年,一旦被裁員,不知道如何面對,只可以拿英雄本色懷緬一下。

(小心劇透)

導演陳詠燊的意圖非常清晰,拍一套中佬勵志電影,而亦做到,拍了一套賞心悅目的電影給觀眾,也是我這一年暫時看過最好看的港產電影。電影沒有太多扭橋,4個主角描寫很立體,阿龍和Carol的關係,淑儀夾在老婆和母親中間,泰哥和太太之間的關係,威廉放棄乒乓球去打工,每一個主角的細節都刻畫的很好,唯一比較多餘的支線是淑儀對Carol的幻想。

劇情一路發展,到最後也沒有所謂的Happy Ending,龍舟過了終點,再去沙田大會堂,沒有安排阿龍抱得Carol而回,算是一個比較不落俗套的安排,但是陳導演刻意避開了電影的其中一個主題,salaryman,中年打工仔就業遇到的問題。

Umberto Eco《Limit of Interpretation》說,一個作品有3種意圖,1)作者本身想說的;2)作品本身想說的;3)讀者本身就自己期望、價值而想作品表達的意圖,而我看到的,就是一套有關salaryman、上班族、打工仔哀歌的電影。

戲中四個主角,包括部門主管泰哥,都要面對公司一步一步的裁員行動,他們和大部份香港人一樣,打工仔一名,一生大半時間營營役役,任勞任怨,面對公司裁員,只可以無奈接受,當罷工簽名時,也只可以戲謔獅子山下,簽名寫上「獅子山下」、「羅文」和「黃霑」(不知道為何沒有顧家輝),最後認真填上真名的員工被炒,正如我們所說,認真你就輸了,被公司炒掉。

34670034_1886366534727801_12217558029985
Photo credit: 逆流大叔 Men On The Dragon Facebook圖片

導演安排了一個很好的故事,為了避免裁員,阿龍、淑儀和威廉參加了公司的龍舟隊,泰哥也是成員之一,當然公司是為了在國際龍舟邀請賽的宣傳,從來,在運動中最容易找到自己,運動時腦部會分泌大量的安多酚,產生愉快的感覺。

戲中一個場景,阿龍和叔儀一上龍舟,開始扒的時候,鏡頭特寫他們那種興奮的表情,觀眾也感受到。到電影後段後,他們更加自組龍舟隊「英雄本色」參加比賽,這當然是為了為公司對抗,組織大規模的一次罷工,全部門罷工,但這也是因為他們也愛上了這項運動。戲到最後,只有說他們得了第3名,沒有說他們回到公司之後會如何,陳導演說想留白,讓觀眾自己去想吧。

34584588_1886366204727834_90277614750951
Photo credit: 逆流大叔 Men On The Dragon Facebook圖片

電影令我想起之前看的一本書,《The Fissured Workplace: Why Work Became So Bad for So Many and What Can Be Done to improve it》David Weil, 2014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作者現時是Brandels University Heller School of Social Policy and Management的Dean。書一開始,作者羅列了不同工種被外判的情況,包括酒店、網路安裝工作、清潔、貨運等,這些原先都是一些大公司的員工,經公司將有關工作外判後,他們變成外判工,薪酬低、沒有醫療福利和公積金,但是大部份消費者都不會察覺,因為他們會穿著該公司的制服。

作者形容這是工作間的裂縫,會慢慢擴散,對於公司和員工,不是一件好事,公共政策容許大企業從資本市場獲益,而且將主要的業務工作減少,在消費者和投資者眼中,他們創造了價值。David Weil感慨的說:In so doing, they have their cake and eat it too。

34465415_1886366998061088_42569980585265
Photo credit: 逆流大叔 Men On The Dragon Facebook圖片

現實就有如David Weil所說,我們面對的是fissured workplace,未來只會有更多的工作被外判,換來的是低工資,沒有醫療和其他員工福利,愈來愈多人變成散工。現實中很多公司裁員後,將不同工作外判,好像主角的寬頻公司,已經將安裝工程外判,或者裁員後,由炒了的員工自組公司,或者找一些外判公司散工,負責安裝工程。雖然他們穿上公司的制服,但是已經不是公司的員工,沒有公司以前的員工保障和各種福利,當然,產假和待產假更加沒有(張宇人肯定第一個拍手歡迎)。

以後只會越來越多散工,按照香港僱傭條例,要連續工作4星期以上,每星期工作最少8小時,才可以算作連續性合約,得到僱傭條例第保障,這些散工,不會得到保障。

這就是我說的salaryman的哀歌,好像淑儀,一家大小,裁員肯定影響生活,還好是住在公屋,阿龍單身漢一名,很可能轉做保安,阿泰已經賺夠,可以退休,威廉最年輕,只好另找工作。陳導演說不想拍一套有關工運的電影,這大概和申請電影發展基金有關吧,因為電影發展基金要求有關電影確定為商業上可行,按照現時的票房,雖然不是大賣,但是上座率和口碑也不錯。

34510342_1886366874727767_64033102799663
Photo credit: 逆流大叔 Men On The Dragon Facebook圖片

其實,陳導演不需要擔心電影會發展成為一套工運電影,電影幾條主線已經很明顯沒有觸碰4個主角的工作發展,而且還戲謔獅子山精神,因為以前只要你努力,就可以找到工作,再向上爬,但是人到中年,一旦被裁員,不知道如何面對,只可以拿英雄本色懷緬一下,這也是陳導演不肯觸碰的問題。到了最後,沒有交代他們4個人組織罷工之後會發生什麼,或者,陳導演可以開拍續集,講4個主角被工作裁員,然後自組公司,接原先公司的安裝工作,在人生下半場,再發光發熱。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歐嘉俊
核稿編輯:王陽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