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缺身體也無法禁錮的自由靈魂:芙烈達卡蘿的生命故事

殘缺身體也無法禁錮的自由靈魂:芙烈達卡蘿的生命故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Frida Kahlo的一生充滿過於濃豔的傳奇色彩,而世人多是藉由其畫作認識她;但藝術家真的誠實地將自我表露在創作之中嗎?

文字:Jessie Burton

Frida Kahlo的故事早已被傳頌許久,由於過度頻繁資訊和接觸容易使人麻痺,藝術家的光彩在過程中很可能逐漸消逝,但是透過她堅毅而無畏的目光,我們可以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

母親為墨西哥原住民的Frida Kahlo,生長於墨西哥城裡的藍花楹樹園。小兒麻痹使他的右腿短了一截,走起路來一跛一跛,這也使女孩想成為醫生的夢想,因過於孱弱而無法實現。但Frida Kahlo仍聰穎好學。這名頑皮、富有想像力的孩子,看著德裔攝影師的父親調整相機,學習如何從一幀畫框、一個凝視中創造另一個世界。

gettyimages-902939140-1532402996
Photo Credit: Getty,Harper's BAZAAR提供
Frida Kahlo的雙親

18歲時的交通意外,使她的脊椎、鎖骨、肋骨嚴重骨折,骨盆和肩膀脫臼,右腳幾乎被壓碎,而更劇烈的影響來自於一根刺穿腹部和陰部的金屬扶手。公車嚴重的撞擊不僅撕裂了她的衣服,也使得車上某名乘客所攜帶的金粉灑在Kahlo血淋淋的身軀,整個畫面像是一場過於希臘式悲劇的預言,為她今後閃耀而灼熱的苦痛埋下伏筆。

養傷期間,病床成了牢籠,利用母親在天花板架設的鏡子,Frida Kahlo開始創作自畫像。

gettyimages-517351472-1532403683
Photo Credit: Getty,Harper's BAZAAR提供

創作成為她的救贖,FridaKahlo的自畫像是她生命的綜合體:私人生活、共產政治意識形態、天主教家庭背景、以及對墨西哥本土文化的鍾情。其作品尺寸雖小,卻全然地展現自己的痛苦與美麗,奇異的構圖、大膽的元素、濃鬱的色彩,Frida Kahlo的藝術既怵目驚心又過目難忘。

gettyimages-973031974-1532401624
Photo Credit: Getty,Harper's BAZAAR提供
Frida藉由畫作《穿著Tehuana禮服的自畫像 (Diego永存我心)》,表達對丈夫Diego Rivera強烈的情感

不同於在畫布上充分展現自我,勇於拼貼自己臉龐和軀幹於畫中的畫家;在畫框之外,她反而隱藏了於畫中仔細描繪的那個部分,Frida Kahlo用鮮豔的披肩掩飾支撐脊椎的矯形胸衣,層層襯裡的圓裙則是完美隱藏了失去的右腿。藝術家的服裝和炫目的珠寶首飾是富有色彩的護盾,好暫時掩飾自己的缺陷。

gettyimages-973031978-1532402019
Photo Credit: Getty,Harper's BAZAAR提供
V&A博物館展出Kahlo個人的Tehuana傳統禮服

而她隱藏的事實並非僅此而已,其實這位藝術家並不是在墨西哥革命那年出生——1910年,Frida Kahlo擅自將生日延後了三年。這使因於她被迫在年輕時便了解死亡與自己的距離多麼近,也體會慢性疾病和失去,因此Frida Kahlo決定掌握自己的模樣,拒絕讓其他人有機會獨斷地妄下定語。

雖然軀體無法獲得自由,但她的精神性卻不斷大膽地嘗試構築自我,費盡一生流轉於各種不同身份。

gettyimages-77102723-1532429484
Photo Credit: Getty,Harper's BAZAAR提供
Frida Kahlo之畫作《兩個Frida》

猶太、墨西哥、德國血統,雙性戀者、妻子、情婦,Frida Kahlo如萬花筒般的生命故事使人目眩神迷,但這複雜卻耐人尋味的多元性,以及其終其一生與自己殘破身軀、執抝愛情、和孤獨靈魂的漫長戰鬥,似乎像是藝術家若有似無地在對後世的我們說著:

「看看我,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

*本文由 Harper's BAZAAR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
*更多時尚藝術資訊,盡在《Harper's BAZAAR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