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大20】台北文山社大:如何讓社區居民認識氣候變遷,組織在地行動?

【社大20】台北文山社大:如何讓社區居民認識氣候變遷,組織在地行動?
Photo Credit: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文山社大在推動「氣候變遷」此議題上遇到了哪些困難,又做了哪些調整?重新梳理這段過程,將得以描繪以氣候變遷如此龐大而剛硬的議題上努力接上地氣,並於其中不斷轉換步調的心路歷程。

文:鄒明軒(社區大學特派員)

校本部座落於台北景美國中內的文山社區大學,是全台第一所社區大學,近年因應文山區的氣候變遷議題而推動了調適教育課程及辦理了多場工作坊,為求能在氣候變遷議題上產生影響力,並帶動在地行動。然而,相較於在一場研討會中習慣以詳盡而細膩之問題意識做為論述基礎,並運用一套邏輯架構及相關客觀數據為行動方案作出可行性評估的專家學者們,社大的學員是一個又一個的社區居民,不熟悉於教科書上的專有名詞,而時常以生活中能觸碰到、能有所感受到的變化作為辯證主體。

「辦理的課程沒有人要來,大家覺得議題很大,有無力感,不知道自己能做甚麼,上完課對於改善現況沒幫助,也無感。」

文山社大在推動此議題上遇到了哪些困難,又做了哪些調整?重新梳理這段過程,將得以描繪以氣候變遷如此龐大而剛硬的議題上努力接上地氣,並於其中不斷轉換步調的心路歷程。

150765_930032010380937_16800693272053602
Photo Credit: 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

2014年,是文山社大承接氣候變遷專案的第一年,設定為帶領居民盤點及認識文山地區處境,釐清首要任務,如易淹水、坡地崩塌及都市高溫等議題。計畫除了邀請汪中和老師介紹何謂氣候變遷及相應風險,也在專案執行的過程中獲得了文山區區長的支持,進而透過里長會議達到在地議題盤點的效果。第二年文山社大選擇以易淹水變遷調適——雨水貯留系統為主題,辦理工作坊教導學員實作雨撲滿。第一個實作地點是木柵國中裡作為小田園基地的閒置空地,與國中食農教育結合,實作雨撲滿作為灌溉用水;第二個實作地點為忠順里,里長的參與陪伴學員及居民們一同實作出搭配里民農園灌溉的雨撲滿。在工作坊辦理過程中所組織的雨撲滿社區工班,也在之後到更多地方做推廣及分享。

實作的成果,成為了水資源教育的教材,也搭配社區里民農園的種植及後續的社區供餐。而在計畫延續的第三年,文山社大構思著還可以如何深化這些行動,以產生更大的影響力,因而從小型雨撲滿的實作,擴大到社區公共空間的調適措施,如協助社區提雨水調節池、透水鋪面的參與式設計案,以及強化社區防災平台宣導自主減災。過程中校長曾帶著團隊親自拜訪各里長洽談合辦氣候變遷工作坊的可能性,然而拜訪過程並不如想像中順利,里長們表示蘇迪勒颱風過後,台北市政府已規劃在文山設置滯洪池,再者近年多了許多建案,引入不少外來人口,其中多是短期租屋者,對於在地認同感較不足,因此辦理工作坊對於社區而言參與度可能並不很高。

文山社大隨後邀請台大土木系教授李天浩、農科院研究員黃德秀、景觀學會理事長劉柏宏以及禾拓規劃設計陳彥良等多位學者專家,組成了氣候變遷調適諮詢顧問團隊,並辦理多次專家學者研議討論會,同時也邀請在地里長參與,共同商議實作方案的可行性。隨後獲得在地景東里高鳳謙里長、明興里鄢建民里長的積極回應,進一步串連起學界、業界與在地社區的連結。

縱使不像之前能看見具體成果,但在執行過程中引入了專業團隊,建立了專業與在地的平台,也藉由參與式設計提案的機會,讓社區看見更大的可能性。

2017年的氣候變遷調適計畫,文山社大與東南科技大學推動創意思考的李權泰老師,以及經典工程顧問公司合作,透過課程重新安排,針對萬盛里的後巷水圳遺線,以社區的空間規劃及景觀改造為主軸,延續面對文山區的淹水及高溫議題。縱使空間具體明確、里長熱心參與,也於萬盛里內挨家挨戶塞了宣傳,參與工作坊的學員卻大多是來自非文山區關注空間議題的社區規劃師,而居民只在活動辦理的當下,站在一旁觀望。

計畫的推動即將邁入第五年,在其中曾拉近許多居民的參與,也曾將他們阻隔在外。當在影響層面的考量下選擇擴大了公共討論的範疇,卻意識到縱使行動發生在生活空間之中,在議題上所探討的價值卻與居民產生了距離。居民的參與需要與生活貼近,其並非意味著只要距離上方便即具有足夠的引力,而是行動本身如何與他們熟悉的生活之間產生互動,進而帶動新的可能性。

這個案例也讓我們反思著,社區大學自創立至今已滿19歲,於許多地方上成為了公共議題重要的倡議平台,也在耗費大量心力開課辦學的過程中,持續不斷地凝聚學員的地方感,以及拓展學員個人生活經驗之外的發展。在與學員的互動中,從吸引學員踏出家門,創造與周遭人事物互動的機會,營造公共討論的氛圍,進而引導思考群體與自我的關係,依舊是社區大學於實踐中探討與持續成長的課題。


本系列專欄由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簡稱全促會)採訪編輯而成,每周三固定上刊。全促會耗時一年時間拜訪全國社區大學,精選特色社大故事,社區大學發展至2018年已屆20周年,2018年9月-10月全促會將在台北艋舺、高雄鹽埕分別舉辦「社大20,做伙學習,翻轉地方」特展。詳情請見社大20周年特展網站臉書粉絲專頁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