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公關公司教我的3堂課:態度還沒對以前,沒有一份好工作

公關公司教我的3堂課:態度還沒對以前,沒有一份好工作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進公司我的確嚇到了,大家埋頭於筆電前拼命工作的模樣,和我想像的幾乎一樣,但卻很真實。

文:吳婕茹(中山MBA)

「妳要去公關公司?那裡很操。」

在還沒踏進公司前,當和別人分享自己暑假的「去處」時,大家的第一反應除了恭喜,就是撂下這句話。

老實說我並不害怕也不排斥,反而很期待。究竟會多累會多操?是會到流鼻血的程度嗎?是會到暈倒送醫的程度嗎?我不知道這種想要挑戰底線的想法從何而來,但是我真心的想要知道自己能做到多少。

於是我抱著對公關產業一直以來的夢幻憧憬,以及能因此為自己履歷多添一筆「很不錯」的實習經驗的雀躍心情,2014年夏天,我就這麼浩浩蕩蕩的闖入外人眼中很「Fancy」的公關業。

1. 態度還沒對以前,沒有一份好工作

一進公司我的確嚇到了,大家埋頭於筆電前拼命工作的模樣,和我想像的幾乎一樣,但卻很真實。然而在辦公室看到最多的卻不是屍橫遍野的爆肝黃臉人,而是充滿「有種就放馬過來吧!」的那種漢子。 一進公司我的確嚇到了!但是被這樣的衝勁嚇到。

來到公司後和一位小學同學又再次重逢,國中時期她到美國念書後,我們就沒聯絡了。還記得有天晚上我們相約一起吃飯敘舊,她突然用一種我覺得很陌生的語氣和我說著她對這份工作的看法。

「很多活動在on的那陣子,我真的很想辭職!我還跑去跟我老闆說,我就做到這case結束。妳能想像每天凌晨兩三點回家,隔天七點又要到公司做新聞監測的日子嗎?」

我沉默了一下,因為我根本沒遇過這種情況。即使是學生在期末考周,前一天晚上熬夜到兩三點做期末報告,但至少隔天還能任性的說我今天早上要翹課。但如果面對的是客戶和老闆呢….

我還沒回答,她緊接著用一種很雀躍,像是想要分享某件藏在心中已久不吐不快的秘密的口氣說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整個case結束,大睡一場後,隔天我又覺得我好像還是可以,可以再試一陣子。」

那天晚上我想了好久,想著她講的話還有這陣子在公司看到的一切。在我的記憶裡,公司的燈從來都不會熄。實習生的好處就是,不管你今天再怎麼忙再怎麼累,妳的準時下班永遠會被原諒。晚七晚八的「幸福班」在這2個月內是我們的特權。

早上九點半進公司,公司已經處於作戰狀態,晚上七點多離開,燈火仍然通明,回頭看team上的人還沒有一人離開,有人甚至已拿出自己帶的便當來嗑。而午休也配合每個人的工作進度,不進行關燈。公司也很自由,沒有固定的用餐時間,尤其公關的工作性質不確定性極高,有的人早午餐一起吃,有的人連著下午茶一起配著。

就是這種有責任的自由,才是最讓人喘不了口氣。但為什麼我卻沒聽到一句埋怨,反而多的是自娛娛人的樂在其中「天阿!我的三餐都在桌上欸。」以及我那位從美國回來,拎著美國大學名校畢業的金牌,想巴著繼續讓自己累死的工作的人。

我開始在想「超時工作」和「廉價勞工」這類的概念。但是又怎麼能這麼說呢?每個人對於有價值這件事的定義本就不同,有的人用心薪水和工時衡量一切;有的人用能有所學以及成長去做衡量;有的人則用成就感。

每一份工作都有其辛苦的一面。公關在外看起來很光鮮亮麗,但私底下卻是常常因為工作忙碌而三餐不濟、睡眠不足,然後領的是一份外人看起來不成比例的薪水。常常看到許多人在抱怨亞洲國家的超長工時,以及台灣企業壓榨員工。

但望著深夜的信義區,我想著,難道每座燈火通明的大樓裡,都盡是這些抱怨的人嗎?

原來,多的是不曾抱怨,想趁自己年輕還可以多做點什麼的時候,在寶山多挖些寶,多學到什麼的人。就像幾隻的蟬鳴覆蓋了整個夏天,我們就真的以為環境這麼糟,情況這麼壞。其實多的是能夠為著某些目標而默默努力的人們。可怕的是,他們其中不乏台政畢業,或帶著海歸的光環。

我想在「態度」還沒有「對」以前,沒有一份工作會是好工作。我們總可以有不服氣或抱怨的地方,因為世界上絕對沒有一份不辛苦、完全令人滿意的工作。

2. 成長來自於壓力:踏出舒適圈的第一步

在還沒踏進公關產業前,那時Team上剛好在執行客戶的品牌活化計畫,一連串的通路活動就在進公司後緊鑼密鼓而來,這讓我比其他Team的實習生晚下班、做更多的事。但抱著「入寶山不願空手而回」的心情,我卻覺得我是他們之中最幸運的一位。

說完全樂在其中是騙人的。沒有隨時可以請教的學長姐、教授,只看到帶自己的小主管每天揹七、八個客戶,開無數個會,根本沒辦法一一在旁指導自己不懂的事。而就像隻鴨子莫名其妙的被趕上線,在這期間我也因此做了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

才剛從安逸的學校出來就面對接踵而至的不同挑戰,剛開始真的很不適應。

在一次和公關Marketing總經理午餐聚會上,她提到能讓她長留在公關公司這樣高壓、快速變動的工作環境下,是因為她在這能跟一群很棒的人工作。壓力會促使自己每天都想學習到不同的東西,讓自己不斷進步,而這裡的人都是喜歡挑戰、不排斥與壓力為伍的人,和他們一起工作很過癮!

接著她又說「然後很快你就會意識到2個月已經過了,因為你夠忙碌!就像我待在這20年了。」

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並不覺得這是官話,反而開始反省自己仍然有著想躲在舒適圈裡的想法。在這樣還能夠吸取更多寶貴經驗的年紀,也應該要有像這位老前輩一樣的衝勁:工作並不是一個待辦事項或生存的條件,而是為了學到更多東西,看到更多別人看不到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