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民粹主義》:民粹主義和「專家治國」如何互相襯托?

《解讀民粹主義》:民粹主義和「專家治國」如何互相襯托?
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什麼大約從1970年代中期以後,特別是最近幾年來,歐洲變得特別容易受到民粹主義行動者的影響?問題出在處理歐元危機的「專家治國」,要了解目前民粹主義的興起,這一點至關重要。

民粹主義和專家治國以一種新奇的方式互相襯托。專家治國堅持,只有一種正確的政策解決方案;而民粹主義則主張,只有一種真正的民意。最近它們也變得有交易性(trading attribute),專家治國變得講求道德,例如「你們這些希臘人,以及其他人,都必須彌補自己的罪過!」在過去,罪過就是指浪費揮霍的意思;而民粹主義卻變得像生意人,想想貝魯斯柯尼,以及捷克共和國的巴比斯(Babiš),巴比斯承諾會以經營自己公司的方式來治國。對專家治國者和民粹主義者來說,民主辯論都沒有任何存在的必要。

說來奇怪,在某種意義上,兩種思想都對政治不感興趣(apolitical)。因此,假設一方會為另一方創造條件,這種說法也是說得通的,因為兩方都有理由相信,實際上沒有分歧的空間。畢竟,兩方各自都堅持,只有一種正確的政策解決方案,而且只有一種真正的民意。注意到這個相似之處後,我們就可以更清楚一點了解,在民粹主義政黨與運動,以及反對緊縮措施與自由放任經濟方案但在其他意義上一點也不像民粹主義者的政治行動者之間,介於兩者真正的差異。

在芬蘭,讓「正統芬蘭人黨」(True Finns,最近該黨又簡稱為芬蘭人黨〔TheFinns〕)成為民粹主義政黨的關鍵,並不是他們批評歐盟,而是他們主張只有自己代表真正的芬蘭人。在義大利,格里羅之所以讓人擔心他是民粹主義者,並不是因為他抱怨義大利的政治腐敗,而是因為他主張,因為其他競爭者應當都是腐敗又不道德,所以他領導的運動企圖(而且值得)獲得議會100%的席位。根據這種邏輯,格里羅最後就是純正的義大利人民,而我先前曾經提到的,五星運動中的那種道德獨裁,也因此成了正當的行為。

在今天的歐洲,要辨識真正的民粹主義者,並把他們和那些雖然批評菁英,卻不採用部分代替整體的邏輯(例如西班牙的憤怒者〔indignados〕)的政治行動者區分開來,是研究民粹主義理論最重要的工作。相對於民粹主義者,某些觀察家所說的「民主運動者」(democraticactivist),首先會推動某些特定政策,不過到了必要採用人民論述(people-talk)的時候,他們的主張不會是「我們,而且只有我們才是人民」,反而是「我們也是人民」。

對於企圖選擇性地利用民粹主義者的想像,來反對新自由主義霸權的左派策略,抱持懷疑態度也很重要。重點不在於,對後者的批評本質上就是民粹主義(這符合民粹主義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政策」的理解)。真正的麻煩之處在於,那個似乎深受阿根廷政治哲學家厄尼斯特.拉克勞(Ernesto Laclau)名言啟發的計畫。拉克勞說:「激進政治的主要任務就是建構人民。」這個計畫的目的是把現在的主要政治衝突,描繪成被統治的人民,以及「市場人民」(market people)之間的衝突,後者就是以投資經理人為形式的實際統治者。這種對抗實際上能夠動員「人民」嗎?不太可能。能夠導致真正民粹主義政治概念的問題嗎?有可能。

因此,在歐洲許多地方,需要某個特定的「左派民粹主義」以反對緊縮政策(或甚至反抗右派民粹主義的興起),要麼很多餘,要麼很危險。如果只是為了提供可靠的左派替代方案,或改造過的社會民主主義,就是多餘的。為什麼不談談建立新的多數派,而不是象徵性地「建構人民」呢?人民究竟是什麼?然而,如果左派民粹主義的意思,真的如同本書定義與主張的那種民粹主義,顯然就很危險。

替代方案是什麼?應該是一種試圖引入目前遭排除在外的人(某些社會學家有時稱他們為「多餘的人」),同時避免富豪和權貴選擇退出這個制度的方法。事實上,這只是說我們需要某種新的社會契約的另一種方式。在南歐國家中,這種新的社會契約需要獲得廣泛的支持,而且這種支持只能透過訴諸公平來建立,而不只是訴諸財政正義(fiscal rectitude)。無可否認,高尚的訴求還不夠,必須要有一套授權這種新協議的機制。實際上這種機制可能會在選舉期間,以大聯合政府的形式得到授權。或者,各個社會可以正式重新協商它們的憲政協議,就像冰島和愛爾蘭嘗試過的那樣(後者採取的是比較溫和的做法),雖然最後並不是很成功。

相關書摘 ▶《解讀民粹主義》:只有一部分的人民是真正的人民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解讀民粹主義》,時報文化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揚—威爾納・穆勒(Jan-Werner Müller)
譯者:林麗雪

美國總統川普、英國脫歐領袖法拉奇、法國反移民大將勒龐、
前委瑞內拉總統查維茲、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民粹領袖在世界各地崛起。
但我們真的了解民粹主義嗎?為何它是如此迷人又危險的存在?

每一個批評體制內菁英的人,就應該被稱為民粹主義者嗎?民粹政治行動者都是右派嗎?民粹主義讓政府更接近民眾?「真正的人民」到底是誰,誰又可以為人民發聲?在自由民主制度正面對風起雲湧挑戰的當下,探究這些問題從未像現在這麼具有急迫性。

現今的民粹主義者正嘗試運用符合民主價值的政治語言,實現一個公然反對民主的政治理想。透過《解讀民粹主義》書中極具啟發性的論點,我們不僅可以認識民粹對民主制度的威脅為何,並促使大家反思該如何修正失能的民主代議制度。自由民主人士究竟該如何應對民粹主義者,特別是在當他們宣稱專為「沉默的多數」或「真正的人民」而發聲的時候。本書不僅為讀者釐清民粹主義的樣貌和特徵,也幫助讀者進一步理解這個民粹主義當道的時代。

解讀民粹主義
Photo Credit:時報文化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