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參議員將提「反斷交法案」:不只為了台灣,更防中國「有機可乘」

美參議員將提「反斷交法案」:不只為了台灣,更防中國「有機可乘」
在台北市天母地區的使館特區,大門外排在上排第一位的薩爾瓦多門牌|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除了美國參議員擬提「2018年台北法案」支持台灣獲得世界各國外交承認,白宮23日也罕見發布聲明,對台灣與薩爾瓦多斷交表示關切。

薩爾瓦多21日與台灣斷交,白宮23日深夜罕見發布聲明指出,將「重新評估」美國與薩國的關係,此外,美國參議員賈德納(Cory Gardner)也提出「2018年台北法案」,主張美國與各國交涉,支持台灣獲得各國外交承認。美方對於薩爾瓦多與台灣斷交有這麼大的動作,可能是因為中國與薩爾瓦多建交,幾乎等於入侵美國的「後院」。

白宮罕見發布聲明:跟中國建交只會帶來短期發展

(中央社)薩爾瓦多21日與中華民國斷交,白宮23日晚間以「新聞發言人談薩爾瓦多」為題,發表了三段、共191個英文字的書面聲明表示,與台北中斷外交關係,將影響整個美洲區域的經濟健康與安全,對此美國嚴重關切,也呼籲各國要警惕中國的經濟宰制。

聲明全文如下:

這個星期二,薩爾瓦多政府為與北京建交,宣布中斷與台北數十年來的外交關係。薩爾瓦多執政黨的領導人,在卸任前幾個月,以不透明方式做出這一決定,將影響未來數十年,它不只影響薩爾瓦多,也影響整個美洲地區的經濟健康與安全。

中國明顯干涉西半球國家內政,美國嚴重關切薩爾瓦多政府對此的接受程度,這將導致美國重新評估與薩爾瓦多的關係。

一些國家尋求建立或拓展與中國關係,吸引以國家主導的投資來刺激自身短期經濟成長和基礎設施發展。長期來看,這些國家可能會失望。世界許多政府正意識到中國經濟利誘的方式,將促成經濟依賴和宰制,而非夥伴關係。

美國將持續反對中國造成兩岸關係的不穩定,以及對西半球的政治干擾。

美國參議員將立法,防止台灣再失邦交國

除了白宮,美國國會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賈德納23日也表示,在薩爾瓦多成為今年第三個與台灣斷交的國家後,他準備推動立法,防止台灣剩下的邦交國再轉而承認中國。

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賈德納告訴《路透社》,他將在幾天內提出法案,鼓勵相關國家維持與台灣的邦交。他表示,這項法案將授權國務院採取諸如「降低關係」或「改變對外援助」等方式,阻止相關國家作出不利台灣的決定。

他接受《路透社》電話訪問時說:「這項『2018年台北法案』((Taipei Act of 2018))將讓國務院獲得更好的工具和指導,以確保我們能盡可能為台灣強力發聲。」

這項法案將規定美國採行策略與世界各國政府交涉,支持台灣獲得外交承認或非官方支持。若有國家對台灣採取敵對行動,法案也將授權國務院降低美國與他們的關係,或是中止或改變美國的對外援助,包括對外軍事金援。

賈德納強調,這項法案不會授權針對已選擇和北京建交的國家採取行動。他說:「這項法案是要多提供一項工具,以對付中國的欺凌行動。」

他說,他已和幾位民主黨參議員談過,希望讓他的法案獲得兩黨足夠支持,能在參議院通過。他說,他也計畫與眾議員和白宮合作。

《中廣》報導,賈德納和另一名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21日就提案,希望限制美國對薩爾瓦多的援助。當時賈德納推文指出,薩爾瓦多對台灣做出錯誤決定,這將對美國與薩爾瓦多關係帶來負面影響。美國政府必須善用各種工具,對抗中國對台灣的霸凌。

除了賈德納和盧比歐之外,包括聯邦參議員柯頓(Tom Cotton)、眾議院外委會榮譽主席羅斯雷提能(Ileana Ros-Lehtinen)、聯邦眾議員狄亞士巴拉特(Mario Diaz-Balart)、以及聯邦眾議員席瑞斯(Albio Sires)等國會議員,也強力表態支持民主台灣。

「中美競爭」背景下,台灣位處焦點

《BBC》報導,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助理教授黃兆年表示,中國在這個時機宣布與薩爾瓦多建交,雖然有「懲罰」蔡英文「同慶之旅」出訪友邦的意味,但也可能是特朗普上台後,台灣與美國在實質交流、軍事合作方面的關係不斷深化,中國政府累積了大量不滿。

中國對外,不想讓台灣「在外交上得分」。對內,中美貿易戰催生了民怨,中國政府必須「找一個外部敵人來打」,台灣議題因此被當成重點箭靶,從施壓國際航空公司改名,到抵制85度C咖啡店,到與薩爾瓦多斷交這一系列的動作都是。這是在「美中競爭」的大背景下所產生的結果,不僅只是中美貿易戰的關係。

黃兆年分析,台灣一直處在中美霸權爭霸的風暴焦點。黃兆年說:「台灣輸不只是台灣輸,美國也有所損失。」所以台灣與中國的邦交國爭奪戰中,中美台關係不能輕忽。

中國可能「軍事投資」薩爾瓦多港口,等於入侵美國後院

而近兩年以來,台灣已經接連與三個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國家斷交,除了這次的薩爾瓦多,還包括2017年6月的巴拿馬、今年5月的多明尼加。但這次與台灣斷交、與中國建交的薩爾瓦多位處中美洲北部,與洪都拉斯及瓜地馬拉接壤,黃兆年說,薩爾瓦多港口在地理位置上「屬於美國的勢力範圍、美國的後院。」

宏都拉斯國防大學榮譽教授楊建平日前投書《關鍵評論網》,指出美國駐薩爾瓦多大使曼斯(Jean Manes)已於7月9日表示,對中國有意投資薩國東部之聯合港(La Union)表示憂慮,除了經濟目的之外,也可能發展新的軍事用途,做為中國進軍中美洲暨加勒比海地區的攻勢之一。

《上報》也指出,薩國東部的聯合港位於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及尼加拉瓜相鄰的重要位置,該國有意將港口週邊指定為經濟特區,儘管港口的特許經營權目前仍在招標階段,但該國公營媒體已公開預測,中國企業目前最有可能贏得特許權。曼斯懷疑,中國拿下聯合港的目的不只是商用,更有意藉此建立軍事據點。

除了爭取經營港口的傳聞外,報導也指出,薩國國防部長慕其亞(David Munguía Payés)在七月底一場媒體訪問中透露,中國政府曾與薩國軍方接觸,有意出售武器給該國,但遭薩國軍方以沒有相關預算為由回絕。外交人士研判,目前正值美國特朗普政府因移民問題與中美洲國家關係交惡之際,中國極可能趁機在此區擴大影響力。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羊正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