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來沒人能「做好做滿」:澳洲現任總理支持減碳,被「逼宮」下台

10年來沒人能「做好做滿」:澳洲現任總理支持減碳,被「逼宮」下台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如今被「逼宮」下台的原總理滕博爾,當初也是在2015年9月的黨內「逼宮」時上台,自由派的他的推行「減碳政策」,如今成為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澳洲政壇一週以來政治動盪,24日,執政的自由黨在一週內第二度發起黨魁投票,由前財政部長史考特.莫里森(Scott Morrison)勝出,將接任黨魁與總理大位。原總理滕博爾(Malcolm Turnbull)也將下台,當初也是在黨內「逼宮」中上台的滕博爾,一直不被黨內保守派接受,他所力推的「減碳政策」也成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但這也是澳洲近10年第六名透過「黨團撤換黨魁」下台的總理,澳洲的「慣性逼宮」政治,可能對未來產生負面影響。

《中央社》報導,根據美國《CNN》,保守派的莫里森在24日的黨內閉門投票裡以45票比40票,擊敗極端保守的前內政部長杜登(Peter Dutton),確認接任黨魁與總理大位;而副黨魁則由環境與能源部長佛萊登柏格(Josh Frydenberg)當選。原黨魁兼總理滕博爾也將下台。

民調下滑,能源政策成為壓垮原滕博爾的最後一根稻草

根據《路透社》與《CNN》,滕博爾在2015年9月的黨內「逼宮」時上台,當時他擊敗前總理艾伯特(Tony Abbott)。滕博爾是上億身價的工商銀行家出身,在社會議題上屬自由派,包括支持同性婚姻、採取行動因應氣候變遷等,當時藉著一波高人氣取代艾波伯特,但上任後光環快速消褪。

自由派的滕博爾與中間偏右的自由黨格格不入,難以吸引保守選民,而立場較前衛的支持者,看到滕博爾為討好右派而調整政府政策後,也對他感到失望。

數個月以來,滕博爾的民調表現差勁。但壓垮滕博爾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他的能源政策。在能源價格節節攀升之際,滕博爾仍有意將「減碳目標」入法,但自由黨內的右翼希望澳洲的煤礦業能取得更多投資,並希望拿出政策降低澳洲電價,因此這個計畫也遭到同黨政治人物反對。

《轉角國際》報導,今年8月,在黨內右翼保守派的議員壓力之下,滕博爾放棄了原本力推的全國「減碳目標」。但這樣的讓步,卻讓黨團保守力量聲勢大振,挑戰黨魁信任度的聲浪,反而自此一發不可收拾。

同黨杜登,大張旗鼓發表政見競選黨魁

《中央社》報導,滕博爾被要求進行自由黨黨魁改選,21日,自由黨召開黨團會議進行黨魁改選,由同黨的杜登對上滕博爾。

比起溫和的滕博爾,杜登被視為較強硬的保守派,黨魁改選前,曾任警官的杜登就毫不保留地說他想要治理國家,他曾告訴《3AW商業廣播電台》:「我是在對同事說話,我不會拐彎抹角。我對你們非常坦承與直接,我就是這麼認為。」

他也曾說,他認為自己能在明年中登場的選舉,以領導人身分擊敗勞工黨領袖修頓(Bill Shorten),現年47歲的杜登說:「沒有抱持著我可以擊敗修頓的信心,我是不會參與領導人選舉的。」

杜登在擔任內政部長與移民部長期間塑造硬漢形象,選前則試圖放軟身段、發表施政方針。他曾表示,如果當上總理,將聚焦於壓低電價、減少移民,以緩解人口壓力,並提高水資源投資,以協助飽受乾旱所苦的農民。

當選的保守派莫里森,曾參與「難民集中營」政策

《中央社》報導,然而,在21日的黨魁改選中,杜登最後以35比48票落敗。雖然滕博爾在黨魁改選中暫時保住大位,但滕博爾地位已搖搖欲墜。

22日,就有至少10名澳洲部長提出辭呈,二度投票的呼聲高漲,滕博爾24日在推特上表示,收到召開自由黨黨團會議的請願書」這次,因滕博爾表示他將退出候選之列,改由杜登對上黨內相對低調的前財政部長莫里森,今日,黨內的閉門投票裡以莫里森45票比40票勝出。

《轉角國際》報導,莫里森出身警察世家出身,是澳洲政壇最著名的基督教福音教派信徒之一,被認為是黨內保守派。他曾深受前任總理艾伯特的信任,曾於艾伯特內閣擔任「移民與邊境管制部長」。當時,他也曾參與了自由黨最具爭議的「難民集中營政策」(將偷渡船民全部送往簽約的大洋洲島嶼國家,無限期拘留審查)。

但當艾伯特於2015年遭到黨內逼宮時,莫里森卻倒向了滕博爾,並藉此取得黨內大老地位,並任職財政部長的要職。在這次滕伯爾下台風波中,在8月21日前,莫里森都還公開表示「堅決支持滕博爾總理」;直到確認大勢已去後,莫里森才以相對溫的姿態投入黨魁選舉,最後也成功擊敗杜登,成為自由黨所支持的新任總理。

如今,莫里森將接任澳洲總理,滕博爾也成為澳洲近10年第六名下台總理,六人都沒做滿任期。從前總理霍華德於2007年卸任之後,澳洲就不再有任何一位政治人物,能安穩地在總理一職上坐滿三年任期。在中央缺乏穩定性的狀況下,逐漸成為慣性的「逼宮政治」,對於長期政策的推行,可能會造成影響。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羊正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