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宇澄《回望》:他變成工人,我變成農民,我倆真正地「工農結合」了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他對照母親的記憶,重新探索父母年輕的過去。因為再鮮明的記憶也終將消逝,除非我們「回望」。一部關於父母的回憶之書,留住一段幾乎被遺忘的歷史。
文:金宇澄
母親口述
一九五六年即將過去,我每天都在等他歸來,但無期無蹤。那晚我把思念寫下來:
日記: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去年他母親病重住院,今年又病得不輕。上週日住院,至今不見起色,我擔憂不已,不知下週能否痊癒出院,讓我焦頭爛額,愁上加愁。
去年一年痛苦,原想今年會好些,但讓我失望。如果他能回來,我什麼都不怕了,拙筆不能道出我心情之萬一。
哪天他回來了,就會給全家帶來歡樂,我還得等,等很長的日子……希望就在明天,他在我眼前出現,可能嗎?好漫長的日子,好窒息的日子!
時時刻刻思念你,想得好揪心,夢見你多次,醒來淚流滿面,最好一直生活在夢中,不要醒來。
多麼需要他,孩子們需要他,媽媽需要他,家需要他!
他一定也需要我們的!
上天知道我的哀怨,有了感應,在淒風苦雨的一九五六年將要結束的最後兩天,終於放晴了。
十二月三十日,我隨科長到蘇州河對岸的大隆機器廠調研。中午在蘇州河岸邊一個麵攤,吃菠菜肉絲湯麵,回到工廠,接到上總宣傳部找我的電話,通知我立即回家,維德回來了!
我的手在顫抖,心在歡笑,偷偷抹去眼角的淚水,我盼到了他,他終於回到我的身邊了。我急忙往家裡趕,在弄堂口的「時季花店」門旁,正好遇見了他,他還穿著那件離家時的藏青色中山裝,顏色已洗得發白,右手拎著一個網線袋,臉色黝黑,身形消瘦,微笑著向我走來,我倆四目相對,雙手緊緊相握,默然無語。
我們馬上去淮海醫院探望他母親,又去西康路「大自鳴鐘」我娘家,接回芒芒。見面後,孩子一下愣住了,可憐的孩子,已有一年半沒見到爸爸,怯生生看著他,彷彿見到陌生人,我在一旁心酸不已。
真是喜悅啊,他回到我們身邊,令人快慰、慶幸,一家人終於可以團圓。
我以為一切會恢復原狀,想得過於簡單了。維德的結案,留了一條長長的尾巴,他在地下工作期間屬潘漢年系統,就有了牽連,雖查不出與「潘案」有更具體的內容,仍然被開除了黨籍,調輕工業工會當一般幹部。
維德日記摘抄
「日子是幸福的,也是痛苦的,我能和家人團聚,能有緊張的勞動和安謐的休息,再也沒有比這更好的了;痛苦的是揹負著那些日子的回憶,不斷地給我以刺激,幾乎每天自我責備,每天都提醒自己受了嚴重的處分,在苦痛中煎熬。」
「想著先賢的教益,沉重的石塊就會被搬開,心裡漸趨安逸,不管人們如何鄙視與議論,總覺得有一隻溫暖的手緊緊地抓住我,給我指出方向,給我以無限鼓勵。我彷彿換了一個人似的,變得那麼快,也那麼強大,我所走的道路是不平坦的……考驗無止境,我有足夠信心,會工作得很好、很愉快、很滿足。打碎一切腐朽的東西,重新建立起的會更好些,人沒有希望怎麼生活呢?」
「二月十八日正式去工作,迄今兩個星期,一切那麼生疏,開始很焦急,現在總算安定下來……兩週中下了好幾個廠:新華橡膠廠,泰康食品廠,大中橡膠廠,了解工廠的生產過程,觀看工人的緊張操作,他們特有的坦率談吐,使我覺得溫暖與愉快……生活在工人中間會實際得多。」
「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看辯證唯物論後對哲學產生較濃厚的興趣,學習與研究古典文學,主要是詩,對它有興趣,從研究杜甫著手……三月份抽時間去圖書館找材料,上半年一定把方向確定。」
「回家四個月,工作兩月十天,五一節就要來到,去年此日,聞〈國際歌〉而默然下淚,今年要好好度過這一日。」
這一年,「反右」運動如火如荼地展開,機關號召大家積極參加,對黨提意見,大鳴大放,寫大字報,維德卻不慎跌傷右臂,在家療養。這件壞事,卻成了好事,他避開了反右運動的高峰期。
維德日記摘抄
「中秋前夕,雲與孩子參加晚會,我獨坐在家頗有情趣,窗外皓月一輪,確是良夜。損右臂已兩週(後弄堂有口井,晚上回家不慎跘到井沿,摔倒,手臂扭傷甚重,請假看醫生,無法上班),近稍癒已能寫字,申訴報告日前送出,靜等回音。這幾個月開展的反右派整風運動,單位的鳴放、批判都未能參加。」
「整風已進入爭辯階段,十一月二十八日正式銷假,手未癒,吊著右膀上下車,極不便。爭辯甚熱,我了解這是一場鬥爭,不能閒在家中,轉入正式反右,組織部開一個小組會,黨邀請我參加,思想上頗感溫暖。」
維德的傷情,從臂部一直連帶到肩,數次就醫不見好轉,一次去滬上傷科名醫石筱山(上海家喻戶曉,只要提此名號,三輪車夫就能送到連雲路「石氏傷科診所」)處求診,一屋子人,石氏瘦小,幾個徒弟偉岸魁梧。診判結果是「筋絡黏連」。石說,來我這裡醫治,是要硬來的,非常痛。維德稱以前他受過刑,不怕痛。石點點頭,一高大徒弟就在背後抱緊了他。石雙手拉過他的手臂,搖了幾搖,猛然用勁,一扯一轉,只聽肩膀內「嘶啦」一聲裂響,劇痛中,他忽然覺得一絲輕鬆……
維德痊癒了,回機關上班時,看見有人還在寫大字報。針對當時的浮誇現象,某天他寫了一打油詩:
流動紅旗似火紅,
可惜紅旗不流動。
不是紅旗想偷懶,
無奈競爭一陣風。
且一時興起,竟把此詩寫成大字報貼了出去。如今回想,這是極其危險的舉動,這些句子,完全可成為「惡毒攻擊」黨的證據,但此刻已是運動尾聲,沒有引起機關和同事注意。另一種說法是,因他有過多次熱愛黨的發言,被認為是「對黨有感情」的表現。老天保佑他逃過了一劫。
到一九五七年末,機關動員大批幹部下農村勞動鍛煉,人人報名表決心,我也寫了申請報告,不久就被批准下放勞動,同時被批准的,是席裕珍和凌華媛,下放地址在市北的大場鎮沈家樓,一個名叫「東方紅農業合作社」的地方。
一九五八年一月五日,我帶著簡單的行李出發了。那時從市區到大場鎮,是乘五十八路公共汽車,沿彎彎曲曲的滬太路向北開行,過中山北路,兩旁是大片菜地,冬日雖然滿目蔥綠,但空中不時飄來糞肥的氣味,有點煞風景。車到了行知路車站,步行經過行知中學,再走十分鐘的田埂小路,到達了目的地沈家樓,單程約兩個小時。
按照規定,我只能兩星期回家一次。工會系統的下放幹部,編成了好幾個分隊,每個隊員都被分配到農民家,同吃同住同勞動。我和凌華媛住在農民仇囡囡家,每天早晨六時出工,一天幹十幾個小時農活,有時赤腳泡在冷水裡,晚上回來,腰痠背痛。
房東沈泉生,妻子仇囡囡,都是貧農,沈三十不到,中等身材,長得微胖,一雙小眼不時瞇縫著看人,有點好吃懶做,經常睡懶覺,有時早出工,我們都起來了,卻聽到隔壁的他鼾聲大作。他家有不少地,此時已經合作化,由於幹活「不巴結」(不努力),工分掙得比別人少,生活拮据。我們早晚兩頓吃粥,中午吃一頓「洋米」(糙米)乾飯,雖然每月按標準給他伙食費,可他家的飯仍然是菜少油少,難見葷腥,中午常吃清煮胡蘿蔔。仇囡囡操持家務,照顧兩個孩子,還要下地務農,非常辛苦,每一次她端出胡蘿蔔,就笑得很尷尬,有些不好意思地看著我們。席裕珍則被分配在一個富農家,該戶專事「發」豆芽菜到鎮裡去賣,生活相對富裕一些,伙食比我們好。
自小到大,我生在城市,只在南京軍大過了近一年的部隊集體生活,從沒吃過這麼多的苦,讓我第一次感受到農村生活的艱難,農民生活的不易。
人在農村,心在家裡,每天我急切盼望的,是兩週一次的假期能儘快到來。每一次回家就像過節,家人相聚,其樂融融,但往往椅子沒坐熱,又要匆匆離別了,總是感到不滿足。家事根本沒辦法管,芒芒已經在茂名南路第一小學讀一年級,我曾到校請教老師,在母親離家的情況下,怎樣才能讓他健康成長,長此以往有否問題。我心裡非常不安。
那時維德仍在輕工業工會,經常下廠搞調研,風浪從未平息,他內心的傷痛不會痊癒,我把家務全推給了他,實在是難為了他。而他卻一直鼓勵支持我,讓我放心參加農業勞動,不要牽掛。這是長期的艱苦鍛煉,要我穩下心來,長久打算,不虛度光陰。
維德日記摘抄
「雲今晨下鄉,這是一件大事,新鮮事物擺在面前,鍛煉固然艱苦,更需要自我改造的自覺性。
……五七年過去了,像擦了一根火柴似地轉眼消逝,工作很不順手,沒什麼成績可言,思想不穩定,每時每刻想到過去的那一切,苦痛萬狀。我不甘心沉淪,掙扎著不願被巨浪吞沒,求生必須划到彼岸,我沒有學會在激流中游泳,覺得筋疲力盡,忽而沉下,忽而浮起,需要切實的援手,來拉我一把。
……孩子們已甜睡,舒舒先睡著了,芒要求講孫悟空,我說要吵醒弟弟,明晚講吧,他聽話也睡了。也許此時,她正在在油燈下開會,明天一早就要出工,也早點睡吧。」
「今日去上菸一廠,下車間了解香菸生產過程,一車間空氣混濁,充滿辛辣的菸味,黃色塵霧中,運送菸葉的小車轆轆滾過,抽梗機嚼著葉子,像吃魚,把骨頭不斷從齒縫裡吐出來。切啊,切啊,刀片飛躍著,黃褐色的菸葉被切成無數的菸絲,像黃土般輕柔,躺在傳送帶上,飛奔前去。一支菸的生產過程很複雜,恍然覺得半截菸尾也不應該丟掉它了。
水汀熱得悶人,有工人打赤膊幹活,女工們下班了,脫了衣服躲在小屋的簾子後面洗澡。室外是嚴冬,這裡是初夏似的潮熱。
廠內的新老矛盾很突出。老工人說:『我們老了,不會再生孩子了,托兒所、幼兒園、結婚新房,這些都只給年輕工人們享受,沒我們的份,看醫生也不習慣。』廠裡最服從調配的,卻只有老工人。新工人拈輕怕重,調皮搗蛋,但調皮的人反倒佔了便宜,新工人一進廠就定三、四級,老工人幹了二十年也同小夥子定一樣級別,太不公平。然而,新工人也不服老工人……」
「星期日,清晨孩子們吵著要去買鳥,九時微雨,我帶著芒準備去城隍廟,出門不遠,忽然看見雲微笑著迎面走來,這簡直讓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她去才一週,臉色黑些,也累,有一點泥土氣,真是一個令人喜悅的星期天。
「農村生活是艱苦的,過這一關要下極大決心,這不像一般人想像的義務勞動那麼短暫,下鄉是長期的,堅毅地度過這一難關,才能茁壯成長,人最需要的是堅強的意志,充足的幹勁,有了這些,世間無難事矣。
……下鄉有重大意義,尤其一些沒經過艱苦歲月考驗的幹部們,更需要補這重要一課。明日又將小別,捨不得離開她,然而必須送她走,必須鼓勵她,經歷這個考驗,因而感情更濃厚了。」
「拂曉即醒,城市嚴冬的清晨寒氣襲人,曉霧如煙,車輛燈光微弱,馬路上空蕩蕩的,上早班的工人都搭車去遠處上工,我送雲到車站。」
「今晨與芒到公園呼吸新鮮空氣,上午九時,突接雲電話,實屬意料之外,她明日想回市區看病,也擔心這樣請假影響不好。我說為長遠打算,要工作好,先把病治好,拖延不治病是不對的。我在城裡比雲舒服太多,比農民舒服太多,要加強自身鍛煉才是。」
「昨晚與雲談全市的狀態,她在鄉下,缺少機會學習,沒有市區那麼緊張,我揹著沉重的思想包袱,還沒從苦悶裡擺脫出來,但仔細一想,如何能避免別人對你產生看法呢。不去計較那些心眼偏狹、心術不正的人吧,原諒他們的短處,拿出一點氣概來,讓自己的胸襟再寬闊些。」
一九五八年是狂熱的年代,「大躍進」口號鋪天蓋地,「趕超英國」,鋼產量要翻一番達一○七○萬噸,馬路上的高音喇叭整天播放激昂的大躍進歌曲,連芒芒也學會了,回家就唱「一○七○萬噸鋼,呀呼嗨!一○七○萬噸鋼,呀呼嗨!一噸鋼也不少,半噸鋼也不少……」全市都「土法上馬,大煉鋼鐵」,工會系統也搞了土高爐,煉起了鋼,維德被抽去煉鋼,他變成工人,我變成農民,我倆真正地「工農結合」了。
維德日記摘抄
「三日報到去煉鋼,開始勞動生活,下午運柴泥和焦炭,坐在車上活像搬運工人。焦炭在張華,去後找不到煤建公司出貨。車站有大批家屬搬生鐵,暮色蒼茫的車站中,一片鐵塊撞擊的聲音,到處有人運焦炭,到後來也不秤重了,大家用手抓,八時半始運回。」
「被分配當轉爐工,第一次上轉爐有點緊張,怕出事故傷人,但操作過幾回就有數了,下午共出鋼十七爐,直到熔爐燒穿停工。不覺得太困難,但很疲乏。」
「上午九時半出第一爐鐵水,今一共煉三十八爐,忘了飢餓,直到下午三點鐘才吃飯。我的工作離不開轉爐,出鋼的鐘聲每五分鐘一響,美麗雄壯的鋼花在我面前爆發,如同下金雨一般的壯麗。雙手抓緊操作盤,任它狂風暴雨,像一個舵手航行在金色的海洋上。」
Tags: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