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圖輯】200萬信徒朝聖之旅:來一趟麥加,我覺得獲得重生

【圖輯】200萬信徒朝聖之旅:來一趟麥加,我覺得獲得重生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當葉門內戰開始後,我永遠也想不到,我竟然會有來這裡朝覲的一天。」來自葉門的39歲穆斯林阿西里說。「真主賜與我們穆斯林這樣的聖城,使我們團結起來。」

台灣民間傳統信仰別具特色,其中最盛大的就屬大甲媽祖遶境,甚至還曾被Discovery頻道選為世界3大宗教盛事之一,每年總是能吸引數十萬信眾參與。宗教信仰是每個人尋求心靈平靜的方式,也是一種精神上的依託,因此各式宗教儀式或慶典,都必須給予最高的尊重。

若有一個宗教,把前往宗教聖地朝覲的行動稱為「旅程」,是不是有點美呢?這個宗教活動,同樣並列於世界3大宗教盛事,就是穆斯林一生至少要參加一次的「麥加朝聖」。

麥加朝聖被稱為「Hajj」,意思就是「參與一場旅程」,這裡的旅程指身體實際移動到麥加的旅程,也代表每位信徒心靈踏上了尋求神意的旅程。

RTS1YM1Y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超過200萬的朝聖者,參加了今年為期5天的儀式,這個儀式的流程,就是回顧穆罕默德14世紀以前所經歷的一切。然而21世紀的現在,穆斯林們前往麥加朝聖的方式與表現,也出現了一點不同。

傳統上,穆斯林要手持《古蘭經》禱告,但現在許多人反而拿出手機、打開電子版的《古蘭經》朗誦經文,結束後還順便拍照打卡。

有些女性也開始在手上戴起綠松石製成的大戒指,但過去前往麥加朝聖的規定之一,就是不要戴珠寶等首飾。朝聖過程中很清楚能發現,非洲人、亞洲人、歐美人士與阿拉伯人,他們都共同在這個區域內共存。

RTS1YM22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看到不同族群、性別的信徒聚在一起,也顯示出了麥加朝聖的特別之處:團結所有的穆斯林,即便是在自己國家內處於戰爭狀態的敵對穆斯林。

「當葉門內戰開始後,我永遠也想不到,我竟然會有來這裡朝覲的一天。」來自葉門的39歲穆斯林阿西里(Ibtissam Al Assiri)說。「真主賜與我們穆斯林這樣的聖城,使我們團結起來。」

RTS1YM2A
信徒在朝聖時摸天房的外牆|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朝聖的儀式中,有一項很特別稱為「擲石拒魔」(Ramy al-Jamarat),一種向魔鬼投擲石塊以示抗拒的儀式,象徵先知易卜拉欣在受神之命,犧牲自己兒子所經歷的考驗。要完成這個儀式,朝聖者們要用石頭丟擲一面牆,由於十分擁擠,男女信徒都混在一起,這在沙烏地阿拉伯規定男女公開場合要保持距離的政策之下,形成罕見的場景。

RTS1YM23
伊拉克南部來的簡哈莉雅|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在這個「擲石拒魔」的過程中,有兩名坐著輪椅的女性也來參加。第一位是從伊拉克南部來的簡哈莉雅(Djumhuriya):「我很長一段時間都夢想著來麥加一趟,今天終於實現。雖然搭巴士過來路途遙遠,但我很高興看到『天房』。今天,我覺得自己獲得重生。」

RTS1YM25
巴基斯坦的桑吉達|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來自巴基斯坦的桑吉達(Sanjeeda Bagam),則由她的兒子推著輪椅。「我到麥加並看見天房時,那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愉悅感消除了我過去的一切煩惱,彷彿我只活在這個當下。」

RTS1YM2E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不過極端的高溫是參加朝覲的最大考驗,盛夏的麥加氣溫可達攝氏40度。但這無法影響信眾來朝聖的念頭,如印度37歲的信徒納瑟拉(Naceera)說:「我很榮信,今年真主選擇了我前來這裡,完成我該完成的使命。」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