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第15、16金入手!除了滑輪溜冰,台灣在「電競」項目也拿牌

亞運第15、16金入手!除了滑輪溜冰,台灣在「電競」項目也拿牌
Photo credit: 中華奧會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次摘金的趙祖政高雄中學畢業,暑假後要升高雄醫藥大學物理治療系4年級。曾帶過他的高雄市資深教練翁進忠表示:「他自我要求非常高,能兼顧學業和訓練。」

台灣選手今(31)日在雅加達亞運的滑輪溜冰項目奪下2金1銅,男子組由趙祖政組贏南韓,拿下金牌,女子組則由李孟竹勝過中國選手,奪下金牌。本屆亞運賽程到明日(9/1),截至目前,台灣選手目前拿下16金、17銀、26銅,得牌數僅次於1998曼谷亞運的19金、17銀、41銅。

趙祖政兼顧學業與訓練,「物理治療系學生」摘下亞運第15面金牌

《蘋果日報》報導,滑輪溜冰(Roller skate)自2010年首度納入亞運正式競賽,當時設有9個項目,主要是台灣、韓國相爭。而本屆亞運,睽違8年後,重新加入滑輪溜冰項目,但僅設男、女20公里公路競速共2項。其中男子競賽由台灣選手趙祖政奪金,而女子競賽則由李孟竹和楊合貞奪下「金包銅」。

(中央社)中華隊滑輪溜冰選手趙祖政今天以33分51秒418摘下金牌,另一名台灣選手林秉宏則以33分52秒049排名第4。

《自由時報》報導,教練林詠翔透露,情蒐觀察發現,南韓隊通常於最後200公尺發動突擊,且兩名南韓選手經驗老到,又是老搭檔,可能會出現犧牲打,所以戰術設定在最後400公尺率先攻擊,趙祖政收到很好的效果,只可惜林秉宏在最後200公尺被超越,無法一次摘兩面獎牌。

《蘋果日報》報導,這次摘金的趙祖政是高雄中學畢業,暑假後要升高雄醫藥大學物理治療系4年級。曾帶過他的高雄市資深教練翁進忠表示:「他自我要求非常高,能兼顧學業和訓練,之前念雄中是普通班,每天下課才有時間練溜冰,但不論做什麼都很拚。」他認為趙祖政思路清晰,很聰明,場上戰術運用相當靈活。

《自由時報》報導,稍晚的亞運滑輪溜女子20公里公路賽,則台灣由世大運5金天后楊合貞領軍,搭配好搭檔李孟竹,兩人聯手力抗中國隊夾擊,最終李孟竹率先衝回終點,44分50秒929摘金,以0.073些微差距擊敗中國郭丹,楊合貞則拿下銅牌。

「電競」首度成為亞運示範項目,台灣奪得兩銀一銅

《蘋果仁》報導,此外,今年印尼雅加達亞運,電競首度被列入示範項目,本次中華台北隊共晉級《傳說對決》、《英雄聯盟》、《星海爭霸II》三個電競項目。

《蘋果日報》報導,昨(30)進行《星海爭霸II》的決賽中,台灣神族好手Nice黃昱翔遭南韓選手Maru直落四擊敗,最終取得亞運銀牌的成績,至此亞運電競中華隊的賽程也結束,共拿下兩銀一銅的佳績。雖然這次無法沒有打破《星海爭霸II》全球遭南韓壟斷的局面,但亞運鍍銀對台灣電競來說,也是重大的一步。

楊俊瀚0.001秒錯失金牌,聯邦銀行加發獎金差額

此外,台灣「最速男」楊俊瀚在29日的亞運200公尺短跑決賽,以0.001秒錯失金牌,聯邦銀行宣布,將贊助新台幣225萬元,補足楊俊瀚的獎金差額。

《聯合報》報導,29日,200公尺短跑賽,楊俊瀚過彎後一度取得領先,日本選手小池祐貴追上並列,雙方纏鬥到終點線,透過影像判定才分出勝負,楊俊瀚得知屈居銀牌,當場激動落淚。雖然只拿下銀牌,但已是台灣自1954年首度參加亞運、64年來第一面男子200公尺獎牌,也打破全國紀錄。

(中央社)聯邦銀表示,但楊俊瀚的奮戰精神,感動了在場一起奮戰的同袍,也感動全國熱血的民眾,雖遺憾未能奪金,但楊俊瀚優異成績已達亞運金牌的水準與表現,也獲得國際的關注與肯定。聯邦銀賽後立即主動連絡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表明願意提供225萬元的激勵獎金予楊俊瀚,補足金牌獎金的差額,款項全數將交由中華奧會轉發,並期望楊俊瀚持續努力。

台灣今年拿牌數,創下20年來亞運新高

《中央社》報導,中華代表團亞運隊史最佳成績是1998曼谷亞運,當年總計拿下19金、17銀、41銅,無論是金牌數還是總獎牌數,都創下歷屆之最。今年距離亞運閉幕還有1天,中華代表團已拿下16金、17銀、25銅,金牌總數已超越2010廣州亞運的13金,寫下自1998年後新高。在45個參賽國中,排名暫居第6。

中華代表團目前累積獎牌數:16金、17銀、26銅(統計至2018.8.31 17:40)

金牌:

  • 射擊-10公尺步槍混合團體賽:林穎欣、呂紹全
  • 射擊-不定向飛靶:楊昆弼
  • 跆拳道-女子53公斤級:蘇柏亞
  • 體操-鞍馬:李智凱
  • 體操-單槓:唐嘉鴻
  • 舉重-女子58公斤級:郭婞淳
  • 空手道-女子55公斤級:文姿云
  • 輕艇-男子500公尺龍舟:中華龍舟代表隊
  • 射箭-反曲弓男子團體:湯智鈞、魏均珩、羅偉旻
  • 射箭-複合弓混雙團體:陳怡瑄、潘宇平
  • 輕艇-男子1000公尺龍舟:中華龍舟代表隊
  • 空手道-女子50公斤量級:谷筱霜
  • 羽球-女子單打:戴資穎
  • 軟式網球-混合雙打:鄭竹玲、余凱文
  • 滑輪溜冰-男子20公里公路賽:趙祖政
  • 滑輪溜冰-女子20公里公路賽:李孟竹

銀牌:

  • 自由車-下坡賽:江勝山
  • 射擊-不定向飛靶:楊昆弼、林怡君
  • 保齡球-女子三人賽:潘育分、周佳溱、蔡昕宜
  • 划船-女子單人雙槳:黃義婷
  • 輕艇-女子C1級曲道標竿賽:陳瑋涵
  • 體操-男子個人地板:唐嘉鴻
  • 女子壘球:中華女壘隊
  • 網球-女子雙打:詹詠然、詹皓晴
  • 空手道-男子個人型:王翌達
  • 輕艇-男子200公尺龍舟:中華龍舟代表隊
  • 舉重-女子69公斤級:洪萬庭
  • 射箭-反曲弓女子團體:譚雅婷、雷千瑩、彭家楙
  • 羽球-男子單打:周天成
  • 田徑-110公尺跨欄:陳奎儒
  • 軟式網球-女子個人賽:鄭竹玲
  • 自由車-場地賽女子全能:黃亭茵
  • 田徑-男子200公尺:楊俊瀚

銅牌 :

  • 武術-男子長拳:蔡澤民
  • 武術-女子52公斤級散打:陳暐婷
  • 射擊-10公尺步槍男子組:呂紹全
  • 跆拳道-品勢:陳靖
  • 跆拳道-品勢女團:陳以瑄、陳湘婷、林侃諭
  • 羽球-男子團體:周天成、陳宏麟、王齊麟、王子維、李洋、李哲輝、許仁豪、盧敬堯、楊智傑、楊博涵
  • 跆拳道-男子63公斤級:何嘉欣
  • 輕艇-女子K1級曲道標桿賽:張筑涵
  • 網球-女子單打:梁恩碩
  • 體操-男子吊環:陳智郁
  • 卡巴迪-女子團體:馮綉真、吳育容、胡玉珍、陳詠婷、林依旻、顏巧雯、廖郁慈、黃偲勤、林郁芬、秦佩囷、莊雅涵、黃毅紜
  • 保齡球-女子三人賽:潘育分、周佳溱、蔡昕宜、張羽萱、王雅婷、黃瓊瑤
  • 保齡球-男子團體六人賽:陳信安、陳銘堂、洪焜毅、謝金良、吳浩銘、林佰峰
  • 橋藝-超級混合組:蘇皓沂、劉佩華、林蔭宇、陳瀅守、王紹宇、劉名謙
  • 空手道-男子75公斤級:徐瑋駿
  • 羽球-男子雙打:李洋、李哲輝
  • 空手道-男子84公斤級:吳峻維
  • 桌球-男子團體:陳建安、莊智淵、林昀儒
  • 射箭-複合弓女子團體:
  • 陳麗如、陳怡瑄、林明靜
  • 克拉術-男子66公斤級:詹皓程
  • 柔道-男子60公斤級:楊勇緯
  • 自由車-女子三公里個人追逐賽:黃亭茵
  • 克拉術-女子78公斤級:楊憲慈
  • 柔道-女子57公斤級:連珍羚
  • 滑輪溜冰-女子20公里公路賽:楊合貞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羊正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