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榜「進步」的兒童性別繪本,存在許多錯誤、守舊的觀念

標榜「進步」的兒童性別繪本,存在許多錯誤、守舊的觀念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有一個兩歲的表妹,希望她不會受到錯誤的性觀念影響,甚至是遭受性暴力而不自知。看到這本在網路家長社團很受推崇的性教育繪本,許多人都說這本非常前衛進步,但當我仔細看過一遍之後,發現這樣「進步」的繪本依舊存在許多錯誤、守舊的觀念。

我有一個兩歲的表妹,因為希望她不會受到錯誤的性觀念影響,甚至是遭受性暴力而不自知,所以我就去長庚兒童醫院的繪本書區逛逛。看到這本在網路家長社團很受推崇的性教育繪本,不僅大受歡迎暢銷之外,許多人都說這本非常前衛進步,但當我仔細看過一遍之後,發現這樣「進步」的繪本依舊存在許多錯誤、守舊的觀念。

錯誤的生理決定論

事實上,男生不一定要站著尿尿,女生也不一定要坐著尿尿,這些不單純只是生理構造差異,也有文化因素在裡面。女性經過訓練也可以站著尿尿,有些民族地區的女性是會站著尿尿的,但台灣文化相對注重女性隱私,並且嚴格規訓女性言行舉止,所以幾乎比較少女生站著尿尿。

缺乏正確性器官名稱

整本書裡面,完全沒有出現陰道、陰蒂、陰唇等稱呼,只有用「小鳥」稱呼男性生殖器官,女性生殖器官居然連俗稱都沒有出現,那到底是要告訴小女孩自己的身體構造是什麼,為什麼不教孩子開口大聲地說出生殖器官的正確名稱?

性別歧視的生理女性定義

承上點,書中使用「沒有小鳥」跟「少了一個器官」來定義生理女性,問題是這樣等於認為生理女性是比生理男性來得殘缺、不完整的性別。為何不說生理男性才是「沒有陰道」、「少了子宮」的人,這不就是針對生理女性的性別歧視嗎?

缺乏積極同意權概念

又是一個媽媽洗澡、醫生檢查就可以「未經同意」碰觸孩子身體隱私部位的迷思,即使是性侵害第一時間證據的醫療檢驗,也都要問過當事者是否同意被觸碰身體隱私部位。這些對成年人來說都很基本,為什麼孩子就可以完全不用?這正是對兒童身體自主權的漠視。

個體身體界線模糊

書中還用男女有各自的隱私,所以女兒不能跟爸爸一起睡覺,來延續「男女授受不親」的傳統觀念。問題是無分性別的所有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隱私,未經同意的同性之間一樣不能侵犯身體隱私與自主,合意的情形異性也可以一起睡覺,而且即使同意跟異性一起睡覺,也不等於同意被對方性侵。

女生的身體不是秘密

這繪本有對應的男生版本稱作《男生小雞雞》,可是女生版本卻是《女生小秘密》,到底是要秘密個什麼?女性身體又不是什麼潘朵拉寶盒,女性醫學與解剖學也不是神秘學領域。要女性身體成為秘密的性隱諱文化,不過是給了男性更多的遐想空間,甚至讓遭受性侵害、性徵及生殖系統病變與未成年懷孕的女性,都更無法說出自己的感受與經歷。

結論

我認為這樣的性教育繪本會被認為進步,是因為亞洲社會實在過於保守。若我們希望孩子,尤其是女孩可以用正確觀念看待自己的身體,並且懂得保護自己與尊重他人,那或許我們該用不隱諱、更平等的觀點來進行性教育,也應該去思考怎樣的教材最合適。

本文經吳馨恩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