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聰明藥」氾濫:ADHD、老人痴呆、渴睡症藥當溫書補品

「聰明藥」氾濫:ADHD、老人痴呆、渴睡症藥當溫書補品
底圖:Kin Cheung/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繼ADHD藥物當成「聰明藥」賣給學生及上班族後,記者發現連老人痴呆、嗜睡症的藥品也被包裝成拿補腦藥出售,甚至湧現不少專門講解如何服用補腦藥的網站。

問及有否天然藥品能增強專注力?那麼聲稱天然的補充劑又是否有助增強專注力?例如市面上會有不同品牌的銀杏片(Ginkgo),強調有助增強記憶力和專注力。黎大森指,雖然可信的醫學研究發現,銀杏能幫助腦退化症的病人增強記憶力,「但無病的人服用,我相信是沒有用處的。」他又說,喝咖啡、做運動其實已經可以提神,不建議通過吃藥來達到目的:「藥物大多是化學品,直接影響腦部運作」。

衞生署:切勿售賣未經註冊藥品

衞生署發言人表示,一直透過網頁、宣傳短片、單張等途徑提醒市民,切勿購買或使用成分或來源不明的產品;所有已註冊的藥劑製品須於包裝附上香港註冊編號,格式為「HK-XXXXX」。又指一直有既定機制監察市場上(包括互聯網上)銷售的健康產品及藥品,若有違規行為定必依法處理。

根據《國際藥物政策研究期刊》在六月發表的一份調查顯示,在過去的2017年,全球14%人口至少使用過一次增強認知能力的興奮劑,比2015年的數字增長達5%。其中增幅最強的是歐洲,英國的用藥人口由三年前的5%,急增至去年的23%;法國亦由3%增至16%,分別翻了四至五倍。一向濫藥人數較多的美國,亦由三年前的20%增至30%,增幅達一成。

這股「風潮」,由歐美席捲亞洲,黎大森呼籲香港的年輕人切勿「以身試藥」:「香港尚未出現歐美般那麼誇張的情況,就像濫藥、吃大麻在美國也是普遍。香港不是無,但未去到那麼普遍,不希望有一天變成這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