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京都妙心寺「宿坊」的一晚

到京都妙心寺「宿坊」的一晚
Photo Credit: Ryuch, CC BY-SA 3.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大部分人遊日都會選擇住飯店,到寺廟「宿坊」卻未必很多人試過。

「京都寺社災情回報:其中毀損較重,停止參觀的神社,包括妙心寺……(下略)」

名單上好些神社都是歷史悠久的名勝古跡,今天聞說它們被颳風摧毀真覺得可惜。但妙心寺對我來說卻是有雙重意義,因為我去年才在此度過非常難忘的一晚。

大部分人遊日都會選擇住飯店,到寺廟「宿坊」卻未必很多人試過。其實要找到相關資料並不困難,只是網站都只有日文,而且有時候只能靠電話或郵寄明信片預約。記得我當時還要勞師動眾,請男朋友的朋友的姊姊幫忙才能成功申請。

手續雖然繁複,但踏入寺廟的一刻卻是覺得一切麻煩都值得。妙心寺不在京都的主景點群附近,離鐵路站還有一段距離;而整座寺廟佔地很廣,要找到我落腳的院子並不容易。但踏進寺廟時正值夕陽西下,人流不多,碎石路上只有疏落的打掃者,感覺簡直是與塵囂隔絕的養生之地。寒風雖然凜冽,但走著走著人開始和暖,也找到了「大心院」的牌子。

我們一開始直接走過了正門,在側門進了院子也沒有人阻攔我們。只是走來走去連人影都不見,我們往回走時才發現我們把關上的正門當作了牆壁,推開了,才見一個正在打掃地板的老婆婆。我用零碎的日語單詞嘗試解釋來意,但她只是笑著回應更多的日語,直至我加上人類的共同語言——動作,婆婆才一下子恍然大悟,把一位中年女子從辦公室叫來。

41135308_1809003319147171_49816005865803
照片由作者提供

她的英語出乎意料地流利,大概來宿坊的歐美遊客也不少。我們獲分派的和式房間比想像中寬敞甚多,甚至比我之前用雙倍價錢住過的溫泉旅館還大。最令我會心微笑的是客廳中央的被爐,從前在日劇中看到已經想一試,但奈何飯店總不見有如此家居化的傢具啊!在寺廟中,從公用的浴室走回房間要經過一段室外的走廊,雖然頭髮濕濕的總會覺得寒冷,但只要把雙腿窩在發熱的桌子下,一下子寒意全消。

寺廟有宵禁時間,房間裡也沒有電視,所以我們早早就睡了。半夜被紙窗外的亮光弄醒,一開始還心想,怎麽寺廟裡都有光污染呢?把向著庭園的紙門一把推開,啊!原來是月光把一地白雪照得耀眼。夜空其實是純粹的藍黑色,但空氣中飄散著點點雪球,把整個園子的草叢完全覆蓋。我沒看過雪,性急的我赤著腳就跨過趟門踏到雪上,又一下子冷得跳了幾下。不想穿著外出的鞋子把一地雪白弄髒,只好把拖鞋穿上,在外逗留了一會才回來把拖鞋抹乾。

自那夜起,我就明白「月色綺麗」,真可以很浪漫。

本來還希望遲些與其他家庭成員再多住幾晚,但看到寺廟損毀的消息,可能計劃要推遲了。日本似乎近年遇上不少天災,希望他們的生活能盡快回復正常呢。

參考網址︰https://shukuken.com/daishinin

本文獲授權轉載,原文見作者Facebook專頁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tnlhk
核稿編輯︰王陽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