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北基的「超大豪雨」還要下4天,午後的宜蘭、中南部也有強降雨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根據氣象局雨量累積,包括新北市萬里區、台北市士林區等地區,雨量都在一個下午內突破200毫米,新北市汐止區五指山甚至突破300毫米,北北基各地都傳出淹水災情。
(2018.9.9. 12:00更新)
(中央社)北部地區持續降雨,中央氣象局今(9)日發布豪雨特報,經濟部水利署也針對基隆市及新北市部分地區發布淹水警戒,並在災害潛勢較高地區預布抽水機,與地方政府合作減少災害影響。
中央氣象局持續發布豪雨特報,今天新北、基隆及台北市山區有大豪雨或超大豪雨,台北市有豪雨或大豪雨,宜蘭有大雨或豪雨,桃園、花蓮、台東、恆春半島有大雨。
基隆地區因仍位於鋒面系統尾端,上午7時許,基隆就開始下起大雨,位在中山區的復興路水淹到膝蓋,不少車輛都泡在水中,人車都不能通行,今天上午8時許適逢滿潮,白天會有短暫陣雷雨,降雨強度在大雨至豪雨等級之間。
中央氣象局副局長鄭明典指出,「超大豪雨」的標準是24小時累積雨量超過500毫米,是氣象局豪雨雨量標準裡面的最高等級。受到鋒面影響,暴雨從昨傍晚起持續轟炸北台灣,陽明山過去24小時累積雨量已經超過500毫米,時雨量約在50至80毫米:

氣象局分析,今到週三因鋒面與熱帶擾動接力影響,全台天氣不穩定,都有降雨機會,今天北部、東北部明顯濕涼,預計中午過後,除了雙北之外,宜蘭降雨也會明顯,可能有超過50毫米以上時雨量,中南部午後配合熱力作用,也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機率。
經濟部水利署9時20分更新淹水警戒,新北市瑞芳區及基隆市七堵區為1級警戒,基隆市暖暖區2級警戒。(發布1級淹水警戒的區域,轄內易淹水的村里或道路可能已經開始積淹水;淹水2級警戒的地區,如持續降雨,轄內易淹水村里及道路可能3小時內開始積淹水。)
因應昨天傍晚在大台北地區降下的豪大雨,經濟部災害緊急應變小組二級開設,水利署長賴建信表示,水利署統計全台共236處積淹水,以台北市198處最多,新北市24處,在昨晚10時降雨稍微緩和後已陸續退水;原水濁度部分,經過持續監測,目前未受強降雨影響。
賴建信表示,因應今天豪雨特報,經濟部災害緊急應變小組仍維持二級開設,轄管受影響區域的第1、8、9、10河川局都在應變開設中,基隆市政府也二級開設,水利署並已在基隆、新北、宜蘭、花蓮、台南、屏東等災害潛勢較高地區提前布置抽水機,嚴陣以待。
「天氣即時預報」指出,在溫度上,週一(10日)前因涼空氣影響,北部、宜蘭全天陰涼溫度,直到週二(11日)~週末假日因轉吹東風,各地溫度才逐日回升。
至於降雨的部分,未來有兩個降雨型態要注意:
- 東北風降雨:「北部」雨勢較大且持續、「宜蘭」也稍微注意,時間為「即刻~週一」;週二起,雨勢緩和。
- 低壓降雨:低壓將在「週一下半天~週二」從台灣南方通過,為「東部」帶來較大雨勢,「南部」也有間接影響,偶有陣雨;週三,低壓逐漸遠離。
(以下為2018.9.7. 發布)
對流雲系發展旺盛,由於雨勢加劇,中央氣象局今(8)日下午將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高雄市、屏東縣6縣市的大雨特報提升為豪雨特報,此外,也持續針對桃園市、新竹縣、苗栗縣、台中市、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台南市、嘉義市、花蓮縣發布大雨特報。
中央氣象局表示,各地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應注意雷擊及強陣風,山區請慎防坍方、落石及溪水暴漲。
根據氣象局雨量累積,截至今天晚上7:30為止,包括新北市萬里區、台北市士林區等地區,雨量都在一個下午內突破200毫米,新北市汐止區五指山甚至突破300毫米,來到314毫米。
北北基發布淹水警戒
根據水利署防災資訊網晚間7:20的更新,水利署針對台北市、新北市、基市隆部分地區發布淹水警戒:
氣象局也對大雷雨地區的居民手機發布雷雨警報,提醒民眾注意強降雨、陣風、雷擊,及低窪淹水。
此外,水利署也發布針對鯉魚潭水庫、白河水庫、曾文水庫、南化水庫、鏡面水庫5個水庫發布放水警戒,請下游民眾及工作人員迅速離開河床,以免生危險。
新北市、台北市多處淹水,雨多到人孔蓋變「噴泉」
新北市災害應變中心下午提升為強化三級開設,包括五股區、雙和區、板橋區都傳出淹水。《蘋果日報》報導,成新北市五股區新北大道、新五路口水淹半個輪胎高,而永和區國光路,而板橋區漢生東路、中和區板南路也都淹水。《中央社》報導,汐止警分局指出,汐止區也多處積水,包括康寧街與三民街口、中興路與康寧街口、康寧街與南陽街口和大同路一段與新台五路路口都有積水。另外,中興路上的涵洞積水已警戒,警消已派員拉起封鎖線封閉,禁止人車進入。
台北市政府應變中心已經二級開設,根據應變中心統計資料,截至晚間7:45為止,共收到196件災害通報,其中90%以上為積水、淹水災情,所有行政區中,又以大安區49件、中正區41件、萬華區21件最為嚴重。
《Yahoo新聞》報導,依據台北市消防局119即時案件資訊網,包含新生南路二段、松江路、基隆路三段、汀州路三段、和平東路二段265巷、信義路二段、天母東路、長安與復興北路交叉路口、連雲街等多處路段都傳出有民眾報案有淹水狀況。
《蘋果日報》報導,此外,包括新北市北投區石牌、台北市萬華區昆明路(西門町)各有一處,因為大雨突然灌入,人孔蓋噴飛,形成「噴泉」。
鋒面逐漸南下,下週還有颱風要來
粉絲專頁「天氣即時預報」今天早上08:30發文表示,今年第一波秋雨鋒面,將隨著涼空氣逐漸往南推進,鋒面系統也會逐漸南下。在週日(9日)~下週一(10日)影響最顯著。
氣象局也表示,下週四(13日)、下週五(14日)太平洋高壓增強,熱帶系統遠離,整體降雨減少,其他各地恢復為多雲到晴、午後雷陣雨的天氣型態。
Tags: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看見身障老後的照顧困境,讓照顧悲劇不再發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伊甸基金會期待家有身心障礙者的朋友,能夠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只要願意求助,不需自己一肩扛起所有的照顧重擔。
高齡社會是醫療技術進步、養生觀念提升的反映,但這樣的發展,也伴隨著許多問題,比方勞動力下降、經濟問題、醫療需求改變等。與此同時,我們可能較少關注到的身心障礙族群以及他們的照顧者,同樣也呈現逐年高齡化的發展,而且背負著更多挑戰與考驗,包括家庭、社會資源、公眾意識等。
根據衛福部統計,近七成生活需要他人協助的身心障礙者,是由家人照顧。老人福利法定義老人為年滿65歲,而身心障礙者往往比一般人提早退化20年,表示身心障礙者45歲即邁入老年期。在家人依舊承擔最多照顧勞動的現況,身心障礙者與照顧者雙雙老化的現象加速,照顧需求更顯迫切與複雜。
關於身心障礙者,你所不知道的是⋯⋯
「自從2000年以來,台灣的社會福利發生了很多變化,不管是在食衣住行各方面,當然,也包括政府開始推動長照2.0的制度。這些改變的立意都是良善的,但是我們的社會觀念卻可能還沒有追上。」伊甸基金會副執行長何天元談起關於身心障礙者的福利,有感而發地表示。

在台灣,大眾對身心障礙者還是普遍存在著排斥的心態。何副執行長提到,這樣的排斥,可能不僅僅存在於一般身心健康的民眾,甚至是身心障礙者的家屬,都有可能抗拒接受現實,選擇封閉自己和身心障礙者,停止與外界接觸。「在推動照顧身心障礙者相關的服務上,真的是困難重重,比方我們要辦活動,或者要尋找合適的機構場地,常常遭到民眾抗議。」何副執行長表示。不過,即使如此,伊甸基金會想要持續為身心障礙者倡議、改善現況的決心,並沒有絲毫改變。「因為照顧身心障礙者,真的是非常重要,同時也非常辛苦的一件事情。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沒有人應該被孤立,或者獨自承擔這一切。」
目前伊甸基金會提供日間照顧、居家照顧、社區服務、住宿機構等不同形式的服務,希望可以讓更多有需要的家庭,找到一個最適合自己和家人的方式來照顧身心障礙者。「除此之外,因為科技不斷地進步,很多觀念也都在改變,伊甸希望可以永遠多想一步,替大家先做好準備,所以我們提供的各種課程、教材,還有對我們工作人員的培訓等,也都持續在更新。」為了打破傳統觀念上對於身心障礙者的排斥感,伊甸基金會更是持續舉辦活動,透過各種媒體、平台的宣導,希望能夠改變社會普遍的觀感。更重要的是,讓所有的身心障礙者和他們的家屬知道——你不需要孤軍奮戰,伊甸願意提供各種你需要的支援和資源。
當我老了,你也老了
提到伊甸所能提供的支援和資源,家有多重障礙者的恩蓉媽媽對此感受最深。「我們恩蓉是多重障礙的孩子,她還在我肚子裡的時候我就知道了。既然我們選擇迎接她的到來,就必須要為她做好最周全的準備,所以我跟恩蓉爸爸一直都很積極地去找各種課程、復健來上,希望恩蓉在人生的這路上,可以走得更順一點。」恩蓉自從八個月大左右就開始接受復健,在醫療上,恩蓉的爸爸媽媽也非常重視她的黃金治療期。除此之外,各種相關的課程、活動,恩蓉爸爸和媽媽也都盡可能去學習、接觸。在恩蓉一家搬到台北之後,恩蓉更是直接開始使用伊甸的日間照顧服務。「這個決定真的是最好的決定,因為伊甸的照顧服務,改變了我們一家相處的氣氛。」恩蓉媽媽真誠地說。

恩蓉是個喜歡學習的孩子,在享有義務教育的十二年期間,她白天到學校接受教育,傍晚放學回家休息,行程和一般的學生幾乎一樣。但是在高中畢業之後,恩蓉就面臨了大學裡面沒有這樣的服務的問題,換句話說,她白天沒有地方可以去,只能待在家裡,由爸爸媽媽照顧。
「那時候我們想了很多方法、討論過各種可能性,但是因為恩蓉是多重障礙,能夠幫助她的機構真的不多,後來我們只能選擇看護,讓她待在家裡。」但這樣的做法引起了恩蓉很大的反彈,因為她喜歡接觸新事物和具有學習的熱情,和被困在家裡的現實,起了巨大的衝突。恩蓉常常鬧起脾氣,爸爸媽媽也被迫在日常的工作之外,還要處理更多事情、更多情緒,一家人都感到喘不過氣來。
「搬到台北之後,我們進入了伊甸的民生日照中心,在這裡恩蓉可以參加課程,可以復健,有很多她沒有接觸過的新鮮事,讓她非常開心;甚至我常常很驚喜地發現,她持續在進步、在成長。」不只如此,一家人因為伊甸照顧服務的幫助,都各自獲得了喘息的機會,在體力上、心情上都更加有餘裕與彼此相處。
你的辛苦有伊甸懂,請放心好好休息
「絕對要尋求協助,一定要給自己一點休息的空間。」恩蓉媽媽談到過去認識的朋友中,也有一位家有身心障礙兒的媽媽。「那位媽媽的先生沒有辦法接受有障礙的孩子,在孩子出生沒多久之後就選擇消失,把孩子丟給媽媽。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們家家境還不錯,不需要為經濟問題太費心。」即使如此,這位媽媽朋友還是在某一天傳訊給恩蓉媽媽,說自己真的很累,想要結束一切。「我收到訊息真的嚇到了,立刻找里長、找社工過去那位媽媽家,還好沒有發生遺憾的事情。但這也讓我思索到,人是沒有辦法獨自存在的,特別是有身心障礙者的家庭,了解各種支援系統可以怎樣隨時幫到你,隨時給你一個出口、一個喘息的機會,真的很重要。」
把成為身心障礙者家庭的後盾,當成一生目標的何副執行長,也提到他在第一線上,觀察到一些家庭的狀況。「很多家庭把自己封閉起來的原因,是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家裡有這樣的問題,覺得很羞恥;有些則是對外尋求協助,就會產生愧疚感。這樣的觀念,其實直到今天還一直困擾著非常多的家庭。」除此之外,經濟上的壓力,也是讓許多身心障礙者家庭不敢求援的主要原因之一。何副執行長提到,曾經遇到過一位身心障礙者,他的一天四餐就是一片厚片吐司,切成四塊,早餐、午餐、晚餐、宵夜各一塊。「而且你可以看到那片吐司已經是幾乎要腐敗的狀態,真的很令人揪心。」

目前政府已經開始在很多地方設立日間照顧機構,就是希望讓身心障礙者可以就近在社區裡也接受到不同需求的照顧服務。何副執行長強調,現在政府有補助,伊甸基金會也很願意提供急難救助,給所有有需要的家庭,一個暫時緩解現況的機會。「只要願意尋求援助,我們一定會想辦法幫到你。我們只希望能夠傳達一個觀念:讓身心障礙者獲得更好的照顧,其實是讓整個家庭過得更好。」
這是一段讓力量凝聚的旅程
除了縱向的提供幫助之外,橫向的新知教育、心得分享也一樣重要,伊甸透過許多方式,讓資訊透明,讓不管是不是身心障礙者和其家庭,都能對身心障礙者的能力和需求更有概念。
何副執行長邀請大家收聽伊甸的Podcast——「先來一杯,我們再聊」,希望能透過照顧者的分享,讓彼此都有傾訴、傾聽的機會,更讓未來都可能是照顧者的你我,有越來越多的參考樣本。與此同時,讓照顧者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自己也有權力追求快樂與自我人生。
談到分享,恩蓉媽媽也非常同意「吐苦水」的重要性。「因為我先生是牧師,我身為師母,其實也常常扮演著傾聽者、照顧者的角色,所以我都很鼓勵有同樣狀況的家庭,把感受說出來、把問題說出來,我們一起來解決。」恩蓉媽媽希望讓更多身障家庭知道他們並不孤單:勇於求助、適時喘息、讓專業介入。
伊甸基金會從身心障礙者的角度出發,提供個案管理、心智障礙者雙老家庭支持、支持性就業、日間作業設施、日間照顧服務、社區居住等服務,另外還有居家修繕、交通接送、輔具服務等。不僅為身心障礙者提供了實際的幫助,更重要的是給予了他們和家庭一份深深的愛和希望。就像恩蓉和恩蓉媽媽,透過這些協助,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意義和價值,並成為社區中傳播正能量的重要角色。我們期待更多家有身心障礙者的朋友,能夠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只要願意求助,身心障礙者的照顧重擔,真的不用自己一肩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