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中後經濟不跌反升 商家喜見聖誕前道路重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蘋果日報》報導引用經濟數據,指香港在股市、樓市、零售及旅遊業4方面,不但未受重大影響,部份表現更不跌反升。
編輯:余慕恩
持續79日的佔中行動終告結束,行動對香港經濟影響受到關注。香港有學者曾於佔領前計算,聲言佔領未開始前已造成3,500億港元的損失。但香港《蘋果日報》今日報導引用經濟數據,指香港在股市、樓市、零售及旅遊業4方面,不但未受重大影響,部份表現更不跌反升。而銅鑼灣最後佔領區昨日清場後,商戶表示對「佔中」落幕感高興,希望聖誕長假期生意可彌補過往兩個月的損失。
商界、建制派及京媒等「反佔領」人士,於佔領運動未開始前,指佔領運動會全面拖累香港經濟、衝擊樓市股市、中小企會出現倒閉潮。當時,香港科大經濟系主任雷鼎鳴,更預言佔中每日會導致16億港元的經濟損失。
不過,《蘋果日報》報導指出,香港股市雖然比佔領開始前下跌,但股市恆生指數在佔領運動初期更曾間3度升穿24,000點,而延後的「滬港通」亦順利開通。
在樓市方面,反映二手樓價的「中原城市指數」由9月底的128.1升至12月初的131.6,可見樓價在佔領期間持續上升。
而港府公佈10月的零售數據,銷貨總值按年升1.4%,銷貨數量亦升4.3%。香港零售管理協會的報告亦指,大部份會員均指11月的營業額錄得個位至雙位數的增幅。最後,報導指香港旅客數字同樣不跌反升,10月旅客入境數字,按年升幅12.6%。
報導訪問香港經濟學家關焯照,他指佔領初期對經濟有短暫的影響,但影響迅速被市場消化。他又指消費者及遊客可到「非佔領區」消費,零售不太受影響。
而澳新銀行高級經濟師楊宇霆就分析,佔中對零售業造成損失約44億港元,相對於一年本港零售金額約5,000億元計,少於1%。他不認同佔領行動會令中央改變對本港經濟政策。他更指佔領行動結束,將有助消除外商對本港不明朗因素,繼續利用香港作為進入中國的平台。
不過,《大公報》報導,有銅鑼灣的商戶則指佔領行動嚴重影響生意。報導指於銅鑼灣經營飾物店的陳小姐稱,「佔中」令她上兩個月生意大跌一半,她又認為佔領行動嚴重影響生意;又指幸好警方在聖誕前清場,年尾的生意才不會付諸流水,希望聖誕新年消費旺季能彌補過往兩個月的損失。
核稿編輯:歐嘉俊
*按讚「關鍵評論網 香港」FB,留意香港本土的政治、經濟、文化消息。
Tags:
「綠領人才」現正夯,綠領職業大揭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一起來認識近年新興的「綠領人才」吧!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使得近年來綠領工作需求成長快速,無論是節能、創能、儲能、系統整合,都需要更多人才投入;一起來認識這些綠領人才的工作內容!
綠領人才1:光電案場規劃師
光電案場規劃師是負責規劃和設計太陽能光電案場的靈魂人物,在太陽能發電項目的早期階段,負責評估場地、分析建物現況、土地利用、考慮環境因素,並規劃如何最有效地配置太陽能光電設施。
這些專業人員需要考慮光電模組的布局、設備的選擇、發電量的預估,同時要確保設施的安全性、環境平衡以及與當地社區的協調,需要同步評估技術、政策、法規、成本等多方面的考量。包含評估技術的可行性、效率及成本;處理預算和籌資,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建置和運營光電案場,與銀行、投資者等對象進行談判和合作。同時也會參與詳細的建物與土地利用規劃、設計太陽能裝置的配置,最後擬定適當的執行方案。
適合有這些技能的人才:工程和技術知識、專案管理能力、太陽光電技術士、具電腦繪圖能力者、安全衛生管理、現場工務工程師、系統整合工程師。

綠領人才2:離岸風場施工經理
隨著離岸風電產業的從無到有,這項與海相伴的新興職業也因應而生,離岸風場施工經理作為「海上工頭」,需要管理船上的施工團隊。該職位作為施工船船長以及業主間的橋樑,在施工過程中扮演協調、判斷、下指令的關鍵角色,並同時負責管理設備運作的安全性,確保風場設備能安全順暢地運作,也需要臨場反應與即時調度,除了擁有豐富的工程知識,也需具備高度的專業和隨機應變能力。
此類人才所需技能可包含(但不限於):離岸風場施工專案(尤指大型施工船舶類)管理與協調溝通能力、鋼結構工程焊接技術、大型起重機操作經驗、安裝和拆除工程技術等

綠領人才3:綠電調度員
「讓每一度綠電發揮最大價值」是綠電調度員的終極使命。身為售電業中的綠電調度員,需要解讀電廠發電數據(供給)和企業用電數據(需求)的能力。由於再生能源會受到天氣影響發電量的高低,必須利用過往經驗和電力數據資料,透過事前預測和事後調整,制定適宜的綠電匹配規劃,確保每一度電廠發出的綠電,盡可能地為企業客戶所使用。
適合具備這些技能的人才:電力系統知識、數據分析、計算機科學、風險管理、團隊管理

綠領人才4:綠能融資顧問
綠能融資顧問是指在再生能源領域提供融資和財務建議的專業顧問。這些顧問必須擁有豐富的金融、投資和相關產業知識,致力於協助業者成功獲得綠能融資。
綠能融資顧問的工作涉及財務、工程、保險、法律等四大領域的盡職調查(註1),和一般企業融資不同的是,專案內容涉及電廠等能源基礎建設,綠能融資顧問需要親自至再生能源案場勘查,實地檢視專案進度、了解業者如何經營當地社區關係以及環境生態的維護,並透過上述資訊判斷潛在風險,針對案場的可融資性提出建議。也因為這份工作和能源轉型的永續發展相關,所以也對環境懷抱著「使命感」,期許自己的貢獻能讓臺灣乃至於全世界,都能更加靠近淨零永續的願景。

※註1:盡職調查(due-diligence, DD)為企業投資和併購案中常見的流程,旨在整理並評估有關特定業務、投資或交易等專案的重要資訊,通常包含財務、法律和技術等面向,以確保決策者在做出重要決策前有全面的瞭解,並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
*以上資訊部分由大同智能、伯威海事、陽光伏特家、富邦銀行提供。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