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3週單獨改寫完劇本,導演金容華談《與神同行:最終審判》

3週單獨改寫完劇本,導演金容華談《與神同行:最終審判》
Photo Credit:采昌國際多媒體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除了好萊塢電影,現今在台灣還有什麼片能上院線超過一個月仍未下檔?韓國商業電影近年不僅編劇力旺盛,技術面也緊追美國好萊塢。「我是無神論者!」《與神同行》導演金容華坦言「寬恕才是最難,也最偉大的一件事。」

佛說壽生經》:「人死後變成亡者,在陰間的49天內將接受7次審判, 7位閻王分別審判說謊、怠惰、不義、背叛、暴力、殺人、天倫,通過所有審判者才得以投胎轉世。」

韓國是一個受到傳統儒家文化思想、倫理與道德生活型態的影響甚鉅國家,相當遵循孝順與敬重長者,韓國社會也十分強調「禮」。其實從中國傳入的儒教,原本是傳播教育內容的儒家,隨著儒教被看做是治理國家的基礎,人民在一切社會範疇內,都遵循儒教的原理生活,並將祭祀文化等韓國重要的社會風俗保留至今,對韓國人價值意識的形成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從此儒教就被賦予了宗教的性質與形態而存在,在朝鮮時代還曾被尊為國教。

在超過一半的人信奉基督教及天主教的韓國,描述地獄審判與投胎轉世的電影《與神同行》,世界觀基礎是建立於漫畫原作,原著講到要經歷7關審判,選擇7個地獄作為故事主軸,電影就如同漫畫以7個地獄為主。

片中的地獄雖然取材自天主教的「七宗罪」,但也用到不少佛教的觀念,而漫畫後面也提到天國的存在,以及地獄其實也有18層。

與神同行最終審判_劇照013
Photo Credit:采昌國際多媒體
《與神同行:最終審判》追溯陰間使者的前世

「貴人」的角色,是導演金容華基於漫畫原著另外創造的,他希望透過貴人的角度,將重點放在贖罪的過程中,讓電影有比較特別的內容。

「我是無神論者。」《與神同行》金容華導演坦言自己能接受任何宗教產成的影響力,他認為所有人都無法避免犯罪,重要的是犯錯之後該如何做到寬恕。「寬恕才是最難、也最偉大的一件事。」他表示續集的主軸是後悔及原諒,電影將帶領觀眾面對自己內心的恐懼。

此外,死者要在49天之內通過7個地獄的「49天」概念,也是因為許多韓國人至今仍會在親友去世時進行佛教「49災」的祭祀,他們認為這是仍活在世者對於死者的祝福,希望他們能好好地走過黃泉路。

「如果大家有看過原作的話,就會知道漫畫很長,快的人可能要10個小時才能看完,慢的人花20個小時都看不完。」

電影截長補短,大幅修改原著的角色,片中撲朔迷離的懸疑情節、精彩奇幻的特效場面、家族牽絆的親情刻畫,滿足了推理鬥智、官能刺激與悲喜感動的觀影樂趣。《與神同行》是周浩旻在Naver Webtoon連載的三部曲漫畫,金容華表示,原著是非常具感染力,能夠引起共鳴的好漫畫,但要改編長篇漫畫成電影,其實是非常龐雜的工作。

導演仔細研究原作,原先預估至少要拍成兩部電影,花費6個月與藝術團隊開會後才動筆,開始改編後還先「自宮」,以3位陰間使者為主觀點,把漫畫當成電影基礎,保留漫畫的角色概念,順著故事脈絡改編,架構起特殊的世界觀。「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曾說過,最珍貴的東西不一定要保留下來,說不定你把最珍貴的東西拿掉,但精神還會一直存在。」

「上半部花了1個月寫完100頁的劇本,下半部3周就完稿。」以驚人速度,單獨改寫劇本的金容華笑道。

寫劇本時,導演一直提醒自己必須創新又不能悖離原著,要在2小時20分鐘的時間內說清楚故事。帶領觀眾從頭到尾不冷場走下去,就必須充分發揮每個角色的作用,呈現最有張力的畫面,並專注於細節的慢慢鋪陳,傳達漫畫裡沒有的東西。金容華不認為自己可以取代漫畫家,將原作的感染力直接表達出來,但他自信地表示,已將漫畫改編成更適合電影了。

至於原著中最受歡迎的角色,就是漫畫裡的為死者辯護的官方律師陳季函,也是原著周浩旻最喜歡、在創作時花費最多心力的角色。考慮電影的畫面呈現程度及觀影角度,金容華無法全部改編。

與神同行最終審判_劇照016
Photo Credit:采昌國際多媒體

「原作的故事龐大、角色眾多,若像漫畫中的人物一樣個別審判,可能會拍成10個小時,不如將重點放在一個重大的罪上,故事會更有重點也更精采。所以讓陰間使者隊長江林公子兼具律師辯護工作,而模範死者或貴人在接受審判時也更有戲劇衝突。」

《與神同行》也是南韓首次上、下集同時拍攝的電影。在考量預算成本、參與人員的檔期及設計場景,金容華決定拼1年內拍成上下兩集,也比較節省特效的預算與演員的時間,因此兩部電影開拍時間只相隔6個月,一氣呵成。「如果不這樣做,可能要拖3年才能再拍第2部。當初兩部合拍看起來很有風險,現在回頭看,其實是聰明的選擇。」

金容華透露,如果單獨拍攝兩部電影的話,一部大概要花費200多億韓元(約5.5億台幣),合起來就是400多億韓元(約11億台幣),但是上、下集同時拍的話,就可以把預算壓到300多億韓元(約8.2億台幣)。

004【與神同行最終審判】活動照_(左起)導演金容華、河正宇、朱智勛、金香起、金
Photo Credit:采昌國際多媒體
《與神同行:最終審判》導演金容華(左)與演員來台會觀眾

「如果要呈現出漫畫裡的奇幻世界,就必須有很好的視覺特效。」金容華表示,電影分成很多場景,因此花了18個月用「便條紙」做場景分配與調度,保留最珍貴的部份,增許多嶄新元素讓電影更出色。其實拍攝時他也會擔心票房狀況,還好第一集上映後佳評如潮,在世界各地都創下票房佳績,才終於讓他放下心中大石。

韓國人的宗教觀也很保守,相信家中有家宅神們就能保佑家人,甚至可以抗拒死神的造訪帶走家庭成員。他們認為,守護屋宅平安的天龍神會到家庭保護居民,神體就寄宿在後院裡常見的醬缸內,不但保護家園,也保存醬料的風味。因此原則上天龍神所在的後院不能殺生,也不能隨意動土伐木。第2集馬東石飾演的「成造神」守護人類家庭,就在片中照顧一家老小。

「我非常喜歡台灣的侯孝賢導演,從我學生時代就受到很大的影響。」金容華透露,他大學念戲劇科系,主修導演領域,當時候就非常喜歡侯孝賢的電影,還特別研究過他的作品。金容華指出,跨國合作是當今的趨勢,無論IP出自哪裡,導演、演員、製片等都可以來自不同的國家,大家可以聚在一起,跨國合組一個不是以特效為主的綜合團隊,必定可以拍出很有品質的作品。

尤其亞洲文化背景很相近,不管是世界觀、歷史背景、價值觀、想法及笑點⋯⋯都比較接近,許多故事背後所傳達的真諦都會有相似之處,他認為這也是造就《與神同行》成功席捲各地的原因。「因為我們有著儒教文化,或漢字文化圈等相似的背景,有一樣的想法與共鳴。」

現在有許多網路作品、小說、漫畫及散文等可以改編成電影的素材,金容華直言:「原封不動的改編是不好的方法」。

事實上,各種不同形式的故事都有自身的特殊性與發展的可能性,改編劇本有很多不同的方式與選擇,金容華看漫畫的時候,會去想該如何讓它的想像力更廣泛,還會考慮在電影裡的實踐度。

金容華表示,世界上有非常多不同的題材,不是哪個題材特別重要,而是可以讓他覺得共鳴、感動、感覺心被抓住了,才會是他想拍成電影的東西。因此不管是科幻片、奇幻片、愛情片、喜劇片,或是民間文化故事他都想嘗試——「但我不要拍恐怖片!」導演的肺腑之言。

責任編輯:游千慧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