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澳電廠「健康風險」報告出爐:15年後全台恐有576人死於PM2.5

深澳電廠「健康風險」報告出爐:15年後全台恐有576人死於PM2.5
Photo credit: 關鍵評論網 Abby Huang攝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研究發現,從2025開始累積15年的PM2.5,將造成全國大約有576人死亡,其中更有大約145個案件,是發生在70歲之前的早死案例,占比將近1/4。

深澳燃煤電廠爭議,從3月延燒至今已半年,環保團體綠色和平今(11)日公布與台大公共衛生學院、中興大學工學院合作的報告,推估深澳電廠營運之後,對全台各地空氣品質及人體健康的衝擊,結果發現到2040年止,全台恐有約576人因這座新建的燃煤電廠死亡,但學者指出,這個數字恐怕還是低估的。

「空氣汙染會造成空汙病,這些空汙病會讓人致死」,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指出,燃煤電廠是最重要的空氣汙染來源,這是「常識」,但政府在常識上知道空汙有害、量化上還不知道實際的數據,就做出擴建電廠的決策,台大公衛學院因此做了一份健康衝擊評估報告,希望政府能根據科學來做決策。

這次公布的研究結果,深澳電廠如從2025年開始營運,因排放的PM2.5引發缺血性心臟病、中風、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恐造成全台576人死亡。受到衝擊的縣市,甚至不僅限於北部區域,衝擊最高的前10名分別為:

  1. 新北市:198人
  2. 台北市:90人
  3. 桃園市:79人
  4. 新竹縣:31人
  5. 宜蘭縣:30人
  6. 苗栗縣:25人
  7. 台中市:24人
  8. 基隆市:21人
  9. 彰化縣:18人
  10. 高雄市:15人

報告更指出,除了台東縣之外,每個縣市至少都有1人的死亡可歸因於深澳電廠產生的PM2.5,幾乎全台都在波及範圍之內。

深澳電廠
Photo credit: 綠色和平提供

576人死於PM2.5,數字還是「低估」

這次發布的深澳電廠健康風險評估報告,是台大公衛學院根據中興大學工學院模擬出深澳電廠1年排放PM2.5的平均濃度,再依照華盛頓大學健康劑量評估機構(IHME)公告的「汙染物濃度 — 反應函數」,估算PM2.5增加後,相對增加的死亡風險函數,來估算深澳電廠排放的PM2.5在台灣造成的「死亡風險」。

台大公衛學院副教授林先和指出,研究報告分別模擬在「有深澳電廠」跟「沒有深澳電廠」的情況下,發現從2025到2040年,累積15年的PM2.5,造成全國死亡人數相差大約有576人(537~619人),其中有大約145個案件(136~155人),是發生在70歲之前的早死案例,占比將近1/4。

這樣的評估結果,林先和指出其實還算是「低估」的,因為研究只針對PM2.5暴露會造成的死亡進行推估,沒有納入燃煤電廠其他排放物(如重金屬)的影響,也未納入罹病與就診的人數,以及生病所造成的健康支出。林先和指出,這還只是4個目前流行病學證據最強烈,已證明與PM2.5污染相關的疾病,但其實PM2.5會產生的健康衝擊,也包括了失智、腎臟病、早產、婦嬰健康等,如果將這些一併考量,結果恐怕更加嚴重。

不只北部,全台空氣品質將逐年繼續超標

而中興大學工學院副院長莊秉潔依照「GTx空氣品質模擬模型」,推估深澳電廠興建後的15年的PM2.5濃度,更顯示除了電廠所在的新北市,北部其他地區,如新竹縣、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桃園市也無一倖免,平均年增量都超過0.2 ug/m3 (微克/立方公尺)。

環保署規定的空氣品質標準,PM2.5年平均值為15微克,這次報告中空氣品質影響最劇的新竹縣(年增0.28微克)、新北市(年增0.27微克)、基隆市(年增0.25微克),去年PM2.5濃度都已經「超標」(新竹縣18.8微克、新北市17.1微克、基隆市15.2微克)。

而中部地區雖然評估的情況較輕微,像是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嘉義縣市、南投縣、雲林縣年平均增量都介於0.05微克至0.14微克之間。不過實際查詢環保署資料,像是雲林縣和嘉義市,這兩地的PM2.5濃度去年已嚴重超標(雲林縣為26.8微克;嘉義市為27.2微克),深澳電廠若興建起來,對當地已經嚴重的空污,可說是雪上加霜。

深澳電廠影響範圍之廣,莊秉潔解釋是因為電廠位置就在「台灣頭」,台灣多半都吹東北風,空汙將延著基隆河谷,依序吹進北部山區、竹東苗栗、中部山區,只有台東縣因為山勢阻擋而幾無影響。而台北市雖然因為地勢平緩,年增0.16微克,但台北市人口眾多,影響仍不容小覷。

評估報告
Photo credit: 綠色和平提供

環團指花1000億蓋「會殺人的電廠」,台電:勿製造對立

深澳燃煤電廠更新計畫,準備新增兩部機組,每部裝置容量60萬瓩,兩部合計120萬瓩,占備用容量2.8%。然而詹長權表示,燃煤是「會殺人的電廠」,無論是已經在運作的,還是在規劃的。他說依照全球趨勢,燃煤電廠勢必要落幕,現在民間的力量提供了這樣的一份報告,希望決策者能根據科學來做決策。

深澳燃煤自救會也來到現場,自救會代表陳志強表示,台電當初只用2個月的採樣結果來支持深澳電廠,是很輕忽的態度,他說這幾年來東北角最引以為傲的,就是好山、好水、好空氣,這是人活著基本的要素,他表示「現在人口已經夠少了,還要讓我們更少嗎?」他說將會把連署書,寄給包括北北基在內,深澳電廠影響範圍內所有民意代表的參選人。

綠色和平能源專案主任張凱婷指出,深澳燃煤電廠開始營運之後,每年將產生1438公噸的硫氧化物 、1034公噸的氮氧化物以及268公噸的粒狀物,影響範圍更不只是北部的6縣市。張凱婷也表示,深澳燃煤電廠2025年開始營運,和政府減煤的政策背道而馳,將投入的1000億,其實可以用在再生能源、儲能設備的更新。

而針對環團公布的報告,環保署空保處指出,莊秉潔使用的是軌跡模式推估,但台電採取的光化網格模式(CAMx),才是依照空氣品質模式模擬規範進行的,莊秉潔的模擬方式是否適合用於健康風險的模擬依據,還有待釐清。

台電稍早也發布聲明回應,表示根據台電通過環評審查的模擬數據顯示,深澳電廠對鄰近北北基宜桃及新竹等各縣市PM2.5影響程度小於年平均標準值的1%,不致影響民眾健康,也強調環團報告模擬推估空污的模式,非我國環評與主管機關環保署認定適合模式,恐失真、造成大眾恐慌、刺激社會對立,無助公共政策討論。

核稿編輯:羊正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