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抗發炎》:氧化、糖化、發炎三大反應,加速人體老化

《抗發炎》:氧化、糖化、發炎三大反應,加速人體老化
Photo Credit: 遠流出版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糖化不僅會導致肌膚鬆弛、出現皺紋,同時也會提高罹患疾病的風險。另外,糖化所產生的AGEs也會生成活性氧、造成氧化壓力,最終成為引起發炎的契機。

文:池谷敏郎

抗發炎,就是在抗氧化

說到身體老化,或許有人會聯想到氧化。很多人都知道「抗老的關鍵就是抗氧化」。但如果有人問我:「既然抗氧化和抗發炎都與人體老化有關,那麼,哪一種比較重要?」我會回答:「兩者同樣重要。抗發炎,就是在抗氧化。」

這是為什麼?因為發炎和氧化之間就像「雞生蛋,蛋生雞」那樣,彼此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蘋果發黃、鐵塊生鏽都是氧化

在此我們先說明一下何謂氧化。所謂氧化,是物質和氧氣結合後的化學反應。削皮後的蘋果表面,會隨著時間流逝而變成茶色;鐵製品暴露在潮濕的空氣中、或是泡水之後生鏽,都是因為氧化的緣故。

同樣的,人體也會因為氧化作用而使細胞產生變化,進一步形成老化。隨著呼吸進入身體裡的部分氧氣,會在體內產生化學變化,轉變成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簡稱ROS),而活性氧是氧化力更為強大的氧氣。

活性氧強大的氧化力,正是免疫細胞與敵人(侵入體內的細菌或病毒等有害物質)作戰時的武器,因此,人體其實必須具備一定份量的活性氧才能自保。但活性氧一旦增加過多,就會對體內的細胞造成傷害。

值得慶幸的是,人體同時也具備了抑制活性氧的能力,也就是所謂的抗氧化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SOD酵素(Superoxide dismutase,超氧歧化酶),可去除多餘的活性氧,或是使其變得不具毒性。

每個人體內都有SOD,所以就算活性氧不慎增加過多,在某種程度下,仍不會造成問題。然而,當活性氧因為發炎、壓力或長時間暴露在紫外線下等因素而過量,或抗氧化力因年齡增長等原因而衰退時,人體就無法處理超出能力範圍的氧化作用,體內各處更會因這些無法被抑制的活性氧而遭受損害。這種問題稱為氧化壓力(Oxidative stress)。

P51
Photo Credit: 遠流出版

氧化和發炎幾乎是同時發生

前文提過,所謂發炎原本是「去除致病的因素,使身體恢復原始狀態」的自體免疫反應。這裡的「致病因素」可大略分成「源自體外的異物」和「受損的體內細胞」兩種,源自體外的異物不難理解,以下針對受損的體內細胞說明。

氧化壓力會造成體內細胞受損,而這些受損的細胞正好是該被去除的對象,這就會誘發人體出現發炎反應。因此,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當氧化壓力發生時,就像是敲擊打火石蹦出的火花一般,會同時成為引起發炎的契機。

另一方面,當人體發炎時,就會產生活性氧,並破壞體內抑制細菌或病菌的免疫機制(且發炎現象若越是拖延,體內的活性氧量就越多)。也就是說,不論是「氧化→發炎」,或是「發炎→氧化」,兩者其實幾乎是在同一時間相繼發生,且會成雙成對地出現,不斷地惡性循環。

P53
Photo Credit: 遠流出版

氧化、糖化、發炎三大反應,加速人體老化

順道一提,大家有沒有聽過「糖化」(Saccharification)這個詞呢?

所謂「糖化作用」(Maillard Reaction,或稱為梅納反應),指的是葡萄糖(源自醣類的分解物)和蛋白質結合後,導致蛋白質變性、產生老化物質(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簡稱AGEs,糖化終產物)的反應。

日常生活中過度攝取醣類,是導致身體糖化的主要原因。這些多餘的醣類和體內的蛋白質結合後,會在體溫的加熱之下引起糖化。更可怕的是,這些被製造出來的老化物質(AGEs)會蓄積在身體裡面,和脂肪一樣很難甩掉。

糖化不僅會導致肌膚鬆弛、出現皺紋,同時也會提高罹患疾病的風險。另外,糖化所產生的AGEs也會生成活性氧、造成氧化壓力,最終成為引起發炎的契機。

換句話說,氧化、糖化都是引起發炎的原因。而上述3種現象都應該盡可能迴避,想維持健康,就得致力於抗氧化、抗糖化、抗發炎。

P55
Photo Credit: 遠流出版

相關書摘 ►《抗發炎》:殘酷真相!胖子不容易吃飽,這是真的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抗發炎:斷開百病最強絕招》,遠流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池谷敏郎
譯者:羅淑慧

掀起全日本熱潮,任何人都能隨時在家操作的「健康革命」!

很多人不知道,動脈硬化、癌症、失智、憂鬱症……都和慢性發炎有關,
實際上,慢性發炎,正是體內失火、並持續悶燒的警訊。

本書作者池谷敏郎是日本心血管疾病權威,
他用淺顯的文字及圖解,說明慢性發炎的各種影響,並提供不依賴藥物,
就能阻斷病源、延緩老化,使全身器官變得更健康的保養祕訣。

發炎本身無害,但若是慢性發炎,問題可就大了:

發炎是人體自我保護、治療的過程,也是免疫系統正常運作的反應。
被蚊子叮咬後覺得癢、感冒嚴重時發燒,都是「急性發炎」的症狀。

無視慢性發炎在體內悶燒,最後就會引發大火,各種疾病接連上門。
例如,不及早治療牙周病,就會導致糖尿病。為什麼?

延緩老化要「抗氧化」,那麼「抗發炎」呢?兩者其實一樣重要。
人體在治療、排除外來異物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活性氧,
造成細胞氧化、糖化,導致肌膚產生皺紋,提高患病風險。

拿到健康檢查報告時,要看哪個數值才知道自己體內發炎狀況?
答案是CRP指數,高於0.30mg/dl,就要注意了。

getImage
Photo Credit: 遠流出版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羅元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