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記者遭重判 昂山素姬:入獄非因記者身分,而是觸犯法律

路透記者遭重判 昂山素姬:入獄非因記者身分,而是觸犯法律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兩名路透社記者因調查羅興亞危機遭到重判,昂山素姬出席2018年世界經濟論壇時終於打破沉默,並堅定捍衛法院關押兩人的決定。

(中央社)兩名路透社記者因調查羅興亞穆斯林在若開邦(Rakhine)遭屠殺事件而入獄。緬甸實質領導人昂山素姬(Aung San Suu Kyi)今(13)日說,兩人遭定罪不是因為身為記者,而是因為觸犯了法律。

32歲記者瓦隆(Wa Lone)和28歲記者喬索歐(Kyaw Soe Oo)在報導緬甸軍方鎮壓若開邦期間的屠殺事件時,違反緬甸嚴苛機密法罪名成立,上週遭判刑7年。

這項判決在全球引發眾怒,痛批侵犯言論自由,曾獲諾貝爾和平獎的人權鬥士昂山素姬更因未挺身替兩名記者說話而遭遇龐大壓力。

而昂山素姬出席2018年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WEF-ASEAN)時終於打破沉默,堅定捍衛法院關押兩人的決定。

她首度對此事發表評論,指他們入獄不是因為他們是記者,而是因為「法院認定他們違反政府機密法(Official Secrets Act)」。對於包合國、美國副總統及曾力捧她的人權團體等不滿這項判決的批評人士都指此案存在誤判,昂山素姬表示,此案彰顯了法治。

她說:「這宗案件是在公開法庭審理⋯⋯我不認為有人對閱讀法官的判決摘要有困難。」

路透社報導,昂山素姬也說,兩名路透社記者可就這項判決提上訴,指他們入獄與言論自由無關。「我懷疑有多少人讀過判決摘要,這與言論自由毫無關聯,而是與政府機密法有關。」

她補充:「假如我們相信法治,他們有權針對判決提出上訴,並指出為何判決是錯的。」

《衛報》報導,緬甸軍政府一年前在幾個查哨站和軍營遭到襲擊後隨即開始了殘酷鎮壓。昂山素姬表示,她承認針對若開邦事件,緬甸政府可以處理得更好。「但我們仍相信為了實現長期的安全和穩定,我們必須對雙方都公平」。

(2018年世界經濟論壇對談,昂山素姬談到羅興亞事件片段自13:39開始)

BBC News報導,「她全部弄錯了」,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如此回應昂山素姬的言詞。Phil Robertson表示:「昂山素姬並不明白『法治』代表尊重法庭上提出的證據、根據明確的法律條文提起訴訟,以及不受政府影響的司法獨立性。對兩名路透社記者判刑並未符合任何一方面。」

聯合報》報導,昂山素姬因支持民主和人權遭緬甸軍方拘留,1991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21年後,緬甸軍方明顯放寬對國家的控制,昂山素姬才獲准離開緬甸接受頒獎。

聯合國公布調查報告指責緬甸軍方鎮壓羅興亞人是「種族滅絕」行為後,挪威諾貝爾協會(Nobel Institute)會長紐爾斯塔特(Olav Njolstad)於8月31日說:「諾貝爾委員會(Nobel Committee)不可能撤銷這個和平獎。」「諾貝爾和平獎規則不允許這麼做。」

包括聯合國、歐洲聯盟和英國政府都已呼籲緬甸立即釋放這2名記者。央廣》報導,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4日也要求緬甸立即放人。彭斯在推特發文說,瓦隆和喬索歐揭發侵犯人權和大規模屠殺的工作,應該受到表揚而非監禁。宗教自由和新聞自由對強大的民主是至關重要的。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李牧宜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