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起源》小說選摘:母親和阿姨是支配我人生的人,藥物是他們放的一條蛇

《物種起源》小說選摘:母親和阿姨是支配我人生的人,藥物是他們放的一條蛇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一直認為人類之所以不選擇「正解」,就是因為正解總是最麻煩、最不便的一條路,所以只要稍微降低道德的標準,其他簡而易辦的方法就會躍入眼裡。

那天晚上,睡得比往常都好,隔天早上醒來,惱人的頭痛已經消失無蹤,我覺得身子輕盈,心情也很愉悅,心中也不斷湧現自信感,就好像我完成了什麼大事一樣。那一天,可說是和平愉快的一天, 託此之福,我還在1500公尺預賽大幅更新自己的紀錄達7秒之多,並且當天也破了大會新紀錄。事實上,一直到那之前,我對出賽表現並沒有多大把握,沒想到居然能飆出如此近乎瘋狂的成績,我也不知道是因為沒吃藥的關係,或者一切只是偶而而已。雖然當時我一直擔憂自己的病況會因為沒有服藥而發作,但直到大賽結束之前,我卻很享受那種「危險的狂氣」。當天的比賽結果讓教練為之一驚, 我同時在800公尺與1500公尺兩個項目摘金,頓時成為有如彗星般登場的「超級新星」。

回到家裡以後,我終於將這種「不確定」轉變成確信。當我開始重新服藥,體況又再度回到從前, 於是我試著中止服藥,第二天起,我便回到那個「狂氣」降臨的狀態,就像當初參加大賽時,成功立下與這狂氣相對應的紀錄一樣,我那時才回想起來,小時候還沒開始服藥的我,就是處在那種狀態之中,也更加相信中斷服藥幾天,並不會使病況發作。

一個月以後,母親和我一同前往蔚山參加東亞游泳大賽,那個大賽將選出能夠前往杜哈亞運參賽的選手,而「韓有進」這個名字又受眾人矚目,所有泳界人士都深感好奇,不知在前一次大賽創下新紀錄的那個少年,能否在這次大賽中再度證明自己的實力,更不知年僅15歲的這個少年,是否能一舉闖進杜哈亞運。

我早已做好準備。我接受了比平時更大的訓練量,同時在幾天之前就停藥,已把體況調整到最好狀態,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前進杜哈。一如我自己與眾人的期待,我在第一場800公尺比賽中,便以預賽第一的成績晉級,然而整個會場卻是一陣騷動,不是因為我取得預賽第一的成績,而是因為我的成績不列入紀錄。當我出發後,電光板上顯示代表失格的「DSQ」(Disqualified),原因為不當出發,也就是在出發信號聲響起前,我的雙腳已經先行動作的意思,而我因為信號聲已在失格宣判前響起,所以一直到比賽結束為止,都不知道這件事情,我甚至無法認知到自己的雙腳已經有所動作。

到隔天1500公尺比賽開始之前,我開始感到暈眩,一直坐在地上不起,身上冷汗直流,只覺得好像有塊拳頭般大的東西在我的胃裡翻滾,唾液也不停在嘴裡流動著。由於我並未進食,所以絕對不可能是消化不良,我自己判斷應該是受到失格判定的衝擊所致,所以我拚了命地用我自己的方式來忘記800公尺競賽的那場惡夢。我又是數數兒,又是聽音樂,好讓自己集中在接下來的比賽上頭,至於四方湧來的濃厚腥味,我就把它想為坐在觀眾席上的觀眾散發出汗臭味。

短哨聲響起,我一邊深呼吸,一邊脫掉外衣,等到長哨聲響起以後,我便站到出發台上。當「就定位」的信號聲一響,我就彎腰屈膝,做好準備出發的姿勢,就在出發台邊握著雙手,望向等等要跳入水裡的入水點,沒想到那裡卻穿破了一個洞,剛開始看起來就像是洗臉台的水道口,但不久之後,洞口周邊就變成旋轉的黑色湍流,水勢的迴轉在一瞬間變得激烈,看起來就像陀螺不停旋轉,水流受迴轉牽動而成漩渦,那個洞口也變得越來越大,從一個水道口變成下水道口,逐漸擴大成一個人孔蓋、能夠一口吞噬汽車的大坑洞,兩邊的泳道浮標就像巨蛇舞動,把泳道幅度給撐大開來。

不只如此,水裡也竄出海鮮般的腥味與血腥味,那個味道就像浪花往上飛濺開來。

相關書摘 ▶《物種起源》小說選摘:滿是鮮血的雙手,到底是誰把我弄成這樣的?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物種起源》,凱特文化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丁柚井(정유정)
譯者:馬毓玲

★韓國當代最受期待、最被推崇的暢銷小說家——丁柚井的最新力作,在韓銷售逾60萬冊,同時獲得眾多國際媒體高度評價。
★2018年6月誠品外文選書
★極具文學品味的懸疑驚悚作品,法蘭克福書展重點小說!已授權美、英、法、德、義等國出版,改編電影籌備中。

惡只不過是內建在我們遺傳因子中的黑暗本性,而且所謂的惡,也不是指「特定對象」,惡可以是包含自己在內的「任何人」。——丁柚井

因病症被迫放棄最愛的游泳競技與夢想的韓有進,除了藥物,生活中的思想與行為,更受到母親嚴厲的控制,經年累月,終於無法忍受壓抑,拒當被關在牢籠裡的怪物……某夜,與母親激烈爭吵後,獨自離家,在空曠無人的街道,初次感受到自在與舒坦。或許是貪婪,當隔夜爭執再起,便又負氣出走,直至疲倦才返房就寢,然而醒來後,一切從此變調。他發現身處凶案現場,經過反覆推敲與記憶之細究,屋內所有遺留下來的線索全指向了自己!

故事藉由三天兩夜的偵查過程,娓娓道出男主角的家庭、成長,與精神生活。這部因真實事件為基礎而重新架構內外背景的作品中,丁柚井自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與演化理論、犯罪心理學等角度,多重理解存在於每個人心底深不可測的陰暗面:是什麼觸發人們隱藏的惡性,環境、個性、創傷?又或者,人的惡性是高度競爭社會下的悲劇?她以卓越敘事力創造宏大觀點,重新檢視當代人性議題,試圖解析生存條件與命運、自由意志之間的鏈結,並隱含強烈批判意識——他是我們眼中的惡魔,而我們曾否想過:是誰培育了他?

物種起源
Photo Credit: 凱特文化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