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養綠」的公投之路:靠民意能重啟核四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9月13日,「以核養綠」發起人黃士修在帶著近2萬份的「補件」連署書到中選會遭拒之後,宣布絕食以示抗議。當天晚上,我們也到場和他們聊聊,這場稍晚起步,但後座力不容小覷的運動。
《公投法》修法之後,連署門檻大幅下降,讓許多倡議者更有機會發動公投。今年8月底,全台灣宛如被一陣「連署熱」給籠罩,從網路上到各大捷運站口,不斷出現「連署告急」的聲明,「你連署了嗎?」霎時成為最受歡迎的流行語。
而看準了年底大選的人潮,最後跳上這班「公投綁大選」列車的「以核養綠公投」,也在9月6日,用3輛貨車運了近32萬份的連署書,成為今年第10個想拚成案的公投,若在10月通過中選會審查,將與反核團體上演直球對決。
不過,當31萬4000份連署書送抵中選會一周後,9月13日,發起人黃士修卻宣布絕食。
帶著3萬份來不及趕上第一波送件的「補件」連署書來到中選會門口,黃士修發表聲明,表示中選會原本同意他們再次送件,但後來卻又突然變卦拒收,於是他從當天下午1點半開始就地絕食抗議。
14日凌晨,夜間的徐州路上一片空蕩蕩,中選會門口,卻聚集了10多名身穿印有「以核養綠」黑色T恤的志工,其中不乏20歲上下的青年,趕在下班之後來現場支援。我們到達現場時,身旁的板子上記著,絕食時數已超過2個「林義雄單位」,以經典反核人物參與禁食靜坐的5小時為單位,一擁一反兩相對照,頗值得玩味。
2011年,日本福島發生311核災之後,反核運動風起雲湧,似乎還是昨天發生的事。2013年的309廢核大遊行,吸引了22萬人上街抗議,咖啡廳門口懸掛著「不要再有下一個福島」的反核標語,蔚為流行。而2017年1月,《電業法》三讀修正通過,2025年前核電廠將全部停用,民進黨政府的「非核家園」政策正式落實到法制面。
但不知不覺中,台灣卻有一股擁核的聲浪,慢慢地開始擴散。
記得在8月16日,遇到公投提案人之一、清華大學原子科學院院長李敏的時候,他曾苦惱地告訴我,連署書還不到10萬,眼看挺同的「平權公投」「東奧正名公投」勢力龐大,「以核養綠公投」在網路上的聲量雖然看似高漲,但每天只有2000到3000份的連署書,距離28萬的門檻,還很遙遠。
雖然其中不乏名人站台,像是前總統馬英九、前行政院長江宜樺,就曾在7月召開記者會力挺,但負責「以核養綠公投」宣傳策略的廖彥朋認為,這並不是連署成功最大的原因,他說馬江記者會之後,每天收到的連署書只從原本的2000到3000份,小幅增加到每天5000份。顯然要拚過連署門檻,不能只靠公眾人物。
8月25日,全台有雨,但在台北、台中、新竹、高雄,全台各大火車站都出現了擁核連署的「核友」們,雖然這場「825圍車站」的行動沒有成為隔日的報紙頭條,但卻是從那天開始,每天收到的連署書,就再也沒低於2萬份,甚至有一天收到4萬份的紀錄。而在接下來的2周之內,連署書也從原來的11多萬份,飆升到31萬4000份,達到公投門檻。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廖彥朋認為,就是因為包圍車站,實際和人面對面,才讓這群以網路為基地的核友,接觸到在網路世界中觸及不到的人,也透過這群新認識的人,滲透到更多人的生活中。
「我不認識你,要你幫忙簽署,你一定不簽;但如果是家人的話,就一定會幫你簽署,因為他信任你嘛。」廖彥朋說,自己是苗栗人,當初在建立連署點的時候,發現苗栗竟然一個點都沒有,於是他在自己的臉書上寫下,身為大湖的子弟,如果募不到點,他愧對苗栗,「對我的家人而言,因為我的原因,他們認識我、知道我,才會支持這個公投。」
「公投不是一個科學問題,也不是意識形態的問題,是信任的問題。」
而媒體的報導、公眾人物的背書,也成了推進連署的關鍵。「公眾人物也是,雖然有人討厭馬、江,反對他的理念,但他是存在的,他出來證明一件事情是,這個公投『不是詐騙』。因為在之前連我的外甥都問我,如果你們在做的事是真的,為什麼媒體都不報?」
靠著他口中的「信任」,「以核養綠公投」拿到了31萬4000份的連署書送進中選會,稍微高於成案所需的30萬份,若是不合規定份數多了一些,仍有風險,這也是為什麼在補件遭到拒收的當下,中選會的門外,頓時成了年底公投攻防戰的舞台。除了絕食抗議的這群人外,前來聲援的政治人物、媒體的報導、網路直播、以及更多路過的人,讓還沒開始投票的公投,卻已醞釀出濃濃的選戰前奏。
然而,即使「以核養綠」公投在年底通過,就能直接達到「有核家園」的目標了嗎?
公投主文:你是否同意,廢除《電業法》第95條第1項,即「廢除核能發電設備應於中華民國一百十四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之條文?
時代力量立委徐永明受訪指出,這則公投案如果通過,《電業法》95-1條(也是俗稱的非核家園條款)依法將在公投結果公告3天之後失去法律效力。但他指出,這並不代表核四可以重啟,或是核電廠能繼續延役下去,後續結果其實「還很曖昧」。
徐永明解釋,當初將95-1條納入《電業法》其實有點「宣示性質」,民進黨參照目前核能機組除役的時間,為「非核家園」政策訂出一個期限。所以廢止95-1條,並不代表行政機關就要重啟核電,政府如果在2025年關掉核電廠、或是提早在2019年就把核電廠關掉,這在法律上來講,跟公投結果「也不衝突」。
但他指出,95-1條有個爭議的地方,在於它沒有罰則,即使2025年之後繼續運作,也沒有明確處罰的對象,因此如果擁核派提出「啟動核四公投」,若公投通過,因為牽扯到政策,的確會施壓行政部門對啟用核電的態度。
最新發展:
-
朱立倫說「有信心處理核廢問題」,而「重啟核四」有哪些問題要解決? 3年前
-
「以核養綠」公投二部曲:除了「重啟核四」,這次還要「以核減煤」 3年前
-
「以核養綠」公投過了也沒用?行政院:法律會廢止,但「非核家園」政策不變 4年前
-
批核電不是個「負責任」的能源選擇,黃國昌3問「以核養綠」公投提案人 4年前
-
不只是擁核、反核這麼單純:3個QA看「以核養綠公投」投什麼? 4年前
-
中選會宣布「以核養綠」公投成案,年底確定10案公投綁大選 4年前
-
中選會宣布公投綁大選確定9案,最多可領14張選票 4年前
-
台灣應廢核或擁核?氣候專家詹姆士.漢森:核能跟再生能源並用,才是國際趨勢 4年前
-
台灣沒發生核災,就不該廢核嗎? 4年前
-
「以核養綠」絕食超過140小時,4個QA看懂中選會為何「死都不收」? 4年前
-
你也收到國家級警報「核子事故測試」 嗎?核一廠除役前最終演練 4年前
Tags:
2023迎向雲端浪潮,掌握職場躍進方程式,培養雲端硬實力就在此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未來,「雲端」將成為企業運作過程不可或缺的數位競爭力之一,而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WS即將於2月23日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免費傳授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並幫助參與者認識雲端、學習AWS提供之上百種的免費雲端服務。
回首2022年來勢洶洶的數位轉型浪潮,數據運算、資料儲存、提升安全性等雲端技術早已成為企業製程最佳化、擴充業務規模、創造價值的重要利器,而在新的一年中,數據分析公司也指出,整合AI分析平台上雲不只能有效降低部署時間、減少人力成本,亦是在可見的未來中,提升商業價值、邁向永續轉型的科技大勢。因此,許多企業也延續轉型浪潮餘波,積極導入大數據、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等進階數據科技,並搭配各式雲端服務來強化企業內部運轉效能,迎戰全新的市場挑戰。
數位革新不落人後,AWS助您入門雲端
當「雲端」從產業發展、轉型的熱門關鍵字轉變為2023年不分產業別,都有強烈需求的職場必備硬實力,每一位在產業中耕耘奮鬥的從業人員、或是初入社會職場的新鮮人,又該如何提升自我,加緊腳步跟上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數位革新呢?
好消息是,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mazon Web Services(AWS)即將於2023年2月23日的下午2點至5點,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AWSome day),透過專為雲端新手設計的一系列實用入門課程,一步步帶領大家了解雲端技術以及AWS服務。
專業講師彙整雲端精華,基本服務、創新應用一次滿足
AWS線上雲端培訓日是針對雲端新手所量身打造的免費入門實用課程。課程內容由AWS的資深業務發展經理KC Liang,以及AWS技術培訓師Stanley Huang共同帶領,兩人將從雲端趨勢、技術概念、產業應用等角度逐一介紹,並透過深入淺出地介紹及示範儲存、資料庫管理、運算和網路、資訊安全等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以及AI機器學習、區塊鏈、5G及衛星通訊等熱門創新服務,讓您即刻上手AWS高達100多種的免費服務。

課程結束後,除了獲得AWS提供的培訓證書、養成雲端技術能力,亦能了解如何透過雲端服務掌握市場優勢,所以無論是對雲端服務感興趣的新鮮人、企業或資訊相關的高級主管,還是擁有豐富開發經驗的工程師或技術人員,AWS線上雲端培訓日都能為您建立雲端技術概念、拓展應用視野,為個人或公司帶來正面性的影響。
更棒的是,AWS線上雲端培訓日不只開放免費報名,凡完整參加並填寫會後問卷的參與者皆可參加抽獎,有機會將Air Pods(第三代)與AWS客製露營燈免費帶回家!此外,若您是新用戶,在活動前註冊AWS免費帳號並填寫贈品申請表單,還能直接獲得「AWS不鏽鋼智慧型保溫瓶」,歡迎點此了解更詳細活動規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