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影響期中選舉 傳特朗普或將貿易戰稅率從25%降到10%

憂影響期中選舉 傳特朗普或將貿易戰稅率從25%降到10%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波關稅措施將在11月期中選舉之前生效,而共和黨正為保住參、眾兩院多數席次而陷入苦戰,特朗普的幕僚也正努力在懲罰中國,又不激怒美國消費者之間取得平衡。

根據《華爾街日報》及《彭博》報導,美國可能在美東時間17日或18日宣布對2000億美元中國貨品加徵關稅,稅率有可能從原本的25%降低為10%。但面對美方不斷以關稅施壓,要求中國談判,中方考慮回絕談判,甚至可能對美方採取出口限制,阻斷關鍵零組件供應。

美國即將期中選舉,打擊中國的同時又要顧慮美國消費者

據《華爾街日報》及《彭博》報導,白宮計劃在17日或18日宣布,對高達2000億美元的中國貨品加徵關稅,稅率約10%,低於8月初公布的25%。知情人士說,稅率之所以調降,是因美國業界在公聽會與書面意見中警告潛在衝擊,也避免美國消費者荷包在年底購物旺季前大縮水。

《中央社》報導,全美零售聯盟(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與150個相關團體在第二波關稅公告期結束前,曾聯名寫信給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聯名信指出,全球供應鏈非常複雜,美國企業通常需要多年時間才能找到滿足生產標準、規模和成本要求的合作夥伴。美國政府「高估」了美國企業將供應鏈轉移出中國,以及美國農民、漁民尋找到替代中國出口市場的能力。美國政府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將增加美國企業和消費者開支,並削弱美國製造商和服務商的競爭力。

《聯合報》報導,而這波關稅措施將在11月期中選舉之前生效,而共和黨正為保住參、眾兩院多數席次而陷入苦戰,特朗普的幕僚也正努力在懲罰中國、又不激怒美國消費者之間取得平衡。

中國批評美方沒誠意:拿槍指著腦袋在談判

(中央社)但美方也不斷以關稅施壓,欲逼中方上談判桌,但北京方面不太願意配合。

曾任中共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的楊偉民說,中國從未表示不想和美國談判,但美方必須在化解貿易爭端的過程中展現誠意。一位未具名中國外交事務高階幕僚直言:「中國不會在別人拿槍指著腦袋的情況下談判。」

報導指出,面對華府施壓,部分中方官員提議升級貿易戰,對中國銷往美國製造業供應鏈的關鍵材料、設備和其他零件設限,在中國組裝的iPhone也可能面臨相關限制。

鷹派立場鮮明的前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16日在北京一場中美學術與企業高層集會上說,美方政策目的是抑制中國經濟崛起,短期內不會改變,中國除祭出報復性關稅,也可採取「出口限制」反擊美國。

《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美國財政部長梅努欽(Steven Mnuchin)上週向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發出邀請,提議20日前後再次舉行雙邊貿易談判。前幾輪談判無疾而終,關鍵在於美方官員認為,中方以增加採購美國產品為主的提議,不足以解決兩國貿易嚴重失衡的問題。

依中方初步規劃,8月曾赴美談判的中國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將再次率團,與美方會商,劉鶴接著於9月27至28日造訪華府。中方官員透露,北京方面正重新思考,若華府未來幾天宣布對2000億美元中國貨品加徵關稅,中方可能選擇不返回談判桌。

美中對彼此500億美元貨品加徵25%關稅後,美國擬對另外2000億美元中國貨品加徵關稅,中國則揚言對600億美元美國貨品加徵關稅,並以其他措施反制。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說,準備另對2670億美元中國貨品加徵關稅,形同對所有自中國進口的產品加徵關稅。

經濟部長:20家網通、資訊電子或自行車業者即將回台

(中央社)若實際課徵關稅是10%,而非先前公布稅率25%,外界預期造成影響可能縮小,針對在中國台商回台或新南向意願是否可能因此受影響,經濟部長沈榮津今天出席退休人員中秋節聯誼會前受訪表示,仍需由廠商自行衡量競爭力,若「10%就受不了,那一定要調整」,已採取高值化策略的廠商,則可能要加徵到25%關稅才會受影響。

不過,沈榮津上週透露已有20家網通、資訊電子或自行車業者提出回台需求,沈榮津認為這20家業者應已考慮到各種可能性與影響評估,回台意願應不受影響。

美中貿易戰越演越烈,為協助在中國台商因應,經濟部目前仍持續調查返台廠商意願,官員表示,許多廠商仍在觀望,有回台意願者,經濟部已在積極協助解決五缺問題,或是協助業者新南向。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