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不是把我們分開,而是把我們緊緊連在一起:Kolas赴帛琉演講創外交首例

太平洋不是把我們分開,而是把我們緊緊連在一起:Kolas赴帛琉演講創外交首例
Photo credit: 行政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帛琉與我國在1999年建交,是我國在亞太地區6邦交國中的其中之一,也是少數拒絕放棄台灣轉向中國的17國之一。

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今(19)日受帛琉共和國女王Bilung Gloria Salii之邀,參加當地的太平洋地區的盛事帛琉全國女性會議(Mechesil Belau Conference)25週年大會, 並擔任主講嘉賓,創下該國主辦大會25年來,首次有台灣政府發言人與會、並擔任主講貴賓的首例。Kolas也公開感謝帛琉堅定支持台灣,並說儘管來自中國的壓力龐大,「小國需要有相同的毅力,才能對抗大國的侵略」。

行政院表示,9月18至20日在帛琉文化中心舉行的「帛琉全國女性會議」,為太平洋地區的大型活動,包括帛琉總統(Tommy Remengesau Jr.)、帛琉女王(Bilung Gloria Salii)、美國駐帛琉大使(Amy Hyatt)、關島、塞班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北馬里亞納群島、斐濟、馬紹爾群島、諾魯、聯合國等官方、議會之婦女代表出席,場面盛大。

在15分鐘的演說中,Kolas先以阿美族語問好,之後全程以英語演說,分享台灣經驗。Kolas在演講時也以行政院發言人的身分公開感謝帛琉不畏強權壓力,堅定支持台灣,「不是太平洋把我們分開,而是太平洋把我們緊緊連在一起」。

她提到,當前政府重視台灣與太平洋地區的連結,因為台灣與太平洋島國有相近的語言、人民和文化,感謝帛琉一路相挺,儘管來自中國的壓力龐大,依然堅定支持台灣。「小國需要有相同的毅力,才能對抗大國的侵略,呼籲太平洋各島國緊緊相連,牽手團結。」

我國與帛琉在1999年建交,是我國在亞太地區6邦交國中的其中之一,也是少數拒絕放棄台灣轉向中國的17國之一。

衛報:小國帛琉為了台灣槓上大強國

《衛報》報導,帛琉與台灣近20年的友誼一直很強烈,當地人表示,每個帛琉人都有一個和台灣有關的故事,無論是去台灣度假、還是接受來自台灣的教育與醫療服務。

而帛琉與台灣的友好關係,最近也受到中國的施壓。去(2017)年11月,中國政府對旅行社出團到帛琉下禁令,否則將會祭出罰款,這對旅遊佔國內生產總值42.3%的小國帛琉來說,影響不小。帛琉的中國旅客,在2015年達到頂峰(8萬8476人,比當地居民2萬1500人多了4倍),不過在2017年,帛琉的中國觀光客人數驟減到5萬5491人,少了近4成。而中國遊客數量驟降,也使得帛琉當地一家航空公司,在7月停止直飛中國的航線。

雖然當地旅遊業受影響,但帛琉總統雷蒙傑索仍重申他對台灣的承諾,在5月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雖然中國是「重要夥伴」,但帛琉與台灣「有更多共同點」。而總統發言人更強調,帛琉不會屈服於壓力:「帛琉是一個法治國家,它是一個民主國家,我們自己做出決定。

不過據當地報紙《海峽時報》報導,帛琉參議院長鮑爾斯(Hokkons Baules)7月在一個中資的度假勝地動土典禮上曾表示,現在是時候把我們的興趣和焦點集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上。」帛琉將在2020年舉行下屆總統大選,中台問題勢必成為大選的關鍵問題。

不只外銷蔬果到帛琉,更重要的是「城市外交」

台灣9月13日剛通過與帛琉的農產品貿易合作協議,在歷經8年的協商,台北農產運銷公司和帛琉與當地最大超市之一「Surangel & Sons Company」首度簽訂合作協議書,雙方協議將於今年11月底完成蔬果進口,不只讓台灣農產品打入國際市場,也滿足帛琉當地對新鮮蔬果的消費需求。

《農傳媒》報導,帛琉超市「Surangel & Sons Company」副總裁Eric Ksau Whipps表示,知道能從台灣進口農產品的消息時,超市團隊都非常興奮,因為台灣蔬果可以在2週到貨,比美國海運快了7-10天,雖然美國農產品價格較低,但台灣蔬果狀態更新鮮,儲架壽命也較長。北農業務部代經理周林森則表示,首次簽訂達34項蔬果,共計680件,約9800公斤,以多樣少量為主,視後續市場反應,與台灣農產品供貨狀況會再調整。

北農 帛琉 蔬果
Photo credit: 吳音寧臉書

不過外界質疑,帛琉人口才2萬、就算簽了合作協議訂單可能也「不夠看」,北農到底為什麼要選在帛琉推廣蔬果?

《中央社》2016年報導,帛琉可耕地有限,當地食品長期倚賴進口,再加上飲食習慣西化、蔬菜不足等問題,多半都吃肉類和罐頭食品,造成帛琉有4成的民眾都有肥胖危機,近73%的人死於慢性病,這情況連帛琉衛生部長形容,肥胖比海平面上升「更具威脅性」。

而帛琉在1999年與台灣建交後,台灣新光醫院也在當地推行校園營養計畫,每週提供新鮮蔬果給小學廚房、成立營養衛教室,教導如何均衡搭配飲食。

曾派駐帛琉大使館的青年外交官劉仕傑日前也在臉書上表示,台灣技術團(Taiwan Technical Mission)自1985年就開始在帛琉推廣農業,直到今日,每年提供超過10萬株的芋頭苗,團長及農業技師努力地在帛琉推廣台灣的蔬果種植。

劉仕傑也說,北農此行的價值,不在出口外銷的數字,而是城市外交。帛琉絕大多數的蔬果從關島進口,貨櫃航程約1個月,推廣蔬果對於當地來說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有助於帛琉的糧食安全,也有助當地人的健康飲食。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