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有地圖》:從「人生專家」的生命智慧中找尋解答

《如果人生有地圖》:從「人生專家」的生命智慧中找尋解答
Photo Credit: Corbi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Pillemer的這本著作試圖透過老年人的生活經歷與人生智慧對現代的我們提出忠告,這些經歷過大風大浪與人生波折的老年人,這些專家們有著迥異的人生軌跡,回溯自己的過去後酸甜苦辣在心頭,他們所經歷的也許有可能也是我們未來將會遇到的,如何處理與解決正是人生智慧的考驗。

如果人生有跡可循,是不是會更好?面對這樣的問題,美國康乃爾大學人類發展學系教授Karl Pillemer(卡爾.皮勒摩)檢視人一生的發展後,藉由訪談1000位年過半百的老年人,整理出版成書並由商業週刊出版,名為《如果人生有地圖:走過1000位人生專家的生命軌跡,帶你找到更好的自己》(30 Lessons for Living: Tried and True Advice from the Wisest Americans)。

Pillemer的這本著作試圖透過老年人的生活經歷與人生智慧對現代的我們提出忠告,這些經歷過大風大浪與人生波折的老年人(Pillemer將他們稱之為「人生專家」),這些專家們有著迥異的人生軌跡,回溯自己的過去後酸甜苦辣在心頭,他們所經歷的也許有可能也是我們未來將會遇到的,如何處理與解決正是人生智慧的考驗。

這幾年,由於社會變遷與醫療環境的大幅改善,使得老年人口的數量急遽上升,而台灣正往超高齡社會的路上邁進。老年意味著人生的終點即將到來,而如何在離開的那一刻覺得安然自在並且對社會有所貢獻,或是覺得這一生並無虛度,所看的是自己對於人生的態度。走進書局,會發現跟勵志與活出美好人生相關的書籍數量眾多,但是仔細端看之後會發現,大部分都是成功人士的範例,對於市井小民而言只能看但是難以做到,而Pillemer的這本書確是從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接觸到的老人(人生專家)著手,來發覺大多數的老人是怎麼過自己平凡的一生。

這本書的內容透過嚴謹的科學方法挑出受訪者後,Pillemer將訪談所蒐集到的幾百頁資料分門別類,總共分為婚姻、事業、教養、老後、無悔、快樂這六大類,這也是我們一生中甚至每天都會遇到的現實議題。Pillemer的研究就像是把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平凡人生搬上了舞臺,書中的人生專家們對著這些平凡的劇碼,述說著他們從酸甜苦辣的人生平凡生活中所淬煉出的智慧。

Pillemer的寫作有如要老年人回顧自己的一生後,從自己年輕時的角度寫一封信給未來的自己,或許有忠告、有提醒、有責備,但這就是回顧自己一生的過程,我們常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顯示出台灣人對於老言人的重視,他們不只經驗豐富,做事高瞻遠屬,還經常是晚輩們請益的對象。然而,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這是Pillemer的研究接近尾聲時的體會,「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則是專家們對於人生的體會,人的一生或長或短,但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當下,等到成為專家時再回頭審視自己的一生時,才能給予晚輩值得參考的人生地圖。

人生能不能有所依循,根據Pillemer的著作,人生是可以參考他人的做法,但是無法複製一模一樣的人生,日本作者高橋步則認為:「人生中,你需要的不是勇氣,而是覺悟,決定之後,一切都會開始啟動!」也就是說只要決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不論是好是壞都要勇敢的向前走,當遇到挫折時,不仿停下來思考別人怎麼作,如何解決人生遇到的難題。

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只要一遇到困難或挑戰,就會開始退縮甚至採取激烈的手段想要反制,對於問題解決的能力越來越低落,造成許多社會事件。例如Pillemer在書中有關於婚姻的篇章中提到,只要能運些技巧就能減少離婚的機率(如果難以討論,就離開屋子;先消氣,再找伴侶;停止挑釁;讓對方暢所欲言),畢竟沒有人希望和自己的伴侶離婚。而專家也提出可以減少夫妻間吵架的方式,即「一天的結束就是敵對的結束」,專家們一致認為即使再完美的婚姻都會面臨挑戰,顯示出人生的不確定性。

Pillemer的《如果人生有地圖》這本著作,為年輕一代的我們提供了面對人生課題的指引,在錯綜複雜的人生道路上只引一條明路,這本書所描繪的是美國的老年人所提供的人生智慧,台灣的老年人面對類似的課題時,總是以回憶或是說教的方式來對晚輩提供解答,不管方式如何,或者是不知道該如何問題,Pillemer同時也在書中提供「可以詢問專家的十個問題」,概略如下:

  1. 你覺得自己這一生中學習到最重要的課題有哪些?
  2. 關於結婚和維繫婚姻的問題,你有什麼建議?
  3. 教養子女方面,你有什麼忠告?
  4. 尋找能夠實現自我的工作和事業成功方面,你有什麼建議可以分享?
  5. 有些人說他們遭遇過艱難或緊張的經歷,但都從中學到重要的教訓,您也是如此嗎?
  6. 當你回首人生時,是否曾見到任何「轉淚點」;也就是改變你的一生,讓你步上不同軌道的關鍵事件或經歷?
  7. 關於如何營造快樂、成功的人生,你現在明白了哪些是你二十歲時所不知道的事?
  8. 你認為身體力行最重要的價值或原則為何?
  9. 你學到任何有關保持身體健康的課題嗎?
  10. 關於「變老」,你會給人們什麼建議?

以上是Pillemer給我們的問題,如果你還不知道如何過接下來的人生,那不仿嘗試使用以上問題來找位長者談談,或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預祝讀者皆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專家」,為生命的困頓找到解答。

相關書摘:別把婚姻當「自動販賣機」:和伴侶「共用一個腦袋」的五個秘訣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