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羅興亞難民將被安置於偏遠小島 專家警告:易受惡劣天氣襲擊

10萬羅興亞難民將被安置於偏遠小島 專家警告:易受惡劣天氣襲擊
圖為在孟加拉邊境的羅興亞難民營。Photo Credit: AP Image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孟加拉外交部表示將儘速開始將10萬名羅興亞人遷往巴山查爾島,然而,這座由紅樹林和青草覆蓋的島嶼,大約20年前才因梅克納河(Meghna River)夾帶的泥沙形成,顯然不適合難民居住。

孟加拉官員18日表示,下月將開始把10萬名緬甸穆斯林少數族裔羅興亞(Rohingya)難民移至一座偏遠小島。人權團體警告,這座由泥沙淤積形成的小島,容易遭受惡劣天氣襲擊。

孟加拉總理哈希納(Sheikh Hasina)預定10月3日正式為建造於無人島巴山查爾島(Bhasan Char)上的收容所揭幕,將用來收容逃離緬甸的羅興亞人。巴山查爾島2006年才從孟加拉灣浮出海面。

孟加拉外交部日前表示,由於難民的存在「對整體經濟、社會、環境狀況造成破壞」,該國政府將儘速開始將10萬名羅興亞人遷往巴山查爾島,該島四周將由堤防包圍,以防高潮大浪。

然而,這座由紅樹林和青草覆蓋的島嶼,大約20年前才因梅克納河(Meghna River)夾帶的泥沙形成,顯然不適合難民居住。專家預測,巴山查爾島只要在漲潮期間遇上強烈颱風,就可能整個被水淹沒。

Channel News Asia 報導,孟加拉是一個易受海平面影響的低窪國家,容易受到熱帶氣旋影響,特別是4月至11月。過去的50年裡,有數十萬人死於自然災害,其中大部份位於巴山查爾附近的沿海地區。該島距離最近的陸地有1個小時的船程,若有暴風雨發生,旅程將會變得十分危險,甚至難以完成。

巴山查爾島並非重新安置的唯一可能選項。專家指出,渥奇亞鄉(Ukhiya)有6個可行的安置地點,面積共達1300英畝,可供26萬3000人居住。這幾個地點位於庫圖帕隆-巴魯卡里聯合難民營( Kutupalong-Balukhali Expansion Camp)正西方,一條長約8公里直達海岸的廊帶。

孟加拉已收容超過70萬羅興亞難民,加上因迫害陸續逃離緬甸的其他20萬人,目前大多居住在已成世界最大規模的難民營,庫圖帕隆-巴魯卡里聯合難民營。

安置羅興亞難民的計畫進度已嚴重落後,孟加拉官員原本表示,希望在雨季開始前的6月,將羅興亞難民自鄰近緬甸邊界、過度擁擠的營地移至巴山查爾島。

NDTV報導,即便人權組織已警告此處不適合居住,去年11月開始,孟加拉政府已陸續投入共2.8億美元開發其為可居住的環境。一名海軍官員告訴法新社,整個島嶼已建造了3米高的堤壩,已達到足夠的抗洪能力。這名要求匿名的官員表示,他們已經準備好接收這些難民。

一名高階災難管理官員告訴記者,海軍已加快建造10萬名難民的收容所和避難中心,計畫近四分之三已完工。孟加拉總理哈希納預定10月3日登島為收容所揭幕。

而被安置的羅興亞難民將會在島上得到適當的人道救援,並接受捕魚等維生技能培訓。10月開始的第一階段安置將會有50-60個羅興亞難民家庭受惠。

另一名官員也表示,難民不會被迫離開目前居住的營地,「但如果我們能夠確保他們將得到完整的人道救援,我認為他們沒有任何理由不來這個島嶼。我們會說服他們。」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李牧宜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