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形Marugoto馬拉松:一場城市半馬,如何勾起地方的創生?

山形Marugoto馬拉松:一場城市半馬,如何勾起地方的創生?
圖片來源:https://pantravel.life/archives/1764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透過跑動的方式去了解一個城市的景色,其實很動感,比起走路或是搭車移動還深刻。透過跑動去感受溫度、感受喘息、感受心跳,也強化感官連結。用身體去記憶的過程,也許是最能夠留下回憶的方式。

文:周依靜(林 事務所體驗策略師)

山形之於我,如同第二個故鄉般的熟悉。從2015年11月離開,也快3年,似短又長。

在山形生活的5年多,經歷了山形歷史悠久的溫泉旅館轉型,也看到了2011年震災期間是如何影響觀光與生活。深深感受到山形一個縣,卻也因分4個地區(村上地方、最上地方、置賜地方、庄內地方),就也各自擁有不同的文化、方言以及特質,多樣性豐富到都還沒能理解夠清楚就回來。

近期深受關注的「地方創生」,似乎在不那麼主流的鄉鎮,大家也靠著各自本事在詮釋、努力著。一個城市馬拉松,能和地方創生拉上什麼關係嗎?期望能透過半馬的賽事,讓跑者能夠體感山形的特色,結合各季的慶典文化,也結合山形食物,再試著與當地不同的團隊交流,讓大家更了解山形。

山形Marugoto馬拉松

透過馬拉松運動來刺激城鎮活性化,好像是有點特別的事。但他們想說的不只是跑步,不只是戶外運動,而是能傳遞地方魅力的創生。山形Marugoto馬拉松,其實說穿了就是個城市半馬的活動,山形這個城市沒有太多高樓,是個農業為主的城市,除了農園果園外,路跑路線設計也很有山形歷史文化特色,有舒服的霞城公園的山形城跡舊城河、街區活化的御殿堰、馬見崎川河畔,以及開始變色的藏王山脈等等。

透過跑動的方式去了解一個城市的景色,其實很動感,比起走路或是搭車移動還深刻。透過跑動去感受溫度、感受喘息、感受心跳,也強化感官連結。用身體去記憶的過程,也許是最能夠留下回憶的方式。

另外,山形Marugoto馬拉松也試著在前夜祭,端出不同於他地的特色──山形各大慶典。日本的慶典展現出當地文化脈絡與季節感,但一年一期一會的祭典,大家其實很難得可以撥出時間前往參加,也往往一房難求極難去安排。而山形半馬就在前一天搭起舞台,邀請山形各縣的不同祭典人員一同共襄盛舉,可說是濃縮精華版的「完整山形」。想多了解山形也一次感受各個慶典特色,絕對不能錯過前夜祭。

代表山形秋天的料理:「芋煮」

秋季是運動也是物產豐收的季節,代表山形秋天的很重要一個料理是「芋煮」。如果說中秋節台灣人吃烤肉,那秋天的山形人就是吃芋煮鍋。在秋天大家相聚時會煮來同享的山形鄉土料理芋煮鍋。帶著大鍋、食材跑去河邊佔位子,邊煮邊聊天,在外頭煮這樣的野外芋煮鍋,幾乎可以說是山形人必做之事呀。

不過芋煮到底是什麼?使用里芋(小小的圓芋,黏性較高)、牛肉、蒟蒻、大蔥等食材,使用醬油底熬煮成的湯品,醬油湯底的是山形內陸吃法。靠近日本海附近的庄內吃法,則是將牛肉替換成豬肉,不使用醬油,另外採用味噌熬煮而成。當然,其他有想要加入的食材也可自由發揮,我自己很喜歡加入秋天產量很多的菇類,如果能拿到野生舞菇就更棒了。

把眼光放到整個東北地區,其實也會發現東北各處也有這樣類似的飲食文化,也似乎與收穫季的概念十分相近。江戶時代就有記錄顯示,里芋是東北的重要作物,因為當時稻米耕種不易,還有獎勵種植的紀錄,來度過欠收的風險。此次馬拉松主辦大會,也特別準備了芋煮鍋給大家享用。

51IPb2igJjL
芋煮鍋(圖片來源:Amazon

山形還有什麼呢?如同其名好山好水之外,還有好酒。

釀造清酒其實有好水好米就幾乎不會出錯了。很多酒廠都有使用山形研發的酒米進行釀造,用縣內產的酒米,除了成本可以控制以外,更可以讓整個山形合適的風土都濃縮在酒裡面,山形的酒大多調和性很高且口感柔順。

山形縣是農業大縣,農業技術很強,而他們也為了不同的日本酒持續研發不同的酒米。最有名氣的酒米大概就是「出羽燦燦DEWA33」這支,非常適合做純米吟釀,順口又能呈現酒氣的芳,也是第一隻山形縣培育出來的酒米。只要釀造時能夠達到酒米、米麹、酵母都使用山形產的純米吟釀嚴謹的規格,酒瓶上面就可以貼上「DEWA33」的藍色貼紙。去山形時,不妨多注意一下酒標。不過每家酒廠即便基礎標準都一樣,但味道還是不盡相同,可以多嘗試,也找找自己喜歡的DEWA33。

而後也為了純米酒開發出「出羽之里」、適合本釀造和普通酒的「出羽Kirari」。近期最令大家興奮的是2017年(釀造年)正式發表,為了大吟釀而誕生的酒米「雪女神」了!而我也很幸運地去年也喝到山形酒廠使用雪女神所釀造的酒,自己是覺得喝起來很柔順,米香和酸度的平衡表現也很不錯。

山形致力於開發酒米,讓日本酒的原料能夠縣產,使用技術去提升原汁原味山形酒的風味,是一件很令人激賞的事。而這次「山形半馬慶典團」也有機會參觀一個日本酒廠,雖然不是釀造的冬季高峰期,但也足以讓大家了解釀酒過程以及品嚐不同分級的日本酒。

職業為山伏的坂本大三郎先生

另外,在山形我還有位山伏朋友,或許這位朋友是我在山形最酷的朋友之一也說不定。

坂本大三郎先生,職業山伏。春天採野菜,夏天進入山中,在山形以及東北一帶的靈山中修行,秋天拜訪各式慶典,冬天在寒雪中生活。採集食物其實也是存在我們文化中很深遠的事情,台灣的青草、中藥也是。只是太習慣都市的我們,似乎漸漸地就遠離這樣的脈絡,山伏就像是還延續這樣脈絡的一些人。

一開始是透過他的書《山伏ノート(山伏筆記)》認識他。書中敘述著原本是插畫藝術家的坂本先生是如何接觸山伏,受到自然吸引,並試著共存。乍聽之下覺得他好像怪怪的,但他只是透過與自然去理解人與自然和文化的關係,是有點害羞但又有趣的人。進入山伏世界前,他是一位插畫家、藝術家;搬進山形後,也持續創作,也跟東北工藝大有些合作。這幾屆的山形藝術季他也參與許多。現在也同時在山形市區經營的山伏選物店「十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