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半年成長一倍的「小程序」生態圈,究竟是什麼東西?

半年成長一倍的「小程序」生態圈,究竟是什麼東西?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便利多元且彈性空間大的小程式,對平台方來說,更多是利用商家的無限創意以及針對用戶的特殊需求去創造平台的附加價值,加深用戶的黏著度,進而形成一個閉環,養成用戶長時間離不開平台生活圈的模式,並將流量轉換成收益。

中國近年來獲取移動端流量成本日益上升,尤其在App中,排名前五的App幾乎囊括了80%以上的流量,儘管使用者在手機中安裝大量的App,習慣使用的也僅止於那幾個。而App不管在開發、維護、推廣上,都需要大量成本支撐,基於這方面的困境,進而延伸出了依附著大平台的小程序,受到廣大應用。

所謂的小程序,就是必須依附著平台而生的程式,像是有微信小程序、百度輕應用以及支付寶小程序等,這些都必須透過原依附的平台入口,才能使用,但也因為這些平台在每日流量上相當驚人,小程序在曝光及使用上,更能有效結合平台觸及用戶!

以下簡單統整幾個小程序優勢:

  • 不用安裝註冊:透過既有平台的登錄資料,使用者不須再行下載註冊,便可以直接使用。
  • 不用下載登錄:在平台上搜尋後,只需要短暫的加載,便可進入小程序頁面。
  • 使用即時,隨用隨走:占使用者耗時時間少,提高使用效率。

對開發者來說,省去了大量的開發以及獲取流量成本,對使用者來說,小程序不僅少占用記憶體,還能扮演著隨用隨走的角色,讓這塊市場快速打開,成為了另一塊兵家必爭之地,今天將淺談使用度最高的「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的發展現況

2018年初微信官方公布了相關數據,包括了目前微信已上線了58萬個小程序,DAU(每日活躍使用者)達1.7億。在2018年中,更有分析單位指出小程序總數已破100萬個,增加達到一倍,而這僅半年不到的時間。

另外一點就是微信小程序有效提高了小程序用戶在微信的滲透率,在2017年底小遊戲上線後,原本小程序月活躍用戶數在微信的滲透率是21.5%,後增為51.9%,成翻倍式的突破,基於了微信共有9.6億的用戶,又有數據上的支持,相信小程序未來將會是微信團隊著重開發扶持的項目!

除了數據上的支持,連資本市場都對小程序相當感興趣。根據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小程序式總共吸引了投資金額破70億人民幣!

2016年微信之父張小龍提出了「應用號」的概念,在2017年1月小程序正式上線,一開始並沒有養成針對小程序的用戶習慣,而2017年底「跳一跳」小遊戲上線後,DAU爆裂成長突破1億,大量開發者與用戶進入,在2018年養成戶戶習慣,突破100萬的小程序正式上線。

微信小程序類型細分

不同商家在使用微信小程序主要有以下幾個目的,包括了吸引更多用戶、增加用戶黏著度、功能拓展、連通微信社交等,而透過這樣的預期效果,小程序主要分為3大類:遊戲類、內容類、工具類。

  • 遊戲類:

遊戲類目前在小程序中是最熱門的投資項目,主要佔據排行榜的為益智與休閒類項目,有效利用用戶碎片時間,成為遊戲類必須掌握的關鍵。

自小遊戲跳一跳上線後,正式帶起了小程序的大量應用,在使用上顯示,小遊戲的搜索呈現週期性,符合了張小龍對於小程序的定義「用完即走、需要再來」的設定;週期性波動也表示了開發者須定期推出新遊戲以吸引用戶。

對微信來說,自小遊戲跳一跳的出現,也正式帶起了小程序的能見度,而小遊戲對於加深對於微信的深度也扮演著關鍵角色。

而什麼樣小遊戲更能夠符合用戶的需求呢?能有效利用碎片時間以及簡易上手的休閒益智類成為了第一標的,同樣也受限於小程序代碼包最大上傳6MB的限制,若複雜性太高,用戶在整體體驗上的品質也會相應降低。也讓我想起了曾在台灣紅及一時的知識王還有別踩白塊兒,都會是相當好的參考標的!

  • 內容類:

內容類的小程序,主要會由內容公眾號所設計,一個內容號可以同時有數個小程序,以便形成一個可以互相跳轉的小程序網絡,以組合包的方式來吸引用戶。雖然小程序無法取代公眾號扮演主宰內容的角色,但在小程序網絡中循環,除了可以獲取流量紅利之外,更多可以提供用戶多元的閱讀體驗。

內容類小程序中又分兩種,其一位內容移植類,指的是由公眾號推出的小程序,內有與公眾號相似的文章;其二為內容延伸類,小程序成為公眾號的內容補充,或是運用工具,如投票程序、答題遊戲、電商商城等。

對於內容類小程序來說,相互導流成為重要的變現方式,包括了知識變現、內容付費、廣告收入,或是電商導流等。故在未來內容類小程序更多元的應用,以及要具備商業發展來說,具有內容延伸性的小程序,或許是更具有未來發展前景!

  • 工具類:

工具類的小程序目前最為資本市場所看好,在前述的大量融資金額,有相當大的部分集中在工具類小程序。工程類小程序更多是滿足了用戶的特定需求,進而將線上線下做到有效結合。像是推出不管是線上線下商家都可以運用的客服類小程序;或是預定酒店、餐廳、機票,查看天氣等生活小程序;以及其他具有招聘或設計需求功能等。

RTX19EXY
Photo Credit: Barry Huang / Reuters / 達志影像

微信小程序的競爭環境以及未來趨勢

騰訊集團目前利用微信推展小程序,在流量上相較於支付寶以及百度是領先的,但也無法斷言說未來商業的格局為之定型,更多是表示說,小程序領域將成為BAT必爭的一塊新興大餅。

對用戶來說,小程序之間替換不同平台App幾乎是沒有流量成本的,故更多會偏向使用日常較習慣、頻次較高的入口,像是平常若是聊天習慣用微信的話,就會選擇微信作為入口,如果當下是支付情境的話,則會是支付寶,而又或是在新聞搜尋上,便會以百度作為首選,故在這樣的情況下,便可以把小程序區分成不同領域,拆化為不同戰場;然而對商家來說,為了吃到所有小程序的TA,更多是會在各個平台上上架屬於自己的小程序,因為他具備了開發成本便宜的特性,故這一戰場才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