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轉會「升格」東廠──公公您在說笑吧?

促轉會「升格」東廠──公公您在說笑吧?
Photo Credit: Wikimedia Commons Public Domain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雖然我對政治知識相當薄弱,但也耳聞轉型正義在平反過去集權政府與白色恐怖之壓迫,東廠正是壓迫構陷與不正義的典型,搞轉型正義搞到自比東廠,這種要求我想十萬鄉民大概都沒聽過。

文:祁立峰

這幾天新聞喧騰媒體瘋轉的話題,莫過於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的副主委錄音檔被爆料外流,一句讓促轉會升格成東廠的發言,讓國人聞之色變,小地精老地精都嚇到吃手手。話說工廠、車廠、機廠那麼多廠可以當不當,偏偏要跑去升格當東廠,到底是哪根筋不對呢?

看過明代電影連續劇,什麼《笑傲江湖》或《錦衣衛》這一類,大概都知道東廠西廠等同於當代的特務機關,職權如祕密警察,基本上這就是一種君主集權時代的特有產物,與尚方寶劍、黃馬褂,說起來都是差不多的概念。普天之下莫非皇權,因此直接受君王管轄的黑機關,就等同可以恣意妄為,少了權力的監督與制衡,得以未審先判,先斬後奏,上斬昏君或下斬讒臣了。

即便歷朝歷代都有類似的私刑機關或讒狎權臣,但「東廠」這機構確實是明代的重要發明。只是一開始倒沒有如此走鐘,在《明史.刑法志》裡,對東廠有完整的介紹:

東廠之設,始於成祖。錦衣衞之獄,太祖嘗用之,後已禁止,其復用亦自永樂時。廠與衞相倚,故言者並稱廠衞。初,成祖起北平,刺探宮中事,多以建文帝左右為耳目,故即位後專倚宦官,立東廠於東安門北,令嬖暱者提督之,緝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與錦衣衞均權勢,蓋遷都後事也。

明太祖朱元璋就曾經設置錦衣衛制度,隨後就廢止了。而到明成祖朱棣始設立東廠。照《明史》的說法,這是成祖為了刺探明惠帝虛實,設立於其左右,用以刺探情資,爾後成為了常設機關。多由宦官主事,為其提督,所以我們現在想到廠公的形象,多半就是陰陽怪氣的太監公公在那邊冷笑,還要跟令狐沖他師父搶什麼《葵花寶典》,大概就是這麼一回事。

但其實廠公也是一個後來掰出來的稱號,根據史傳東廠主事者稱之為「督主」:「凡中官掌司禮監印者,其屬稱之曰宗主,而督東廠者曰督主。東廠之屬無專官,掌刑千戶一,理刑百戶一,亦謂之貼刑,皆衞官」,這封號實在是有點給他羞羞難聽。且東廠原本無專任的官員,大概都是其他單位借調去的,什麼大學教授啊商事法律師等等,就有資格來入主東廠委員會(等等我是在功三小),底下就設有百戶千戶等錦衣衛聽東廠調度。

此外,根據皇帝的性格與對東廠的倚重程度,其實在明中葉之前東廠只是個一般機關,《明史》也提到:

孝宗仁厚,廠衞無敢橫,司廠者羅祥、楊鵬,奉職而已。正德元年殺東廠太監王岳,命丘聚代之,又設西廠以命谷大用,皆劉瑾黨也。兩廠爭用事,遣邏卒刺事四方。

明武宗正德年間,東西廠開始鬥爭,而東西廠亂政最誇張的時代,大概就是明熹宗天啟年間,大家都知道閹黨的魏公公魏忠賢,就是此時期的重要人物。而這個時代另外一個大家熟悉的人,莫過於史可法的恩師,光斗在上可法在下的左忠義公左光斗。課文那段大家很熟悉,就是左光斗受了魏公公等人的重刑,「面額焦爛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盡脫矣」,這已經是B級虐殺片等級的刑求了,畫面太殘忍我抖抖的不敢看。這時左公還自己還「奮臂以指撥眥,目光如炬」,真的不知道是誰在刑求誰了。

根據《明史》左光斗的本傳,原本左光斗與楊漣等東林黨人想先發制人,彈劾咱們老狐狸魏公公,未料被他反將一軍:

楊漣劾魏忠賢,光斗與其謀,又與(高)攀龍共發崔呈秀贓私,忠賢暨其黨咸怒。及忠賢逐南星、攀龍、大中,次將及漣、光斗。光斗憤甚,草奏劾忠賢及魏廣微三十二斬罪,擬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還。忠賢詗知,先二日假會推事與漣俱削籍。群小恨不已,復構文言獄,入光斗名,遣使往逮。父老子弟擁馬首號哭,聲震原野,緹騎亦為雪涕。至則下詔獄酷訊。(《明史》)

接著左光斗等東林六君子就被下獄遭酷刑,紛紛魂斷獄中,直到崇禎帝即位,東林黨才得以平反。且左光斗不僅枉死全家連坐而已,還差點被閹黨等凌虐屍體:

光斗既死,贓猶未竟。忠賢令撫按嚴追,系其群從十四人。長兄光霽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應秋猶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諸人家族盡破。及忠賢定《三朝要典》,移宮一案以漣、光斗為罪魁,議開棺戮屍。(《明史》)

後來幸好魏公公未能得逞,不過這整件事實可見左公之忠義,及東廠行事之狠毒。雖然我對政治知識相當薄弱,但也耳聞轉型正義在平反過去集權政府與白色恐怖之壓迫,東廠正是壓迫構陷與不正義的典型,搞轉型正義搞到自比東廠,這種要求我想十萬鄉民大概都沒聽過。但我猜或許就像之前「死得其所」所引發的失言爭議,有時政治人物也並非刻意誤用,或許真正是不知其典故與指涉,東抹西塗,指鹿為馬,每當這種時刻我就會覺得,讀古文古事與古史似乎仍有些意義與價值。

本文經Readmoo閱讀最前線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