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00後很早就認清「真我」

在中國,00後很早就認清「真我」
photo credit: Jason Lee/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善意的欺騙是世界運轉的方式,要維持人際關係,就是要「交戲」。

騰訊經常發表一些有趣的報告,最近又出了一份探討00後的行為研究,其中一點是:與前人不同,00後很早就認清「真我」,習慣自我決定生活的大小事,懂得向不喜歡的事說不。

不要說00後,連與我共事的90後同事,也是經常祭出「做真我」三個字。遇到不喜歡的項目,他們會很坦白地承認,什至拒絕接job;幾次好心鼓勵同事向難得來訪的鬼佬老闆表現自己,爭取升職加人工,往往也被婉拒;不舒服時射波是天經地義;偶有積極的異類,遇到難纏的人與事依然強顏歡笑,反會被視為城府深的偽君子。

所有的原因,都歸於「這不是自己」。

因為這個「真我/自己」的概念出現得太頻繁了,所以我繼大學唸哲學之後,重新思考了一下這究竟是什麼意思。撇除哲學家們關於靈魂、Self、形上學等等的討論,我認為Brene Brown的說法最能代表大眾的用法:真我意味著讓真實的自我,表露在別人面前;規避多種社會規則、道德要求的考慮,去展示自己所欲。

AP_389109396498
photo credit: Andy Wong/Reuters/達志影像

美國有個作家叫Arnold Jacobs,以各種奇奇怪怪的人生實驗著名。其中一篇文章〈I Think You are Fat〉,講述他用了幾周的時間,完完全全地做一個真實的人,真係有個句講個句,例如坦白向同事說想和她上床;批評岳母的生日禮物無聊;直接告訴朋友五歲的女兒,妳手上的甲蟲不是睡了,是死了。

四處撞板後,他總結了經驗:善意的欺騙是世界運轉的方式,要維持人際關係,就是要「交戲」:對自己對別人都要交,其中的原則,不外乎是不要傷害到別人,更好的,是讓彼此相處舒服。

這其實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傳統有個說法,叫「教養」。誰的內心沒有陰暗面?教養就是克制自己的陰暗面,讓自己變得更好,讓身邊的人開心。

生活在大陸,最有趣的就是時時見到完全對立的價值觀在流行:上層社會詭譎莫明,無人講真話;社會大眾卻在處處鼓吹「真我」,遇到不喜歡的人要diss、工作不如意立刻quit、結婚生子後卻發現另有所愛,當機立斷離婚。

遇過太多時刻強調做自己的人,子非魚,我不知道他們快不快樂,也許他們的人生也過得好好的,不過,學Oprah Winfrey話齋:「如果做自己都可以好似我而家咁有錢,我一早就做左啦!」

文章獲授權轉載,原文請看作者Facebook

責任編輯:歐嘉俊
核稿編輯:王陽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