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結合僑胞辦遊行、派唐鳳演講,9年來外交部推「台灣入聯」不再請友邦提案

結合僑胞辦遊行、派唐鳳演講,9年來外交部推「台灣入聯」不再請友邦提案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政府從1993年起推動參與聯合國案,過去皆洽請友邦為政府在聯合國大會提案,不過,自2009年開始就不請友邦提案。

第73屆聯合國大會於18日開議,美東台灣民眾從17日開始變舉辦一系列「台灣加入聯合國」(台灣入聯)宣傳活動,22日更紐約舉辦入聯遊行,民眾以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為起點,高喊「Keep Taiwan Free」、「UN for Taiwan」等口號。其實,從2009年以來,外交部推行「入聯」,就不再正式的請友邦提案,改走「多元方式」推動台灣入聯,這次與美東僑胞合作,派官員參與遊行,就是外交部的「多元」方式之一。

從中國領事館出發,美東台灣僑胞舉辦「台灣入聯遊行」

(中央社)20多年來,許多台裔美國人與台灣留學生都會在年度聯合國大會開議期間,在紐約的聯合國總部外集會,抗議台灣長期被聯合國與眾多國際組織排除在外。

第73屆聯合國大會於18日開議,紐約、波士頓與華府等地台灣社群,22日下午參加年度「台灣加入聯合國大遊行」,以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為起點,西向東步行至聯合國總部前的達格.哈瑪紹廣場(Dag Hammarskjold Plaza),全程約3.2公里。

第2度參與入聯遊行的時代力量立委徐永明指出,中國不遺餘力壓縮台灣的國際空間,使台灣受到歧視,被拒於聯合國門外,完全不符合聯合國宗旨。他說,年輕世代逐漸站出來表達訴求,只要持續努力發聲,有朝一日,台灣一定能加入聯合國。

遊行集合地可見各式支持台灣入聯、反對中國打壓的旗幟與標語,對街的中國駐紐約總領館大門緊閉。遊行未經過總領事館門口,但主辦單位用多輛腳踏車載運移動式看板,凸顯非政府組織(NGO)工作者李明哲遭中國判刑入獄等議題。

在徐永明與民進黨籍立委林靜儀、李麗芬、陳曼麗帶領下,遊行隊伍行經時報廣場、中央車站、克萊斯勒大廈等地標,民眾不斷高喊Keep Taiwan Free、UN for Taiwan、Taiwan is Taiwan等口號,不少紐約客為他們打氣,揮舞旗子替台灣加油。

遊行約一個半小時後抵達終點聯合國總部前,主辦單位「守護台灣自由」(Keep Taiwan Free)估計,今年約500人上街替台灣發聲。

林靜儀、李麗芬與陳曼麗都提到,由於中國因素,台灣民眾持護照無法進入聯合國,對台灣並不公平。她們呼籲聯合國與國際社會正視維護人權、民主價值的台灣,既然宣示「不遺漏任何人」,也不應遺漏台灣2300萬人。

駐紐約辦事處長徐儷文表示,參與聯合國體系是政府與人民長期努力的目標,台灣希望成為具建設性的國際社會成員,只要給台灣機會,台灣一定能成為國際社會及聯合國全球目標的好夥伴。

從17至20日,由台灣青年組成的「守護台灣自由」社團舉辦多項活動,以裝置藝術展、示威、邀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參加講座等多元方式傳達訴求。

活動共同發起人、大紐約區台灣同鄉會長吳丞峻表示,今年首次把入聯遊行辦成一系列活動,想把9月做成「台灣入聯月」,希望紐約在地人與觀光客多認識台灣入聯議題,了解台灣在國際社會扮演的角色。

Keep Taiwan Free核心成員年約30歲,但他們已開始考慮傳承台灣入聯的活動,希望更多新血加入,一棒傳一棒。吳丞峻表示:「我們也會老,希望從現在起帶領更多第二、第三代參加。他們從小在美國長大,受這邊的文化影響,但他們的父母、祖父母都來自台灣,體內都流著台灣的血液。我們期盼新世代藉由這些活動真正了解台灣,並為往後的活動鋪路。」

徐永明以「台灣的希望」形容這批年輕人,並表示新世代持續發聲,希望用台灣名義參與國際社會,「台灣的聲音、我們的火,會繼續由他們傳下去」。

外交部推台灣入聯:國際媒體報導、官員出國演講

除了紐約、華盛頓台僑舉辦的入聯活動、入聯遊行,今年外交部也積極在聯合國大會期間在「非官方」場合為台灣發聲。

今年開議期間,就有多個國際媒體刊登台灣入聯相關報導,包括美國《紐約時報》專訪外交部長吳釗燮、加拿大《國會山莊時報》(The Hill Times)也報導台灣積極發展「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馬來西亞版《太陽報》(The Sun)也刊登吳釗燮投書。

外交部長吳釗燮也在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表示,台灣官方今年不提入聯案,而是派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與環境保護署副署長詹順貴到紐約參加活動。《上報》報導,其中,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赴紐約,出席駐處、友邦及哥倫比亞大學氣候及社會國際研究所(IRI)合辦的研討會,說明台灣在SDGs方面的最新進展。數位政委唐鳳則以「台灣數位閣員」身分在亞洲協會(Asia Society)、「紐約青年論壇」及「僑界青年對談」演講,交流數位治理、開放政府等議題。

為了不要被當「麻煩製造者」,台灣改推「多元入聯」

《中央社》報導,政府從1993年起推動參與聯合國案,過去皆洽請友邦為政府在聯合國大會提案,不過,自2009年開始就不請友邦提案。

涉外人士表示,今年仍維持自2009年以來不提案的做法,因為提案是兩面刃,聯合國秘書處跟許多國家關切的是會議能否順利進行,不希望看到某個提案導致議事延宕,所以分寸拿捏非常重要,若操作不當,台灣可能也會變成人家口中的「麻煩製造者」。

涉外人士說,政府推案策略該採取「多元發聲」,由政府代表、立法委員視導團、友邦、民間團體、智庫、媒體、僑界、學界等,在聯合國場域內外為2300萬人民發聲。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羊正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