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馬爾代夫大選:「親中」強人總統恐落馬,反對黨宣布勝選

馬爾代夫大選:「親中」強人總統恐落馬,反對黨宣布勝選
反對派的索里自行宣布當選|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馬爾地夫長期夾在盟友中國與印度之間,現任總統雅門風格較親中,靠著鉅額的中國貸款來建造基礎設施,而對手索里的立場則較為偏向西方與印度。流亡海外的前總統納希德直呼印度洋冷戰正在醞釀。

馬爾代夫今(24)日舉行總統選舉,投票結束後隨即進行開票。反對派候選人索里(Ibrahim Mohamed Solih)表示,在已開出的92%選票中,他取得16個百分點領先,已自行宣布勝選。一向比較「親中」的現任的總統雅門(Abdulla Yameen)意外敗北。

馬爾代夫雖然只是個印度洋的度假天堂小國,但這場大選卻受國際高度關注,主因就是大選結果將影響中國及印度在印度洋的勢力版圖,流亡海外的前總統納希德(Mohamed Nasheed)更直呼印度洋的冷戰風暴正在醞釀。

索里是反對派聯盟共同推舉的國會議長,據信索里較親印度及西方政權。索里聲稱,在已計算的92%選票中,他的得票率領先親中的雅門16個百分點,自行宣布勝選。他呼籲雅門尊重人民意願,確保權力和平轉移。《法新社》報導,官方計票結果顯示索利得票率58.4%,雅門只獲得41.6%的選票。

RTS22I4W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反對派候選人索里(Ibrahim Mohamed Solih)

索里表示,「這是幸福與希望來臨的時刻,這場旅程因為人民的意志,在選票箱這裡結束了」。他還提到,選舉的結果清楚展現了,馬爾代夫人民想要改變、和平與正義,希望現任總統雅門接受人們的意見,並根據憲法開始和平轉移權力。

《路透社》報導,現任總統雅門所屬的馬爾代夫進步黨(Progressive Party of Maldives,PPM)表示,在雅門擁有高支持度的地區,還有一些選票未被開出,該黨的國會領袖表示,不論結果輸贏,PPM都會接受人民所選。當地選舉委員會則表示,會在9月30日宣布最終結果。

RTS22IK6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雅門自從2013年上任後,其強硬作風也遭到外界批評,包含打擊異議分子,以及逮捕了許多政敵,包含前任總統以及自己的兄弟,更處處針對索利,政敵均被迫流亡國外或淪為政治犯,未能參選。反對黨馬爾代夫民主黨(Maldivian Democratic Party)就指控,雅門政權還更改選舉計票的方式,阻止監察員看選票內容,企圖操控選情,使得選舉對他們相當有利。

甚至在總統大選開始前,警方還突襲搜查反對派馬爾代夫民主黨(MDP)的競選總部,聲稱掌握了非法活動的情資,但最後沒有人被捕。外界更一度傳言雅門將不惜一切代價尋求連任保持權力。

國際人權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就指出,當局不僅扣押異議分子、箝制媒體言論,更主導選舉委員會,確保雅門勝選。

馬爾代夫民主黨領導人納希德(Mohamed Nasheed),曾在2008年當選總統,卻被迫流亡在外,他強調雅門別無選擇,到了這個地步只能承認失敗。

馬爾代夫於1965年脫離英國獨立,1968年成為共和國,前強人總統蓋約姆(Maumoon Abdul Gayoom)1978年上台後展開30年的鐵腕統治,至2008年馬爾代夫才選出第一位民選總統納希德,不過他在2012年被迫下台並被以觸犯恐怖主義罪名為由遭判刑13年,隨後納希德獲得英國政府政治庇護,雅門則在2013年以些微票數贏得大選。

馬爾代夫大選牽動「中印」角力

印度和中國都密切關注馬爾代夫總統大選,印度過去在馬爾代夫具有長期的影響力,他們早在1988年就派出軍隊與軍艦前往馬爾代夫,阻止政變發生。

不過,現任總統雅門走的卻是「親中」路線,靠巨額中國貸款增設國家基礎建設,使在當地素有影響力的印度為之警惕。而他的對手索里則持親西方、印度立場,令大選被視為中印角力。

RTX3MK85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現任總統雅門(Abdulla Yameen)

《BBC》報導指出,中國政府為了提升在印度洋的戰略地位及經貿影響力,近幾年來陸續借貸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等印度洋國家,協助他們建設大型基礎設施、租用港口,此舉也令印度相當感冒。

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大多採用不透明的貸款合約,並規定須由中國企業負責建造,導致合約對象為此欠下大筆債務,巴基斯坦只不過是其中之一。

美國智庫「全球發展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3月發布的報告指出,已有23國陷入「相當高」的債務風險,涉及國家橫跨亞、非、歐三洲。其中更有8個國家,未來可能在償還債務方面面臨困難,包括巴基斯坦、東非吉布地、馬爾代夫、寮國、蒙古國、中亞塔吉克共和國、吉爾吉斯、以及巴爾幹半島的蒙特內哥羅,而中國和其官方機構則為債權人。

馬爾代夫是在現任總統雅門自2013年上任後外交政策大轉彎,轉向歡迎中資建設,也和北京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現在如果到馬爾代夫度假,或許會看到來自中國的遊客比其他國家都更多。

馬爾地夫的中資建案
Photo Credit: 馬爾代夫的中資建案|Reuters/達志影像

《中央社》報導,中國的策略就是為欠缺發展的小國基礎設施提供高利率貸款,並取得項目股權,當小國無法償債時,中國便取得項目的所有權和土地,將土地用於對付印度的戰略用途。以斯里蘭卡為例,2017年12月斯里蘭卡因償還不出開發漢班托塔港(Hambantota)的10億美元貸款,被迫租借港口給中國一間國有企業99年。

倫敦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南亞研究學者普萊斯(Gareth Pricea)分析指出,印度對於這次大選相當警戒,尤其鄰國巴基斯坦與斯里蘭卡有太多中資港口。

相關報導: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