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台大研究證實:睡前滑手機8分鐘,會讓你「high」1小時

台大研究證實:睡前滑手機8分鐘,會讓你「high」1小時
Photo Credit: Arianne Grace @Flickr Public Domain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研究也解釋了,白天工作的時候,適當藍光有助提神,但在各式晚會中,若使用強烈光線,可能透過眼睛,而達到讓人更興奮、更high的效果。

很多人都知道睡前滑手機會傷眼睛,也有人說會導致睡不著,但到底為何會睡不好?藍光又是如何進入體內、影響生理?台大團隊發現眼睛裡有一種「藍光受體」,接收藍光後會向腦部發出訊號,活化全身交感神經,睡前滑手機8分鐘,會讓人晚睡1小時!

台大醫院皮膚部、眼科部及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研究團隊今天在記者會中公布一項研究成果。

參與研究的台大皮膚部醫師林頌然表示,手機、3C產品普及,使民眾眼睛暴露藍光的時間增加,其中短波長藍光(深藍色、藍紫色的波段)傷眼已為大家所熟知,且現在的手機中亦多設有黃片過濾,但卻忽略了手機也同時存在的長波長藍光。

近年研究發現藍光恐影響人體睡眠,主要原因是手機螢幕會散發出波長長短不一的藍光光線,其中以波長較長(470nm)的藍光對身體影響較大,但始終不知道藍光從哪裡進入體內,如何使身體興奮。

林頌然說,研究團隊利用小鼠實驗,在小鼠睡前照射8分鐘的強烈藍光,發現小鼠的交感神經在5分鐘之內增強超過5倍,不僅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出汗、腎臟交感神經也活化,可使全身交感神經興奮超過1小時。

進一步研究發現,原來眼睛裡有一種藍光受體,叫作「內生性感光視神經細胞」(ipRGC),是用來調時差用的細胞,這種受體接受到藍光後,會向腦部的視交叉上核發出訊號,活化全身交感神經,進而影響全身的生理反應。

這是「視而不見」的生理感應,並非經由錐狀與桿狀細胞這兩種與視覺成像相關的感光細胞所調控,而是利用視網膜內的內生感光視神經細胞(intrinsically photosensitive retinal ganglion cell, ipRGC)作為受體,向腦部的視交叉上核發出訊號,隨後活化全身交感神經,影響全身的生理。此研究揭示了藍光調節自主神經系統的新功能,以及提出眼睛與控制生理時鐘的腦區有多重神經迴路,來控制許多不同生理功能的可能性。

研究團隊指出,同樣情形也適用人身上,白天工作的時候,適當藍光有助提神,若在睡前使用3C產品,會使眼睛接收過多藍光,讓身體誤以為現在是白天,促使交感神經興奮,反而更睡不著、甚至失眠,不僅傷眼也影響睡眠。

這研究也解釋了在各式晚會中,若使用強烈光線,可能透過眼睛,而達到讓人更興奮、更high的效果。

台大眼科部醫師陳達慶補充說,很多人喜歡關燈或窩在棉被裡玩手機,在暗處瞳孔放大、進入眼睛的光線量也會大增5至6倍,對身體影響更大,陳達慶建議,民眾務必在光線足夠的地方使用手機,夜間最好將螢幕調成偏紅色系的顏色,可降低藍光影響。

台灣大學生命科學院副教授陳示國也建議,若要提神,「去曬自然太陽光是最好的提神藍光」,白天時精神不濟、想睡覺,最好外出散步一下,更能提神。

研究成果也刊登於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USA)的原文:External light activates hair follicle stem cells through eyes via an ipRGC–SCN–sympathetic neural pathway

相關報導: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