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君璋加盟,義大犀牛算盤怎麼打?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就像出外遊子總是要歸鄉一樣,旅美當教練的葉君璋回來了,雖然落腳義大犀牛不讓人意外,畢竟兩年前就傳出考慮他接總教練的消息,但讓人訝異最終宣布的職位不是教練,而是隸屬管理階層的副領隊。更有趣的不僅只於此,而是葉君璋簽下3+1的合約,以及他明年二月還要赴美一事。
就像出外遊子總是要歸鄉一樣,旅美當教練的葉君璋回來了,雖然落腳義大犀牛不讓人意外,畢竟兩年前就傳出考慮他接總教練的消息,但讓人訝異最終宣布的職位不是教練,而是隸屬管理階層的副領隊。更有趣的不僅只於此,而是葉君璋簽下3+1的合約,以及他明年二月還要赴美一事。
3+1與繼續赴美
首先是合約,「3+1」代表前三年為保證合約,最後1年選擇權則在葉君璋身上。雷同的合約架構在大聯盟來說十分常見,但較少發生在球團職員身上,而台灣幾乎沒有類似的狀況,對於今年以美式風格為主軸的義大犀牛將是一項全新的嘗試。儘管機率不高,或許義大球員將來也可以談合約選擇權。
其次是明年葉君璋還要再回美國印地安人隊報到這部分,以赴美取經來說,就算2011年12月以後連三年在美國歷練挖寶,還是無法通通學完,不論在教練或經營,美國職棒還有許多值得學習之處,持續留學進修想必是最有效的方法。
但若要接下球隊副領隊重責大任,就算不是每場比賽都得到場,但起碼也要七八成賽事出現,若沒現身,雖然義大仍有領隊和其他幹部,可以遠端開會每日報告進度,但人不在場能處理的事項勢必受到限制,很難想像除了戀愛可以遠距離談外,連球隊都可以遠距離經營。是否能順利執行,也只能等葉君璋赴美,球季開打實際運作才知道。

經典賽對澳洲時,身兼教練的葉君璋在牛棚觀看王建民練投
副領隊能做啥?
雖然義大提到「球隊先前並沒有副領隊的職務,為了讓葉君璋能夠做更多事,特別增設副領隊」,但其實犀牛剛成立時就有副領隊,是由悍創出身的張哲欽接任,主要掌管行銷事務,但沒幾個月就以「個人家庭因素與生涯規劃」為由請辭,義大球團也「不再聘請副領隊」,沒想到一年半過去,義大行銷團隊的改組又回頭與悍創運動行銷公司合作,也增設副領隊。
到底副領隊做啥?其實執掌可大可小,葉君璋到任「主要負責球隊技術層面的督導,職銜在總教練之上,球團將借重他的專長,以提升球隊選手與教練的戰力」。「先以球團事務整合為主,包含教練彼此的溝通、改善一二軍體制,及球團、行銷團隊間之協調,希望借重他的溝通長才,讓各部門產生更好的化學效應。」領隊謝秉育也表示,「領隊做的事情,副領隊葉君璋都會去做」,「義大犀牛的管理階層都對棒球不專業,需要一位棒球專業領域的人」。
另外,由於葉君璋仍要赴美,所以物色洋將、外籍教練的重責大任落在他身上,也要和克里夫蘭印地安人建立合作交流管道,還要強化二軍,因為二軍才是台灣職棒的根,要找到好的訓練場所,建構兵源充裕的農場系統,努力經營一個很好的打球環境,讓球員捨不得離開。

從教練轉為副領隊,葉君璋如何調適?
備位總教練?!
別忘記,葉君璋近年來赴美取經,還是以教練為首要工作。在經典賽、Lamigo桃猿也都擔任教練,球團經營可是另一門學問,他自己也提到明年二月協助印第安人的春訓工作,仍會是趟「學習之旅」,除了在球技訓練上持續精進,也會多花時間在球隊的經營、管理。
因此,找葉君璋來,名為副領隊,實為備位總教練的可能性浮現。就義大來說,就是為了未來的總教練職缺鋪路。在徐生明總教練過世後,短短兩年不到監督人選更迭多次,從內升的黃煚隆、馮勝賢到空降的曾智偵都不如人意,雖然美式風格的大威、馮喬許看來位子做得還算安穩,但以義大集團沒耐心的思維來看,誰都不知道他們還能撐多久。
雖然葉君璋說:「我在美國學到最重要的事,做好現在的自己。」但總教練應該還是葉君璋未來的選擇,同時還能從Lamigo桃猿手中搶下葉君璋,防止敵人茁壯,對義大來說一舉數得。

曾任Lamigo Monkeys客座教練的葉君璋
助力!阻力?!
此外,還有一項多數人都忽略的關鍵要素,或許才是義大犀牛力邀葉君璋加盟的最重要原因,那就是球員工會背景。
在2009年2月14日,即便義大犀牛前身興農牛事前強力阻止,中職三隊球員聚在六福皇宮召開會員大會復會,葉君璋獲選為第二屆「臺北市職業棒球員職業工會」理事長,並連任一次。期間遭到興農牛釋出、封殺,引發「葉君璋事件」。台北市政府勞工局曾主動介入調查,認定興農牛「不友善態度至為明顯」,判定為就業歧視,重罰新台幣150萬元。
剛巧不巧,義大犀牛一個月前才發生「林英傑、林其緯」事件,兩人因下放二軍被扣薪,嘗試勞資調解仍無具體進展後被釋出,引發雙方對簿公堂。預計2015年1月28日雙方進行首次法院調解,兩造目前還在角力中。此時找來前工會理事長葉君璋,看來就是要緩和勞資之間的緊張氣氛,假如能順利和解最好,不能的話,起碼球團手上多了一張王牌可打,原本搞砸的經營團隊落得輕鬆愉快。
但對葉君璋而言不見得是好事,從勞方球員的身份轉為資方副領隊的頭銜,思緒不可能維持不變,稍不留意就會讓人有「換了位子就換了腦袋」的批評,搞不好副領隊沒坐穩,總教練又落空,到時候可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2009年球員工會復會典禮上,葉君璋致詞
起飛還是墜落?
事情發展到12月中旬又急轉直下,義大發聲明表達「林英傑、林其緯扣薪合法」,夾在其中的葉君璋到底是否知情,亦或是參與討論卻仍然立場強硬?還是已經和工會聯繫?問題不好好解決,加盟犀牛時所劃的大餅很可能瞬間落空,為難的葉君璋和搖擺的義大,下一步可得更小心翼翼。球迷正等著看犀牛到底是要走向正軌,還是航向錯誤的老路,以及葉君璋會向資方低頭,還是替勞方發聲?
本文同步刊登於林言熹觀點、運動視界、關鍵評論網與痞客邦 PIXNET
責任編輯:楊士範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