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的反偷拍浪潮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南韓的反偷拍浪潮似乎告訴我們,要站出來才有改變的可能。
今年5月19日,南韓爆發「反偷拍」示威行動,每月均有女性在南韓首爾惠化地鐵站外舉行示威集會,參與人數逾1.2萬,不少人身穿紅衣,高喊「我的人生不是你的色情片」(My life is not your porn),要求當局「同一犯罪,同一處罰」、「公平調查」。之後在6月、8月分別再次舉行集會,而且人數屢創新高,8月的集會超過4萬個女性。成为南韓歷來規模最大的女性示威活動。
這波示威浪潮的觸發點是「弘益大學偷拍事件」,一場揭露南韓政府以雙重標準對待男女受害者的序幕。
弘益大學一名男學生在校內擔任人體繪畫的裸體模特兒,被一名25歲的女模特兒偷拍並上傳照片至一個網站。網站流出男模裸照後,校方報警處理。警方12天後便拘捕該名女模特兒,更開始調查有關網站。警方火速破案令部分南韓女性不滿,認為是雙重標準,對受害者是男性的案件加快調查,對受害者是女性的案件敷衍卸責。有人列舉大型色情網站「SoraNet」作例子,該網站當年在韓國男性中非常流行,充斥着偷拍女性的影片,南韓政府花了17年才關閉網站,但「弘大偷拍事件」只花12天就破案。
南韓偷拍風氣肆虐
南韓女性對於偷拍風氣的厭惡,並非一日之寒,而是累積多年而沒有被疏解。
根據南韓警察廳的數字,偷拍案件的舉報數字在近5年有上升趨勢。從2012年的2400宗舉報,每年按2000宗的速度上升,至2015年達到高峰,錄得7623宗偷拍的舉報。偷拍受害者中,84%為女性,男性為2.3%,其餘的13.7%因角度等問題無法判斷性別。而加害者方面,高達98%犯罪者是男性。

雖然市民大膽舉報,可是定罪率低得要命。2012至2017年間,拘捕率低於3%,定罪率低於2%。此外,如受害人只有身體被拍攝,並未露臉的話,法院會認為不會引起受害人太多的羞恥感而輕判,因此許多犯罪者只是被罰款了事。怪不得會有那麼多女性站出來高喊,要求政府加大力度打擊偷拍。
示威持續,政府反應迅速
首爾市政府有鑑於示威持續不斷,成立「反偷拍大隊」搜索公共地方的偷拍儀器。首爾市政府一開始只僱用50名員工組成反偷拍大隊,實行「安心廁所計畫」,巡查市內公廁內的偷拍儀器。但被斥責計畫成效有限,因為首爾市內有超過2萬間公廁,巡邏人力明顯不足。
因應近幾個月越來越洶湧的示威浪潮,市政府在8月將僅有50名督導人員組成的「反偷拍大隊」增加至8000人。國土交通部要求到明年上半年為止,地鐵、機場、公交客運站等交通設施的運營單位必須持有偷拍檢測裝備,最少每日檢查一次。對於拒絕執行上述義務的部門,最高會被處以5000萬韓元的罰款,高速公路服務區經營者則會在運營體製評價時被減分,嚴重時甚至會被解除合約。
南韓的反偷拍浪潮似乎告訴我們,要站出來才有改變的可能。大型的示威似乎在可見的將來難以在香港發生,但我們可以從關注身邊的人做起,如果懷疑有人身上藏著懷疑偷拍的設備,請出手制止他們的行為,同時提醒附近的女性保持警惕。如果身邊有人被偷拍,可以陪伴他舉報案件,令犯事者得到應有的懲罰。從自己開始做起,感染身邊的人提升對偷拍現象的覺察,為社會累積反偷拍的氛圍。
參考資料:
- 從弘益大學偷拍案,看韓國女性抗議社會不公平對待的憤怒,香港01(2018-05-22)
- 韓國偷拍設備販賣網站後記:用著很不錯呢,亞太日報(2018-06-04)
- 'My life is not your porn': South Korea's war against spy cameras and sexual harassment, The Independent (31 July 2018).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tnlhk
核稿編輯︰歐嘉俊
加熱加味菸成菸害防制破口?菸防團體與立委籲伸張程序正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各界期待的菸害防治法新法上路,其主要目的是禁電子煙和納管加熱菸,以保障國人身心健康。然而,在新法實施兩個月後,其是否有效執行、法規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政府的風險評估機制是否準備好了等問題,都遭到反菸團體及立委的質疑。
5月31日將迎來世界無菸日,而台灣菸害防制法新法甫於今年3月22日上路施行,正式禁止電子煙與未經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加熱菸。新法迄今推動超過2個月,爭議卻不斷,不只跨黨派立委、民間菸害防制聯盟及家長與教育團體等,皆質疑為何違法新興菸品仍在實體與網路商店上隨處可見,就連國健署也於日前坦承,違規件數並未因新法上路而明確下降,且稽查懲處對象有相當高比例是未成年人。此外,儘管違法攜帶加熱菸入境最高可罰500萬元,關務署卻發現走私情形異常熱絡,光今年1到4月海關就一共查獲違法菸品1055件,也逼得國健署不斷呼籲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但這些亂象並非就地合法就能解決,民間菸防團體直言,加味菸禁令至今不見蹤影,以及國健署審查指定菸品之辦法名稱具誤導性、亦無明確機制,皆讓人懷疑本應保障國人,特別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法,是否真能達到修法初衷、落實執法?立委們也表達擔憂,認為違法菸品四處流竄,國健署與地方衛生局是否有稽查人力與資源不足,導致取締準則混亂的情形發生?
因此董氏基金會、台灣菸害防制暨戒菸衛教學會、愛兒親師家長協會、全國家長會長會長聯盟等「台灣拒菸聯盟」團體代表,日前出席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召開的「亂象頻傳?法規漏洞?審查黑箱?拒絕護航加熱菸成『健康菸』」記者會,即提出請求衛環委員會吳玉琴、邱泰源兩位召委,將已經公告的加熱菸上市評估辦法備查案排入審查,才有機會為守護台灣年輕人的健康進行亡羊補牢、並立即公告實施加味菸禁止條例等訴求。
新興菸品違法交易頻傳?家長團體:稽查成效不彰,罔顧青少年健康
在落實執法方面,立委林為洲指出,現行法規中明確規範,任何未經健康風險評估的產品都屬於違法,不能進行銷售或宣傳。然而,目前政府的取締行動僅止於象徵性地針對幾個大型網路平台。台灣拒菸聯盟指出,目前在實體店、代購網站及個人平台等處,依然可以看到相當熱絡的違法電子煙與加熱菸交易。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人力不足,是導致取締與稽查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建議可考慮採用鼓勵民眾檢舉的方法,例如給予檢舉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信全民都會願意一起為防止電子煙違法交易、保護我們的青少年而努力。」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則認為,既然新興菸品管理現在依法有據,問題就落在國健署是否嚴格執法?鑒於新興菸品使用者以年輕族群為大宗,是否有與教育部、學校攜手合作,落實新興菸品菸害防制的教育宣傳?
加味菸禁令為菸商預留漏洞?立委、民團齊聲呼籲國健署應清楚說明
反菸團體抨擊國健署為開放加熱菸,不只使用嚴重誤導性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一詞,連在禁止加味菸上,也僅禁止花香、果香、巧克力、薄荷等四種口味,但根據國健署在108年公布的資料指出,菸商申請菸品添加口味已達1200餘種。對此,立委林為洲質疑是否為菸商預留漏洞?台灣拒菸聯盟也質疑,為何加味菸禁令特別給予業者18個月的緩衝期,明顯有別於母法規定,有違反程序正義之嫌。
林為洲也在記者會上點出,新興菸品最吸引年輕族群的地方,就是口味新穎,現在國健署說加熱菸已可送指定菸品風險評估審查,又遲遲不肯公告加味菸禁令,是不是要讓加熱菸的加味菸彈有可趁之機?他呼籲國健署應明確承諾,加味菸禁令公布前或公布後的緩衝期間,都拒審加味加熱菸彈。陳椒華在受訪時則表示,國健署應該檢討為何加味菸緩衝期一事,受到各方反彈?堅持18個月,是有什麼特別考量?為什麼不能跟菸品包裝警示圖文的緩衝期一樣,公告後1年上路?她表示將去文國健署,要求說明。

菸防法配套尚不齊備,有賴社會大眾、菸防團體、立院共同監督
菸防團體不只擔憂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審查不完備,黃正銘理事長更在記者會中強調,早已多次要求中央一定要盡快啟動新興菸品的吸菸行為及公共衛生影響之本土研究與追蹤資料,但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回應,讓人相當憂心。立委陳椒華也認為,既然決定開放加熱菸,政府應該積極投入相關研究,以利進行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建議衛福部可以和國衛院展開研究計畫的合作。
菸防法既已上路,又該如何監督?反菸團體認為,立委們可依據立院職權行使法,將有違反或牴觸法律規定疑慮的指定菸品審查辦法,由立院備審改為送交衛環委員會審查,而非便宜行事、讓漏洞百出的制度默默運行下去。針對爭議法規、行政命令,台灣過去就有類似做法,像是2020年開放萊豬的行政命令,就由備審改為朝野聯席審查、2022年兵役延長案,也有由從查照改為審查的呼聲。
身為時代力量立院黨團副總召的陳椒華也提到,近期的再生醫療法,也是因為醫療改革、病友權益團體、醫學法規學界、在野黨團齊聲表達疑慮,才讓政府暫緩表決,顯見法律就算通過,不代表社會各界就應停止關注議題。她很感謝民團一直代替國健署來謹慎把關菸防法,時代力量也會持續關心執法情形,並要求衛福部建置菸品相關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庫。她認為,「只有當民眾真正理解菸品對健康的危害,我們才能從源頭降低國人對菸的需求,從而達到防治菸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