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加拿大「壓死線」加入,被川普「砍掉重練」的新版NAFTA有哪些不同之處?

加拿大「壓死線」加入,被川普「砍掉重練」的新版NAFTA有哪些不同之處?
Photo credit: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新版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將改名為《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或稱《美墨加協定》,與原本的NAFTA有9項不同之處。

(中央社)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施行24年之久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AFTA)早就不滿,加拿大與美國為此重啟談判1年多。終於在美東時間30日晚間,美加談判人員就改良版的NAFTA達成協議。

據美加兩國的聯合聲明,新版的NAFTA將改名為《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或稱《美墨加協定》(United States-Mexico-Canada Agreement,USMCA)。

川普不爽NATFA,加拿大與美國談判一年多

《風傳媒》報導,川普在2016年競選總統期間就對美國與各國的「自由貿易協定」(FTA)表示不滿,認為這類多邊貿易機制導致美國製造業工作機會流失。2017年1月,川普上任後隨即宣布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並要求重啟NAFTA談判。

NAFTA的3方談判在去年8月中旬啟動,對美國經濟依存度極高的墨西哥,今年8月與華府談成協議;身為美國第二大貿易夥伴,加拿大則面臨9月30日的最後期限。

(中央社)美國與墨西哥都盼趕在墨國新總統羅培茲歐布拉多12月1日就職前,將美墨先前談判所達成的協議送交各自的國會審查;美國的部分若考量國會有60天審查期,就必須趕在9月30日午夜前將文本送到國會。

美加面對NAFTA都各有高度政治風險:川普需在11月期中選舉前展現強勢,以確保共和黨能繼續握有國會多數;杜魯道也希望在明年大選前展現魄力。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在當地時間29日晚間10時舉行緊急內閣會議後,美加即傳出達成協議。杜魯道召開緊急會議的時間,距美國所設的美東時間30日午夜期限僅剩2小時。

接下來這項新協定將送交3國國會行使同意權,國會同意後,美國總統川普、加拿大總理杜魯道和墨西哥即將離任的總統潘尼亞尼托(Enrique Pena Nieto)將於11月30日簽署這項協定。

從NAFTA到USMCA,這個自由貿易協定帶來哪些改變?

綜合《經濟日報》《中央社》,NAFTA與新版USMCA有9項不同之處:

  • 汽車:原本從墨西哥、加拿大進口美國的汽車,需要62.5%的北美自製率,新版上升到75%,對美國工會和勞工而言是一大勝利。但加拿大每年銷往美國的免關稅汽車數量,從原本的200萬輛上升到260萬輛,目前加拿大每年銷往美國的汽車約180萬輛。
  • 乳品:加拿大每年約160億美元乳品市場,原本由官方控制售價,並對進口產品課徵高關稅。新協定中,加拿大同意對美國開放約3.5%,為此,加拿大必須對受影響的乳品業者給予補貼。
  • 鋼鋁:川普今年初以國安為由,對加拿大、墨西哥實施的鋼鋁關稅仍然有效,將另案討論。
  • 勞工薪資:USMCA要求,3國免關稅的汽車,至少要有2/5零組件,是由時薪超過16美元的勞工所生產。等於對低薪的墨西哥設下限制。
  • 勞動條件:提高勞工的勞動條件,墨西哥工人將受惠。
  • 匯率限制:納入可執行的規定,阻止各國透過壓低本國匯率來取得競爭優勢。美加墨較無此爭議,但這是美國重談的第一個FTA,美國汽車業希望未來和亞洲國家商談FTA時也能納入此條款。
  • 爭議解決機制:美國原本打算削弱NAFTA原有的爭端解決機制,最後在加拿大的要求下同意保留。
  • 關稅檢討機制:加拿大要求保留另一個仲裁機制,以防止美國對加拿大木材等商品課徵反傾銷稅,美國後來同意保留。
  • 落日條款:如果沒有重新商議,此協定有16年效力。3國將每6年會商一次,決定是否更對新協定。

《風傳媒》報導,NAFTA最早是在1979年由後來當選美國總統的雷根(Ronald Reagan)倡議,老布希(George H. W. Bush)總統時代啟動談判,1992年12月17日簽署,最後是在柯林頓(Bill Clinton)任內的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施行。NAFTA旨在拆除美、加、墨3國之間大部分的關稅壁壘,促進3邊貿易蓬勃發展。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