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的釜石奇蹟》:這群中學生鼓起勇氣逃跑,讓許多生命因此獲救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孩子們要是感覺「我不想住在有可怕海嘯會來襲的地方」,而討厭釜石的話,防災教育也就沒有意義了。片田教授希望達成的防災教育,是在教育眾人「對家鄉的愛」的同時,讓大家感覺到為了要在最愛的故鄉長治久安生活下去,必須學會這種「作法」。
文:NHK特別採訪小組
從「威脅式的防災教育」轉變為「作法式的防災教育」
在進行防災教育時,「釜石奇蹟」的靈魂人物片田敏孝教授非常重視一件事,那就是告訴孩子們「釜石市是多麼美好的一個地方」。
跟孩子們說話時,他總是這麼說:
老師我是在岐阜縣出生,現在則住在群馬縣,這兩個縣都沒有海。所以我覺得距離美麗海洋那麼近的釜石,是個好棒的地方啊,我真的愛上釜石了。老師也很喜歡魚喔,我真的好羨慕住在釜石的你們,因為這裡能捕獲好多好好吃的漁貨。
釜石是個美好的城市。但要持續住在這個城市中,就必須面對不時發生的大自然巨變,也就是海嘯。
不過並不需要感到害怕喔。海嘯通常是每五十年或一百年才會發生一次,只要做好準備,知道要是海嘯來了該怎麼辦才好、要怎麼做才能得救,擁有這些知識就能平安度過。面對海嘯做好準備,請大家認為這是為了能在擁有美麗海洋、美味漁貨、這個大家最喜歡的釜石,長久生活下去的「作法」。
一講到海嘯防災教育,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展示過往海嘯造成的災情相片,告訴民眾「海嘯就是這麼可怕」,但片田教授認為只靠著這樣「威脅式的教育」效果非常有限。
「要換發新駕照時,都會被要求強制觀看交通事故的相片或悲慘的戲劇對吧?!看完之後一段時間內會留心要安全駕駛,但時間一久就會淡忘,恢復原本的開車習慣了吧。防災教育也是相同道理。要是基於『海嘯很可怕所以要學習防災』,孩子們很快就會忘記海嘯的可怕,也就無法保留防災學習的動機。因此『威脅式的防災教育』是不具效果的。」
孩子們要是感覺「我不想住在有可怕海嘯會來襲的地方」,而討厭釜石的話,防災教育也就沒有意義了。片田教授希望達成的防災教育,是在教育眾人「對家鄉的愛」的同時,讓大家感覺到為了要在最愛的故鄉長治久安生活下去,必須學會這種「作法」。
海嘯避難三原則①:「勿受制於預想」
那麼所謂的「作法」,具體來說又該怎麼做呢?
造訪了各式各樣災難現場,透過對居民進行認知調查等研究,片田教授察覺了在災難中為守住性命的「三件重要大事」,他將之統整為「避難三原則」。不僅侷限於海嘯,像是土石災害或水災也同樣適用這三項原則。
三原則的第一項,是「勿受制於預想」,說得極端一點,也就是「不要相信危害度預測地圖」這個意思。
近年來為提高居民的防災意識,許多地方政府製作了危害度預測地圖(hazard map),並分發給各個家庭。一拿到危害度預測地圖時,大家首先一定會去看自己住家的受災預測。片田教授在進行防災課程,將危害度預測地圖發給孩子們時,大家也是議論紛紛,「我們家是安全的!」、「你家慘了!」等,整間教室鬧哄哄的。
所謂的危害度預測地圖,是基於過去發生的災難去預測受災情況製作而成的。以釜石來說,是去預想發生明治三陸海嘯等和過去相同規模的海嘯。但像是日本三一一強震般,發生「百年一次」的重大災難時,以過往資料所做出的受災預測就完全派不上用場。要是只依賴危害度預測地圖上的資訊,就無法處理「預想之外」的情況。
針對危害度預測地圖的「陷阱」,片田教授在NHK Special「釜石『奇蹟』──守護生命的特別課程」節目中,是這麼解說的:
舉例來說,在日本每年有超過四千人因為交通事故死亡,但應該幾乎不會有人認為「我自己也許會死於交通事故」吧。相反的,對於彩券期待「說不定我會中獎」的人就不在少數了。
人類在面對好事的時候,會認為自己有擁有權(ownership),但對於「你的性命會有危險喔」這種壞事,則會當作「與自己無關」的資訊處理。危害度預測地圖也與這種心態相同。人們會任意創造出自己認定的災害印象上限值,認為「災難只會到這裡」,無法想像超過這個範圍的狀況。危害度預測地圖終究不過是人類預想的一個劇本,將之囫圇吞棗是非常危險的。
實際上在日本三一一強震中,海嘯就大幅超過危害度預測地圖的預測範圍。例如像是釜石市的「鵜住居」地區,就位在危害度預測地圖的淹水預想區域外圍,卻有許多人死亡。
片田教授分析,住在淹水預想區域內側的人們,在海嘯來襲前因為都去避難了所以得救,但外圍的人認為「我家應該不會有事」,而沒去避難、或太晚去避難,因而被海嘯吞噬。
一說「不要相信危害度預測地圖」,學校的老師們提出「要是這樣,那一開始就不要發危害度預測地圖不就好了嗎⋯⋯」這樣的疑問。對孩子也是,無論怎麼跟孩子們說「不能相信這個地圖」都會讓人不知所措。
「但是,這非常重要,」片田教授如此斷言。「這是因為透過分發危害度預測地圖,再將之否定這樣的過程,能夠在一開始就自己察覺到『自己不受制於預想』。知道自己居住的地區或學校,在危害度預測地圖上被標記為有被海嘯侵襲的危險,這是非常重要的。但對於不在淹水預想區域內的人來說,很有可能會將之當作安心保證。將這種災害印象打破的教育是必要的。」
海嘯避難三原則②:「盡全力逃跑」
片田教授提出的避難三原則第二項,是「盡全力逃跑」。並不是隨便去判斷「這種程度應該不會有事吧」,而是在那樣的狀況下自己必須盡可能竭盡全力去避難的意思。
除了釜石小學之外,還有另一群孩子在那一天竭盡全力去避難,並保住性命。那是釜石東中學和鵜住居小學的孩子們。
我們知道這兩所學校的情況,是在震災之後第四天,和片田教授一起進入釜石時的事。看到釜石面目全非的景象,片田教授只是愣在那兒,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到底有多少人不幸罹難?完全看不出受災嚴重到什麼程度。
釜石市的職員邊哭邊懊悔地說:「海嘯真的太大了。我們以前做的防災對策到底是什麼?完全沒有意義吧⋯⋯我心裡只有滿滿的無力感⋯⋯」
片田教授在釜石市內造訪了校舍受損特別嚴重的釜石東中學和鵜住居小學。兩個學校彷彿比鄰而建,在危害度預測地圖上不管是哪個學校都不在淹水區域內。但是海嘯從流經學校前的鵜住居川逆流而上,直達校舍屋頂,還有小型汽車插進小學三樓。
三月十一日當天,據說小學、中學共計有五百七十名左右的孩子們在校。那些孩子們和老師們不知道怎麼樣了⋯⋯片田教授前往名為「御在所之里」的失智症老人團體家屋(Group Home),那裡是這兩個學校的指定避難場所。中小學聯合避難訓練時也曾練習過,海嘯來襲時就往那邊逃。然而這個「御在所之里」卻同樣受到海嘯襲擊,周圍全散亂著瓦礫堆。
那時一名住在附近的男性告訴片田教授:「我看見孩子們在海嘯來襲前已經從這裡逃走了。」這是事後才知道的,由於建築物旁的山崖已有些許崩塌,因此大家說「這裡可能也很危險」,於是趕往五百公尺遠的某個安養機構。後來從那個機構看到海嘯侵襲小鎮的慘況,大家又喊著「往更高的地方逃吧!」趕忙跑到位於山坡上的石材店。

Tags:
開發者盛會「AWS Dev Day Taiwan 2023」將於10/20在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即刻報名掌握最新技術趨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年一度的開發者盛會「AWS Dev Day Taiwan 2023」即將在今年10月20日於南港展覽館盛大舉辦,邀請各方開發者及雲端技術工作者一起線下相見,掌握技術趨勢!
近年來,隨著技術不斷進步,生成式AI技術已邁入產業應用階段,雲端服務、運算晶片等相關產業也紛紛迎來噴發式的成長。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在今年5月的調查報告中指出,AI帶動伺服器與晶片的硬體需求成長,下半年AI運算風潮將持續滲透至雲端、電商、製造等專業領域;也就是說,跨領域的AI技術開發與雲端應用,亦是未來各大產業的主流發展趨勢。
面對不斷創新、變動的AI技術,開發者該如何掌握趨勢呢?別擔心,AWS即將於10月20日於南港展覽館二館舉辦的「AWS Dev Day Taiwan 2023」,就是開發者及雲端技術工作者們了解技術趨勢的絕佳機會。
AWS Dev Day七大焦點主題,多技能高效開發者的養成之路
今年度開發者大會聚焦各大產業的熱門議題,期待帶領與會者深入了解AWS的全新服務如何幫助開發者提升生產力、克服不同應用場景的開發挑戰。本次活動共包含超過15場以上的議程,內容依技術性質分為「AI雲端技術與產業策略」、「開發者體驗最佳化」與「驅動雲端效能革新」三大類別,並以多軌分場的方式針對以下七大主題深入探討,每位開發者都可以選擇感興趣的領域深入了解:
- 生成式 AI
- 現代化應用開發
- 開發者專案管理
- 開發維運一體化
- 雲端安全與韌性
- 雲端設計原則及架構最佳實務
- 資料庫進階應用

為了保證議程內容扎實、拳拳到肉,AWS邀請各方產業大咖擔任議程講師,包括AWS內部的資深技術講師、企業資深開發者、產業高級主管等重量級人物,深度解說熱騰騰的產業趨勢走向、AWS的服務精華與資深開發者的第一手實戰經驗,邀請與會者站在產業典範轉移的前緣,成為新一代的多技能高效開發者。
AWS Dev Day帶您掌握現代開發趨勢!參與就送多項精美好禮
一年一度專屬於開發者的年度盛會怎能錯過?不只能在現場與眾多技術同好互動交流,還能接觸知名企業的第一手轉型及開發經驗,甚至現場還配有 AWS 的專業技術團隊,提供與會者最即時的服務諮詢。相信不論是尋求突破、創新的執行長、技術長、技術主管,還是期待自我賦能、增廣見聞的解決方案架構師、工程師等開發者,都能在各式議程中找到經驗參考或解決方案。除此之外,只要報名並出席活動,還有機會帶走防風傘、毛氈收納包等活動好禮!有得學、有得拿,不要猶豫了,立即點此報名吧!

AWS Dev Day Taiwan 2023 活動詳細資訊
活動時間: 2023年10月20日(五) 10:00-16:00
活動地點:南港展覽館二館
報名方式:免費參與,立即點此報名
注意事項:報名成功者將於活動前三日收到行前通知信。